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巴東縣金果坪鄉段德昌初級中學 譚大鵬 郵編:444333 摘要:新課標的到來對教育工作的質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促使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階段教學思路的轉變,對于學生的考察不再單純局限于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分數考察,而是要求學生達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所以在初中地理學科教學工作開展階段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便顯得極為重要,不但可以優化教學工作水平,還可以促使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工作達到高質量完成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地理 課堂教學 核心素養 培養策略 新課程改革 在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養是新一輪課程深化改革的主要方向。根據新修訂的《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可以發現,培養學生的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成為核心素養構建的主要內容。核心素養的養成具有階段性和連續性的特點,基于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并結合教學實踐探究培養策略。 一、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意義 初中地理學科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同時也是學生需要重點完成的一門學科,優質完成地理學科教學工作對于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所以需要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階段依照新課標的各項要求開展初中地理學科教學工作,以此促使初中地理學科達到高質量完成的效果。在實際教學中,通過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使學生能夠以飽滿的學習狀態完成自身在初中階段的地理學科學習任務,并且在持續不斷的學習與探究過程當中形成自主探究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助力初中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全方位優化教學工作水平[1]。從本質上來說,在初中地理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也充分符合《新課程標準》對于地理學科教學工作的要求,可以有效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令學生端正對于學習的態度,從而促使學生更加積極的加入到初中地理學科學習中,以此確保教學工作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效。 二、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原則 針對于初中地理學科來說,其實對于初中生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通過對于地理學科的學習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含量,使學生掌握更多與地理學科相關的知識內容,從而促使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而在實際教學工作開展階段,教師要充分遵循以下方面原則: 第一,求知原則:所謂求知原則主要所指的便是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工作階段,教師需要做到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先導,積極且科學的開展各項教學工作規劃,并且致力于激發學生對學習過程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使學生能夠積極加入到學習任務當中,并且能夠在學習階段對知識點學習提出疑問,這樣不但可以令教師知曉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也有利于學生在學習地理學科過程當中產生思考。 第二,探索原則:在初中地理學科教學工作開展階段也需要充分遵循探索原則,也就是說教師也要激發學生對于地理學科當中各個知識點的探索欲望,以此激發初中生對地理學科學習的質量以及效率,促使初中生能夠對于課堂當中所發現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索與研究,通過查找資料或者是請教師長的方式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而初中生對于知識點進行探究的過程便是其學科能力形成的過程,有利于初中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三、初中地理課堂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建議性策略——以《地形和地勢》一課為例 1.科學開展教學規劃設計 在初中地理學科教學工作開展階段,首先需要做的一項工作便是科學開展教學過程的規劃設計,以此促使教學工作能夠達到高質量完成的效果,全面提升初中地理學科課堂教學工作的時效性,幫助初中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當中形成對于地理學科的良好思想認知,并且助力學生形成地理學科核心素養。例如:在開展《地形和地勢》一課教學時,教師需要進行細致的思考與探究,并且對于文章當中所涉及到的各項知識點進行總結,隨后根據文章當中所出現的知識點順序制作成相應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多媒體教學課件當中教師可以適當性插入對于思維導圖教學方式的應用,即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引發學生思考,以此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助力教學工作水平的提升。 2.合理定制教學目標 教師在開展初中地理學科教學工作階段,也要充分注重對于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目標的合理性也會對于教學工作的質量起到決定性影響,所以需要充分注重教學目標的設計,要確保教學目標充分符合學生的思想認知情況以及學習能力,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導向,科學且合理的開展初中地理學科教學目標設計[2]。例如:在《地形和地勢》一課中,教師需要針對于課堂當中的各項知識點進行統籌規劃、全面考量,使學生在學習過后能夠細致且全面的掌握與地形地勢相關的知識點內容,并且能夠獨立完成課后習題以及教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以此促使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從而助推初中生形成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3.優質完成課堂教學導入環節 在初中地理學科課堂教學開展階段,教師要充分注重課堂導入方式,課堂導入的環節決定了學生在聽課過程中注意力能否集中以及學生的思維是否會跟隨教師的教學引導,所以在課堂教學環節階段要注重課上知識內容導入[3]。例如:在《地形和地勢》一課教學工作開展階段,教師可以將預先制作好的小視頻或者是圖片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在觀看中體會課堂當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點,隨后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激發學生思考欲望,在此階段可以適當性提出問題,如:“通過視頻的介紹你可以知曉我國有哪些地形?”、“我國的地勢有什么特點?”通過以上提出問題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在后續課堂聽課期間更加具有目標感與目的性,助力初中生形成初中地理學科思維,從而有效幫助初中生形成學科核心素養,全方位提升初中地理學科教學工作的水平。 總而言之,現如今,初中地理教學當中還存在著十分多的不足,從而導致不能充分培養,學生地理的核心素養,這邊需要我們對教學理念進行改進,在教學過程當中要以學生為中心,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使學生對于地理的知識有一個系統的,具有整合性的總結。讓學生切身參與進地理的教學當中,是地理知識不再枯燥。望上述結論,對于初中地理的教學有一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丁波. 淺談"核心素養"下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合作,探究——以七年級(下)"認識歐洲"(星球版)為例[J]. 地理教學,2017,000(017):39-42. [2]陳懷芬.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學探究[J]. 文理導航(上旬),2021,No.397(01):66+78. [3]張軍. 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 中外交流,2019,026(012):67-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