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是企業第一大報表,企業所有人每天都要為優化這張報表而努力奮斗。 (1)右邊是資金來源,包括股東投入資金、籌措資金以及經營活動所帶來的利潤部分的結轉;資金來源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負債,一部分是權益。左邊是資金使用情況所形成的結果,包括形成的流動性資產、非流動性資產以及無形資產。 左右兩部分的金額永遠是相等的。 (2)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一個企業或集團在一個時間節點的資產、負債以及權益情況,也稱作財務狀況。會計上為了便于閱讀、分析、規劃,通常使用月報、季報和年報的方式來展現。 (3)資產負債表的制作受制于會計準則和會計政策。會計準則是財務部頒發的,而會計政策是企業自主選擇的 。正因為有會計準則和會計政策的約束,資產負債表的結果才存在可比性。 (4)資產負債表的要求: 1. 要搞明白資產結構、資本結構是否合理; 2. 現金占比是多是少; 3. 資產負債率是高是低; 4. 短期負債占比是什么情況; 5. 企業償還債務能力是否足夠; 6. 資金周轉還有無改善空間; 7. 結合損益觀看ROE(凈資產收益率); 8. ROIC(投入資本回報率)處于行業什么水平; (5)解決方案:如果負債率高了,就要降;如果短期債務占比過高,就要調整,強化償債能力;如果ROE低了,就要找尋原因并努力改善等等。 二、損益表 損益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生產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有人也稱它為利潤表。 (1)利潤表同損益表本質相同,但在表述上略有差異。利潤表是吧一定時期的營業收入與其同一時期內相關的營業費用進行配比,以計算出企業一定時期的凈利潤。 損益表能夠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 (2)損益表的核心: 第一、采用權責發生制的記賬方法; 第二、遵守公認的會計準則與會計政策; 第三、只計算結算收入和匹配的費用支出。 (3)權責發生制的記賬方式不同于收付實現制的記賬方式。當損益表采用權責發生制時,企業年度對外發布的損益表即使有凈利潤,也未必有經營性現金凈結余。相反,也許損益表上反映的是虧損,但未必沒有經營性現金凈結余。 三、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一家企業在一定時期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的動態狀態的報表。 (1)現金流量表的數字可以概括反映經營性活動、投資性活動和籌資性活動的構成。當評價企業實現利潤的真實性、財務狀況改善情況時,觀察現金流量表的數字比只看資產負債表、損益表更加直觀。 (2)現金流量表是采用收付實現制編制完成的。無論是用直接法還是間接法編制,其結果是一致的。通過此表,你可以將現金流的動態狀況看得一清二楚。 (3)要觀察一個企業的投資價值及財務狀況的根本性變化,就是要認真地研究這家企業多年現金流量表的結構變化。這是因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目的首先是賺取利潤,其次是賺取現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