寫詩得體,悟詩得魂 劉科元 詩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藝術瑰寶!詩是濃縮了的文化語言藝術的奇葩!詩的創作原來于生活,而詩的境界及藝術手法超越了生活、其目的意義也就是歌頌生活。詩是用來吟唱的,所以說詩的句式帶有歌的韻律,這種帶韻律的和其他嚴格對仗要求是詩的創作體制形成的體裁。其實歌這種抑揚頓挫,起承轉合,朗朗上口的喧發方式就是詩的翅膀。詩的意義也就是現實生活情景要表述的靈魂(中心思想)。 在大唐時期,繁榮的物質文明促成了詩歌語言文化藝術的大發展,天才詩人云集,這種詩風籠罩著整個唐代,影響后世,象詩仙太白,詩圣杜甫,詩鬼李賀等代表了唐朝289年由盛到衰不同歷史時期的一大批藝術天才!據不完全統計唐朝以后流傳下來的詩大約有48900多首。創越了古詩文化藝術的巔峰!使現代人們自唐朝以來很難逾越的瓶頸。這種不言而喻濃縮了的語言風格,這種簡約立構模式,這種抑揚頓挫流暢的韻味,這種不是花香勝花香,不迷人魂迷了魂,不是刀戈勝刀戈,不以鞭打愈鞭打,憤憤不平直述胸臆的藝術表現手法之所以稱之為國粹,是它短短的組合的幾十個字把處于不同的環境,不同的領域,不同的觀點,不同的情感,要揭示的中心思想流露或者說表達的風流倜儻! 那么詩如何去寫?如何去領悟?你聽聽青年詩聯家楊旭先生是怎樣以聯題詩的。聯曰: 言之有物,筆之有韻,文之有意,有法當無法; 思乃無形,悟乃無蹤,賦乃無窮,無為即有為。 上聯連用了四個“有”一個“無”,物、韻、意、法,是他個人對“詩”寫作的總結和觀點!古詩和現代詩不同(現代詩只有韻味,沒有固定體裁),它非常簡短,分律詩和絕句兩種格式,律詩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分,絕句也有五言和七言之別,就七言律詩而言僅僅才56個字,所以說字字珠璣,非常凝煉,“推敲”(韓愈賈島的故事)斟酌的沒有一點針眼縫隙。韻味美是詩的最大特點,沒有韻味也就不叫詩,就僅僅八句話也就象當于一篇文章,要說明一件事,同時要表白的無可替代,語言精采絕倫,肯定是相當有意義的,尤其是五言絕句才20個字,要表達一個完整的藝術畫面,其中每一個字,也就象當于一顆“金鉆石”,漢語詞典中幾萬字的每一個字,在運用詩的恰切位置上,它的藝術價值是無限的! 那么它的法則是什么?楊先生說:有法當無法。那么怎樣理解?先說有法,就五言絕句而言,一般習慣拿王之渙題鸛雀樓說: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首先是對仗,顏色詞白對黃,名詞山對海,副詞欲對更等對仗的非常工美。其二它的韻“流與樓”非常上口。其三它的平仄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岀,第三句的第二個字要與第二行的第二個字“平仄”相同,這叫“粘”,首句的平仄與第二句的平仄要相反,第三句與第四句也同樣如此,這叫“對” 另一個是對偶句的末尾字要押韻,要押“平”韻,如“流和樓”都押ou韻母音,也有押“仄”韻的少見,句子奇句末與奇句末可以不押,也可以押。所謂押韻是押韻母音和聲調(平仄)是兩碼事。 按照偶句押韻的要求加上對和粘的規則我們可以推導岀律詩和絕句的基本格式,也就是說第二句第三句及以下句字輪流排在首位,絕句五言和七言各推出四種格式即八種,律詩五言和七言各推岀四種格式即八種合計為十六種格式。 五言絕句舉例如: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第二句末押“平聲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南山宿雨晴,春入鳳凰城。 處處聞弦管,無非送酒聲。 ——劉禹錫(路旁曲) 以第三句做五言絕句句首為: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舉例: 岸芳春色晚,水影夕陽微。 寂寂深煙里,魚舟夜不歸。 ——司空曙(黃子陂) 以第四句做五言絕句的句首: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舉例: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六首》 五言律詩 第一種格式(仄起,首句不入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舉例: 方丈渾連水,天臺總映云。 人間長見畫,老去恨空聞。 范蠡舟偏小,王喬鶴不群。 此生隨萬物,何處出塵氛。 ——杜甫(觀李固清司馬弟岀水圖) 第二種格式:(平起,句首入韻)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舉例: 何年顧虎頭,滿壁畫滄州。 赤日石林氣,青天江水流。 錫飛常見鶴,杯渡不驚鷗。 似得廬山路,莫隨惠遠游。 ——杜甫《玄武禪師屋壁》 第三種格式:(句首不入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舉例: 江城入畫里,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桔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李白《秋登宣城謝兆北樓》 第四種格式:(仄起,首句入韻)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舉例: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憶舍弟》 七言絕句和七言律詩,就是在五言絕句,五言律詩前邊加兩個與該首句前兩個字平仄相反的字,如: 一:(平起,句首不入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舉例: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飲湖上,初晴雨后》 二:七言絕句格式:(仄起,句首入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舉例: 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毛主席1961年《為女民兵題照》 三:七言絕句格式:(仄起,句首不入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舉例: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桔綠時。 ——蘇軾《贈劉景文》 四、七言絕句格式:(平起,句首入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舉例: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李白《客中行》 七言律詩第一種格式:(平起,首句不入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舉例: 留春不住登城望,惜夜相將秉燭游。 風月萬家河兩岸,笙歌一曲郡西樓。 詩聽越客吟何苦,酒被吳娃勸不休。 從道人生都是夢,夢中歡笑亦勝愁。 ——白居易《城上夜宴》 二:七言律詩格式:(仄起,句首入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舉例: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云無跡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后,一番蕭瑟禁煙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晏殊《寓意》 三:七言律詩格式,(仄起,句首不入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舉例: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黃庭堅《清明》 四:七言律詩格式(平起,句首入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舉例: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毛主席《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上邊我們了解了律詩絕句的一般格式法則,另外還有一個較長的排律,為什么楊先生說“有法當無法”?實際上我個人覺得,你雖然了解或者說掌握了寫詩的基本格式或法則,但你要真正寫好詩是無法與前賢哲人,詩仙詩圣詩鬼相比的,非要下一番功夫真正把情感溶入到詩中去不可!但也無法達到或超越詩千古璀璨無限的巔峰!正所謂,海闊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楊先生上聯說了詩的寫作,寫作要得體。下聯也就是你要欣賞詩,帶著情感欣賞詩的意境靈魂。下比說:思乃無形,悟乃無蹤,賦乃無窮,無為即有為。下比同樣四個無,形、蹤、窮、為,一個有怎樣理解?一首好詩,發人深思,發人肺腑,無形中你就會想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的不朽名篇!“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無形中領悟到詩的魅力詩的靈魂!為什么悟乃無蹤?你要尋找古人談天說地,對酒吟詩從哪里能找到?賦乃無窮怎理解?前人賦過的詩,就把后世人們的經歷寫盡了嗎?沒有!而且隨著人類的進步文明,生產生活,航空航天,等科學領域的發展詩永遠沒有盡頭!那么我們要用社會主義國家制度的優越性,人們生活步步提高享受當下美好,未來更好用詩來歌頌它,贊美它,即使無所作為,才是大有作為,大有發揮每一個熱愛詩聯空間的!以展詩的風采! 楊先生規則重字“有、無”二字,對立的能愿動詞的運用,夢見了詩仙詩圣詩鬼的身影,鉤回了千絲萬縷、桂馥蘭馨般的詩香。你要領深悟透,其意義非凡,給人們寫好詩留下了無限的遐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