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81】 做人要學會低調內斂 做人要學會低調內斂,這是曾國藩先生對我們后世之人的諄諄教誨。所謂做人要低調內斂,就是要能夠和所有的人打交道,不管是你喜歡的還是討厭的,你都要能心平氣和的與人相處,不帶有色眼鏡,不夾雜個人情緒。心高氣傲、咄咄逼人、愛出風頭、恃才傲物只會讓你吃虧。 年輕時候的我,亦是一個有著一身傲氣的人。做什么事時,總是想到我,我是怎么想的,我準備怎么去做,我對別人的看法是怎樣的,我工作是如何的賣力,如何的辛苦,我做了多少自認為自己不該做的事,于是乎,便會生出許多怨氣來,久而久之的累積,便會盟生出辭職的念頭。因生出了這等念想,只要什么事一稍不如意,就會往這上面去靠。總而言之,眼里只有滿滿的自我,沒有其他人,于是便會因一點小事就小題大做,兩個字形容當時的自己自負,外加過度膨脹的自我,甚至是目中無人,內心深處真的覺得自己很厲害,很多事非自己不行。但事實的真相真如自己所想嗎?其實不然,在我辭職之后,立馬就有人來接替我的工作。其實我們每個人所做的崗位,都不是非我們不可,隨時都可以有人取而代之的。而立之年的我,只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年輕的伙伴們,凡事真的要低調,要學會放低自己,學會內斂。說真的,一個人離開了集體真的不是那么一回事,人家恭維你,那是因為你的平臺比別人好,你處的位置比別人高,而不是你這個人本身。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寺院里有一頭驢,每天都在磨房里辛苦拉磨,天長地久,驢漸漸厭倦了這種平淡的生活。它每天都在尋思,要是能出去見識下外面的世界,不用拉磨該多好啊!不久,機會來了,有個僧人帶著驢下山去馱東西,它興奮不已。來到山下,僧人把東西放在驢背上,然后返回寺院。沒想到,路上的行人看到驢時,都虔誠地跪在兩旁,對它頂禮膜拜。一開始驢不解,不知道人們為什么對自己叩頭跪拜,慌忙躲閃,可一路上都是如此,驢不禁飄飄然起來,原來人們如此崇拜我。于是,當它再看見有人路過時,就會趾高氣昂的停在馬路中間,心安理得地接受人們的跪拜。回到寺院,它認為自己的身份很高貴,死活不肯拉磨了。僧人只能將它放下山去,剛下山就遠遠看見一伙人敲鑼打鼓迎面而來,它滿心歡喜,以為人們是歡迎它,它大搖大擺的站在馬路中間。沒成想,那是一隊迎親隊伍,被一頭驢攔住去路,人們憤怒不已,棍棒交加。驢倉皇逃回寺院,它致死都沒弄明白人們為什么會這樣待它。僧人嘆息道:”果真是一頭驢,那天人們跪拜的是你背上馱得佛像啊!”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要時刻警醒自己務必認清自己。要學會低調內斂,不可孤芳自賞。有時,離開平臺,自己什么都不是!有時我是我,有時我不是我,有時認識自己比認識別人更難。如果你有權利,別人崇拜的只是你的權利;如果你有財富,別人崇拜的是你的財富;如果你有美貌,別人崇拜的只是你的美貌。當權利、財富和美貌失去時,你就會被人拋棄,因為別人崇拜的只是他自己內心的需求,而不是你。所以世人終其一身所要做的就是看清本來的自己!唯有看清了自己,才會肯低頭,才會真正學會尊重他人,才會每日不斷的反醒自己,直到學會了內斂。從此不再鋒芒畢露,從此不再勞苦功高,從此歸于平實,腳踏實地的做事。真正從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過渡到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從而真正做到從有我過渡到無我的境界! 我是一位70歲以上的老人!本站主要是些學習體驗與分享(其中會引用一些作品的原話并結合我的一生體會與經驗加工整理而成!在此一并感謝!如有不妥之處敬請與我聯系,我會妥善處理,謝謝!)我寫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各方面應注意的事兒!退休后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廣交朋友,互助交流,共筑美好生活!!!!!! 更多文章請參看http://www.趙站長的博客。期待大家的光臨與指教哦^0^!歡迎大家轉發! |
|
來自: 趙站長的博客 > 《黃金法則和白金法則和黑金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