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3454字,分為5部分。 1.語 文:抓基礎、抓閱讀、抓文言文 2.數 學:抓計算、抓模型、抓思維 3.英 語:抓單詞、抓閱讀、抓語法 4.小四門:做好知識背景鋪墊 娃升入初三,已經感受到了中考的緊張氣氛,開學考、周測、月考、季度考、期中考、期末考、摸底考、八校聯考、一模、二模,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老師列了一張清單...... 而且,頂尖中學的尖子班,老師是默認你已經學完初三所有課程的,開學后進度非??欤?2月就要進入總復習。學校又安排了拓展,每晚18:30-20:30,語文、數學、英語、物理,給年級前30“加餐”。 我以為孩子們壓力太大了,太卷了,太累了。殊不知,這些小學霸們,各個跟打了雞血似的,興奮不已,一方面是滿滿的自豪感,一方面是強烈的求知欲,學的真帶勁兒。 他們不僅考試厲害,在意志品質、思維方式、綜合素養上也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在學習過程中,樹立了理想和目標,去堅持一種習慣,應對一項挑戰,解決一個問題、戰勝一個困難......這些過程帶給孩子的成長與收獲,已遠遠超過學習本身。 在拼搏中成長,在努力中堅韌,在思考中進步。最近網絡上有個流行的詞叫“運動員人格”,說的是一個優秀的運動員,具備以下特點: 是一次次突破自己的力量 是為了贏但不怕輸的勇氣 是直面失敗但轉頭準備再戰的韌性 是面對傷病咬牙忍耐的毅力 是強大的信念感、內驅力、執行力 是超級穩定的情緒,優秀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 是超強的自控力,珍惜每寸肌肉和力量,珍惜每分鐘訓練和睡眠 競技體育中,優秀的運動員如此; 學科賽道上,優秀的學子也如此。 好成績都是規劃出來的。站在初三的節點回頭看,小學階段的學科規劃路線,有幾點體會分享給大家。 語 文 語文:抓基礎、抓閱讀、抓文言文 語文欠的賬,越到后面越難追,所以,請做好小學6年的學科規劃和時間分配,盡量把語文拉到一個高位,最重要的是,要通過語文/閱讀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這是全科性的能力,也決定著孩子的認知層次和思想深度),決勝初高中。 1.抓基礎: 認真吃透課本。怎么把握“吃透課本”的度?要立足課本還要跳出課本。 首先,課本上的生字詞、要背過要默寫的段落或課文,一個標點符號、一個字都不能錯,錯了,就是沒有做到位,回去返工,直到百分百準確為止。 其次,配套一本同步教輔。如果學校給配,那就用學校的,如果學校不發,自己買一本《作業幫》《一遍過》都可以,做好同步練習,適當鞏固,錯題記錄并整理。 最后,精準發力。家長要做的,是幫助孩子把課內老師講的內容完全消化吸收就可以了。好鋼使在刀刃上,語文學習的功夫在課外。語文課本中學到的知識、技巧,你要通過閱讀去應用、鞏固、深化,這樣才能真正提升語文素養和格局視野,而不是僅僅局限在課本里。 2.抓閱讀: 一是課內的閱讀理解, 二是課外的整本書閱讀。 一是課內的閱讀理解,相當于短篇精讀。 這是從表層到深層的過程,從輸入到消化的過程。每個年級有每個年級的閱讀深度,理解的程度和目標會隨著年級的升高而不斷變復雜。初中的閱讀理解難度甩出小學好幾條街,務必引起重視,平時適量刷題+寒暑假集訓。嚴控做題時間,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快地理解文本才叫出色的閱讀能力。一般做一篇閱讀理解不超過15分鐘。 二是課外的整本書閱讀,原則是“雙線并行、精泛二八”。 孩子不是生來就會閱讀的,閱讀的能力是后天習得的,是在長期和大量的閱讀過程中淬煉出來的。 雙線并行是指: 一條線:知識信息類閱讀(開拓視野,拓展知識) 一條線:文史哲思類閱讀(深化思想、建立思維) 精泛二八是指: 所有的文本閱讀都需要精讀+泛讀。比例是二八開。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無論是現代文還是文言文,都要遵循這個原則。 3.抓文言文 【6套書目】 1《中華經典素讀范本》廣東人民出版社 陳琴 2《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80首》華語教學出版社 3《初中生必背古詩文132篇》團結出版社 4《高中生必背古詩文67+5篇》團結出版社 5《中華古詩文閱讀》上海教育出版社 吳堅 黃榮華 6《古文觀止》北京大學出版社 陰法魯 【1本工具書】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 王力 初中古詩詞可以在6年級這一年讀讀背背,沒必要安排太早。 6套教材,整體上是泛讀,即不用講解、不扣字眼,做到熟讀成誦即可。堅持每天朗讀,起到的是培養語感、開拓視野、打好底蘊、了解全貌的作用。 