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 古詩人里面,最缺錢的非杜甫莫屬了,他的詩,十首里有八首在哭窮。
(這是有多缺錢,隔著手機屏都恨不得解囊相助為他眾籌啊)
(杜老總是這么慘,看來大唐繁華只是表相啊)
(哭窮不忘幽一默,文化人的世界怎能沒有錢) 杜甫很忙,也很窮,他經常以記日記的口吻寫詩喊到:個龜兒子的,老子窮得都快吃土了! 李白跟杜甫最大的不同,就在缺錢時的表現上,作為豪放派大詩人,即使窮得吃土,也得配上二兩白云邊啊,喝一口就嗨了。 李白在《將進酒》里勸哥們喝酒說:
在李白的世界,酒一定要喝得痛快。沒錢算什么,把代步的馬和御寒的貂拿去換啊!來來來,繼續喝,不醉誰都別想走。 李白和杜甫對待錢的態度,就是他們的人生態度,一個大氣,一個晦澀,同時也成就了他倆完全不同的詩文風格——李白的豪放浪漫、杜甫的灰色現實。 郭沫若曾在封筆之作《李白與杜甫》中寫了一首《同谷歌》,對杜甫進行了無情的嘲笑:
在郭沫若的詩里,杜甫為了裝窮都開始cos猿猴了,他對杜甫的鄙薄之情可見一斑。 然而,杜甫是真窮,窮得痛入骨髓,窮得看著兒子餓死在跟前,那種窮,恐怕財大氣粗的郭大師是體會不到的。 杜甫曾在幾近斷糧的時候,托人給一位并不熟悉的官員朋友借錢,有詩為證:
這種走投無路的苦楚是多么的刺痛人心,卻又無可奈何。 白居易雖然不缺錢,但他早年在寸土寸金的長安城租房子的凄慘經歷,讓他內心一直寄居著浪漫的現實主義情懷。 那年寒冬里,一個賣炭的老爺爺走進了白居易的詩里,他無比心疼的寫道:
辛辛苦苦賣炭賺錢干什么?身上穿的、嘴里吃的都需要錢。可憐老翁穿著這么單薄的衣服,凍得發抖,他卻還希望天能再冷點,那樣的話,炭也許就更好賣點了。 白老師告訴我們,對于窮人,連土都不是容易吃上的。 接下來,讓我們重新認識一下明朝的風流才子唐伯虎。 很遺憾的告訴大家,我們都被周星星騙了,其實唐伯虎跟杜甫差不多,是個叫窮不迭的窮書生,他在《言懷》里總結他這一生說:
是的,唐伯虎就是那個窮得靠摘桃花換酒錢的主。雖然伯虎兄像杜甫一樣叫窮,但他內心卻跟李白一樣大氣揮灑。 “我窮怎么了,一樣可以花天酒地,就是這么放浪不羈,就是這么拽!”
南宮尋歡的才華自是沒法跟樓上那些大神相比,但貧窮還是有得一比的。 面對冰冷的現實,南某曾感嘆道: 山外青山樓外樓,沒房結婚真發愁。 多情總被無錢阻,春色撩人不自由。 汗!看來古今大詩人都很缺錢呀! 讓我掉下眼淚的,不止沒菜下的酒,還有沒人陪伴的溫柔。 此時此刻,我想吟詩一首: 他人出手好大方,穿得漂亮吃得香。 為何我卻這么窮,花一毛錢就心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