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區在經濟上一直比較落后,在國家的戰略版圖上的定位,主要是給東部沿海提供低價資源和廉價勞動力以及戰時的大后方,相比經濟、科技,醫療資源上,西南地區和發達地區的差別沒有那么大。 ![]() 第一檔 華西附一院,在西南地區鶴立雞群的存在,獨一檔,全國排名第二的醫院,按照復旦大學的醫院排名,華西附院的科研全國第一,而且進入全國前五的科室最多。 第二檔 空缺,本來應該是西南醫院,以前在西南地區僅次于華西,但現在排名29,和華西的差距不是一般大,最重要的是王牌專業燒傷科是一個萎縮的專業。隨著安全生產的重視,曾經一度熱鬧的燒傷科已經成為了冷門科室,一些市級醫院甚至取消了燒傷科,把它和其他科室合并。 此外,中國最早的肝膽科,第一個康復醫學與理療博士授權點都在西南醫院,現在都被華西超越了。 第三檔 西南醫院,雖然實力下降,但是老底子還是在,吃老本也可以繼續輝煌。 四川省人民醫院,最近幾年全國進步最大的醫院,前幾年還進不了全國百強,現在已經是30多名了,而且還選上了一位科學院院士。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全國醫院排名連華西口腔都比不上,可惜了當年上醫打下的好底子。 新橋醫院、重醫兒科醫院、華西口腔醫院、華西附屬第二醫院,這幾家醫院水平差不多,新橋是綜合性的醫院,重醫兒科、華西口腔是專科方面的龍頭。 第四檔 大坪醫院、昆明醫科大學附一院,貴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貴州省人民醫院、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大坪和昆醫附院要強一些。 第五檔 一些比較好的市級醫院,比如綿陽、宜賓的市級人民醫院,在部分學科上不遜色于第四檔的醫院,但是相比大學附屬醫院,長遠發展上要受限制。 西南地區的醫院總體來說,成都最強,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尤其是華西附一院,在復旦、北大和廣州艾力彼公司的排名中,基本都是第二名,重慶次之,重慶在從四川分離之前,醫療實力和成都差不多,但是經過重慶二十多年的自主發展,和成都差距越來越大,舉個簡單例子,重慶最好的西南醫院從前幾年復旦榜的十多名,下滑到了29名,與之對應的是四川省人民醫院從百名以外上升到了38名。 重慶醫科大學是上海醫科大學援建的,當年的實力也很強,但自從上醫老專家去世和離開后,也是實力逐漸下降。遵義醫學院是大連醫科大學內遷建設的,但大連醫科大學也是上醫技術支援的,遵義醫學院最強的藥理專業。創始人就是上醫的教授,老一輩的藥理學權威。 中醫方面,西南地區的中醫代表仍然是成都,近代成都就有唐容川和鄭欽安兩位宗師級的名醫,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也是中西部地區的中醫天花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