針對名家名篇或是孩子感興趣的篇目,可以做精讀,以此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助力以后的學習。 數 學 【小學數學:抓計算、抓模型、抓思維】 數學學習,很重要的是提高孩子的數學思維品質。提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思維能力,也是小學數學進行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之所在。 整個數學學習過程,重點是: 1.理解概念的形成過程,重視公式、定律等的探索、歸納過程。也就是說,課本中的數學概念、訂立、公式,都要能熟練的推導一遍。 2.每個單元后的整理和復習、全冊書后的總復習,不是簡單地復習知識、鞏固技能,更是思想方法的總結和提升。比如學習了乘法口訣之后,在進行整理和復習時,不僅僅是熟背,還要進一步提煉,每一列算式有幾個數?哪些數不變?哪些數在變?是如何變化的?你發現了什么?能用一種更簡便的方式表達嗎(其實,這里面就蘊含著正比例函數的思想)? 3.把文字語言轉化成數學語言/數學符號。解決問題的情境和信息是豐富多彩的、變化多端的,要抓住數學模型不變的本質,培養數學的建模思維。 如果小升初沒有奧數成績要求的話,可以在課內優秀的前提下,學點淺奧,到了6年級重點是提前學初中。請注意,必須要課內優秀(如果要用成績衡量的話,應該是持續穩定的95分以上),學有余力的再去搞奧數(奧數不是非學不可的)。課內不夠優秀的,踏踏實實學課內。 英 語 【小學英語:抓單詞、抓閱讀、抓語法】 對于英語,不一定非要跟風走原版路線,時間和精力有限的情況下,“新概念+RAZ”并兼顧應試,效果反而更好。 1.單詞 背單詞要先搞定音標。音標這個東西是小學老師不教,初中又默認你會,所以必須要學一下。小學低年級階段,娃學自然拼讀,用的是外研社的麗聲瑞格叔叔自然拼讀教材。升入高年級后,我們用英語兔的音標課學了一遍,娃的學校英語老師帶著孩子們用1個月的時間快速的過了一遍音標。學完音標背單詞,省時省力。升入3年級以后,可以每天堅持背10個左右,6年級開始加大背誦量。 2.閱讀 刷閱讀建議首選RAZ,妥妥的學單詞、課外知識的王者,尤其是大童啟蒙,去讀個通關吧,高年級了可以再加點英語時文閱讀。聽力這塊兒,推薦“每日英語聽力”APP,娃最喜歡的英語聽力平臺,沒有之一。 3.語法 新概念英語,小學階段最好能把1/2冊學完,初中可以再復習一遍2冊或者學3冊。 英語,學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省下的時間給語文、給閱讀、給數學,誰笑到最后誰才笑得最好。小學段兒的英語大牛娃,如果認知層次和思想深度跟不上,最后高中段都會慢慢回歸到平均水平。為什么這么說?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本質差距,在認知層次和思想深度上。 語言優勢要搭配高認知層次、有思想深度才算真的牛。高認知和思想深度怎么來?青少年階段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重視語文,重視閱讀,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 小 四 門 【小四門:做好知識鋪墊】 注意,不是讓孩子具體去學小四門的知識點,不是去背歷史年代、太平天國運動的意義和作用、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原理(一上來就背知識點、刷題,再好學的孩子也會膩。沒有不愛學的孩子,只有不會引導的家長),而是讓孩子去了解、熟悉相關的學科背景。 所謂的“知識鋪墊”,其實就是了解知識背景,建立對這門學科的整體認知和相關知識儲備。 小四門的閱讀書目其實是偏重于“信息提取”和“知識積累”的,面對一堆專業術語和案例,書目的選擇最好是圖文并茂、生動直觀,這與文學類、經典著作的閱讀是完全不一樣的。閱讀,是要有目的、有方法、有分類的。 小學階段可以看紀錄片——以學科知識為主線,去找對應的紀錄片(紀錄片生動直觀有趣,孩子更容易接受)。因為我們的重點是讓孩子熟悉、了解這門新學科和相關的知識,重點不是提升閱讀能力和水平。 【特別強調:要認真落實各個學習環節,形成良性學習循環】 學習是一個閉環。一個知識點,從接觸、了解到熟練掌握,每一個環節都值得我們去用心。學習中的閉環是: 接觸(預習)→理解(上課)→應用(做題)→糾錯(錯題本)→內化(建立知識體系)→完全掌握(考試高分),所有的環節都是必不可少的。 學的很累效果卻不好,大多是哪個環節掉了鏈子。 帶著孩子踏踏實實的執行這些學習程序,讓孩子知道一個完整的學習閉環是怎樣的,當把這些學習程序堅持下來穩固下來,學習成績的提升是一方面,由此形成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以及思考能力也就慢慢形成了。 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