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州何須三月下 揚州在詩詞里風雅了千年,詩仙李白的一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讓農歷三月的揚州被人們熟知與銘記。而秋天的揚州,有漸染的秋葉、飄香的桂花,亦不乏美好與詩意。 漕運興城 隋代開始,歷史上的揚州和今天的揚州在名稱、區劃、地理位置上已經基本統一。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確立了揚州的交通樞紐地位,對促進運河沿線經濟、文化的發展和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奠定了唐代揚州空前繁榮的基礎。盛唐時期的揚州富冠天下,時有“揚一益二”之稱;清代中期,揚州成為漕運樞紐和全國最大的鹽業經銷中心,一些鹽商廣結文士,捐資修建府學、縣學,恢復名勝古跡,興建園林...... ![]() 個園▲ 揚州依水而生、因水而興。2014年,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通過中國提交的“大運河”申遺申請,中國大運河作為文化遺產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本次行程包含兩處大運河遺產點:瘦西湖、個園) ![]() ![]() ![]() ![]() 何園窗景▲ 如今的揚州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以園林而著稱。揚州園林具有悠久的歷史、獨特的營造技藝和強烈的自身特點,在中國園林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行程概況 #集合日 10月20日 揚州集合,不限到達時間 當天入住酒店即可 #Day 1 10月21日 瘦西湖 ![]() ![]() ![]() ![]() 瘦西湖融南方之秀、北方之雄于一體。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串以徐園、小金山、五亭橋、白塔、二十四橋、萬花園、雙峰云棧等名園勝跡。從隋唐開始,景區陸續建園,及至清代盛世,由于康熙、乾隆兩代帝王的六次南巡 ,造就了“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湖山盛況。儼然一副次第展開的國畫長卷。歷史上李白、杜牧、蘇軾、朱自清等文化名人都很贊嘆瘦西湖秀美的風光,留下眾多膾炙人口的篇章。“煙花三月下揚州”、“綠楊城郭是揚州”等數不清的名言佳句,為瘦西湖增添了耀眼的濃墨重彩。 平山堂 ![]() ![]() ![]() 圖源:揚州市世遺辦 平山堂位于揚州西北郊蜀岡中峰大明寺內,重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始建于宋仁宗慶歷八年(1048年),當時任揚州知府的歐陽修,極賞這里的清幽古樸,于此筑堂,坐此堂上“登高望遠,江南諸山環抱,若與堂平”,平山堂因此得名。 #Day 2 10月22日 個園 ![]() ![]() 圖源:揚州市世遺辦 ![]() 個園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它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齊名。這座清代揚州鹽商宅邸私家園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勝。由兩淮鹽業商總黃至筠于清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壽芝園”的基礎上拓建為住宅園林。 逸圃 ![]() ![]() ![]() 逸圃位于個園西側。民國初年錢業經紀人李鶴生所筑。逸圃西宅東園,整體呈現出“開門見山”的建筑風格。東側花園利用曲尺隙地,構思精巧,體現了“小中見大”意境。園西樓屋三楹,內藏有精美的淺絳彩瓷板畫12幅。 何園 ![]() ![]() ![]() ![]() 何園原名寄嘯山莊,其有“天下第一廊”美譽的1500米復道回廊構成園林建筑四通八達之利與回環變化之美,在中國園林中絕無僅有,被業內專家稱為中國立交橋的雛形;片石山房“天下第一山”,是畫壇巨匠石濤和尚疊石的“人間孤本”。著名學者余秋雨稱在中國造園史上,能讓人仰望的就是何園的“片石山房”了。中國當代古建園林專家童寯、劉敦楨、潘谷西、羅哲文、陳從周等都對何園獨特的造園手法備加贊譽,稱它為“江南園林中的孤例”。羅哲文先生還專門為何園題詞“晚清第一園”。 |
|
來自: 昵稱68915313 >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