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明媚的中午,我正在瀏覽手機時,突然被一個視頻吸引。視頻中的內容是這樣的:一個母親和她的孩子在商場中的超市,因為孩子口渴,所以媽媽就在貨架上為孩子選了一瓶飲料。 但由于收銀臺排隊的人太多,大約需要等待20分鐘左右,孩子又急切地表示自己實在太口渴了。于是,母親在未結賬前,先讓孩子打開飲料喝。結果,當他們走到收銀臺時,手中的飲料已經空了,收銀員卻要求母親為此支付10倍的賠償。 作為觀眾,這個視頻確實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因為以前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我和孩子去商場玩耍,由于孩子口渴,我也是在未結賬前先讓孩子喝了水。不過當時并沒有遇到這樣的事情,因此,當我看到這位母親的遭遇,我自然而然地想要為她打抱不平。 整個事件的經過是這樣的:這位母親在超市選好了飲料,但考慮到排隊時間太長,孩子實在等不及了,她決定先讓孩子喝了再說。當他們排到前面時,手中的飲料已經空了。面對收銀員的質問,這位母親解釋說,由于孩子口渴,她才讓孩子先喝了,現在是拿著空瓶來結賬的。 但收銀員的態度十分堅決,認為母親在未付款前已經消費了商品,這等于是偷竊,因此必須支付10倍的賠償。面對這樣的指責,母親當然不甘心,她用手機錄了下來,并表示要投訴到物價局。 這時,收銀員顯得有些害怕,于是趕快找來了超市的經理。經理帶著這位母親到辦公室溝通,母親表示自己并沒有偷竊的意思,只是孩子口渴了,而且超市里處處都有監控,從選擇飲料到最后結賬,都有記錄。并且,從法律的角度來說,這種行為并不算偷竊。經理考慮了一下,決定只按原價結算,并給這位母親道了歉。 看完這個視頻后,我非常佩服這位母親的勇氣和智慧,她不僅保護了自己的權益,也讓更多的人了解了這個問題。于是,我將這個視頻轉發到了一個育兒群,提醒大家在超市購物時,最好還是先支付再消費,以免發生類似的情況。 群里的家長們紛紛表示自己的看法。有人表示自己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有的表示應該遵循超市的規則,不要先消費再支付,還有人認為只要最后付款,就不應該算偷竊。大家的觀點五花八門,但大部分人都認為超市的做法過于嚴格。 對于這個事件,我個人的看法是,雖然從法律的角度來說,這位母親并沒有偷竊,但從商家的角度,他們也有權制定自己的規則。如果每個顧客都這樣,超市的管理確實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但同樣,超市也應該更加人性化,考慮到顧客的實際情況,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自己的利益。這也是為什么我特地提醒大家,盡量遵循規則,先支付再消費。 在這之后,我決定為我的孩子買一些關于規則意識的繪本,希望能夠培養她的規則意識。在超市里,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商品,但在未支付前,這些商品都不屬于我們,不能擅自打開或食用。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教育孩子學會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同時也避免自己陷入不必要的糾紛。 作為家長,我們有責任教育孩子,讓他們學會遵循規則,而不是盲目地為自己辯解。在超市購物,我們應該遵循超市的規定,先支付再消費。而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教育孩子,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遵循社會的規則,這樣,他們才能成為一個有規矩、有道德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