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道:“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其“春風桃李”暗指他與楊貴妃美好愛情剛剛開始的歡愉,“秋雨梧桐”暗指兩人愛情的凄慘落幕。古人總是恰到好處的將時令和天氣與心境巧妙融于一起。是秋給我們送來了“古道西風瘦馬”“天氣晚來秋”“天涼好個秋”這樣的詩句,也是秋讓人能夠慢下來漸漸領略人生的意蘊。 秋雨應該是秋日之魂。秋雨最好下在一個休息日。早晨在倦意中醒來,聽到窗外零零落落的雨聲,才知道昨晚下了一場雨。此時,曹雪芹的詩句會涌上來:“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雨打在各家的秋窗上,終于可以重新閉目聆聽這緊一聲慢一聲的滴答。許多令人憂心的事情暫時放下,可以在這一刻偷得半日閑嗎? 想偷閑的時候,仿佛秋雨還遠遠不夠。“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這是李商隱在《寄令狐郎中》的詩句,既表達了對故交問候自己的感激,又感慨了此時的處境,與病中的司馬相如無異。生病又是另一種偷閑。在病中,尤其能更真切地聽出每一滴雨的對話。有的說,累了吧?“心高如山岳,人我不伏人”。有人答,累了,是該休息,又不能久臥不起。愿你蟄伏后又警醒,愿你量力而行之。雨聲似從古人那里傳來,是唐代的云還是宋代的雨?悠悠地在無涯的高空游覽、降落在我家窗臺,掉入我的心里? 這幾天的忙碌,讓一場雨做了收尾。天氣漸涼,任是鋼鐵般的意志也敵不過吃五谷雜糧的肉身。自然界創造了雨,是清洗陰霾,待晴日初生。沒有雨的慢節奏,哪來“一日看盡長安花”?雨給人自省的時間和機緣,是人積蓄能量的緩沖階段。雨還詮釋了人生的答案,你所未解的人生之謎,都可以在靜聽雨聲里尋覓。 編輯 張紅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