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任歡 光明日報通訊員 歐陽恰文 李國全 王悅軍 美好的婚俗新風,正在全國各地蔚然興起。 “最美婚姻登記處即將啟用!”這個消息剛剛在“舟山普陀文旅”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便刷爆了當地人的朋友圈。 “我們將新的婚姻登記管理服務中心設在海濱公園,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專門設計了愛情主題公園、海島婚俗體驗館等,為婚姻登記賦予獨特韻味。”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民政局局長丁勇說。 “在這里領證,儀式感瞬間拉滿!”一對新人手持結婚證,與記者分享喜悅。 普陀著眼地域特點和風土人情,推進婚俗改革,打造了白沙島戶外頒證基地、最美愛情公路等約會地,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打卡。 “我們自愿結為夫妻,一起肩負婚姻賦予的所有責任,所有義務……”伴隨著浪漫的音樂,在廣東廣州從化區生態設計小鎮的草坪上,從化區民政局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花城有囍”集體婚禮。6對新人許下結婚誓言,接過結婚證書,掀開人生的新篇章。 “藍天白云下,親朋好友見證嘉禮,別有一番情調。戶外頒證形式雖簡單,但儀式感十足,我們希望和所有人分享這份美好。”一對新人興奮地向其他新人和嘉賓派發喜糖。 廣州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處副處長許嬋娟告訴記者:“近年來,我們舉辦了100多場集體婚禮和集體戶外頒證活動,累計9000多位新人及親友參加,市民對'小型婚禮、大美婚俗’的認同度不斷提高。” 廣州在全市傳統文化街區、公園景區、城市廣場和網紅打卡點打造“花城有囍”戶外頒證點,目前共有34個室內頒證廳和形式多樣的“花城有囍”戶外頒證點投入使用,并建立特邀頒證嘉賓庫,提供結婚頒證遠程觀禮和特邀頒證服務,弘揚文明健康、低碳簡約的現代婚俗新風,受到越來越多市民青睞。 在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鐵山街道別家網格村,村民都說現在娶親有了“新底氣”。 原來,別家網格村村民代表大會制定了《別家網格婚事操辦標準》,對婚車、宴席、禮金都進行了約定,同時投資87萬元建設婚禮堂,免費供村民辦婚禮使用,村集體和幫辦服務隊免費提供場地、廚師、司儀等。這樣一來,群眾舉辦婚禮費用大大降低。 “前段時間我家孩子結婚,我和親家決定辦喜事一切從簡,不僅省心省錢,還登上了村里移風易俗光榮榜,這可比大操大辦更有面子!”別家網格村村民王秀花說。 “我們通過調研發現,大多數群眾對高價彩禮、鋪張浪費、隨禮攀比等不正之風非常抵制,婚俗新風很受歡迎。”青島西海岸新區民政局局長馬志廣介紹,新區指導村(社區)將喜事新辦簡辦納入村規民約,制定群眾認可的具有約束性的紅事操辦標準,成立村(社區)喜事幫辦服務隊,通過協助操辦紅事促進形成文明新風。 婚俗新風正吹過每一個角落。河北省河間市邀請市領導及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道德模范等為“零彩禮”“低彩禮”新人頒發結婚證,2021年以來共為5947對新人辦理結婚登記;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在社區內建設了多民族婚俗微型博物館,以多民族婚俗文化為主題,展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婚俗文化,引領婚俗新風向上向善;湖南省澧縣對參加集體婚禮后不再辦婚宴和不要彩禮的新人,由縣政府給予一定的獎勵,并以新人名義將獎金捐獻給屬地公益事業。 “下一步,各級民政部門將持續推進婚俗領域移風易俗,治理高價彩禮、大操大辦、隨禮攀比等婚嫁陋習,積極創新婚俗文化載體,教育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家庭觀,構建新型婚育文化,助力婚姻家庭幸福穩定。”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司長王金華說。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26日 14版)
[
責編:孫宗鶴 ]
|
|
來自: bulaolindtsg > 《各類文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