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0
/
00:00
2X快進中
播放
進入全屏
畫中畫
點擊按住可拖動視頻
各位專家好,我是昆明市中醫醫院腫瘤科的易小玲主任醫師。本次我分享的內容是,從肝論治失眠。那么首先我來談一談中醫是如何認識失眠的。 失眠屬中醫學“不寐”范疇,其病名首見于《難經·第四十六難》,《黃帝內經》稱“不得眠”“不得臥”。《黃帝內經》最先認為不寐是由于人體晝夜陰陽自然交替之失衡所致。《靈樞》指出:“衛氣者晝行于陽,夜行于陰,故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素問》云:“陽氣盡陰氣盛則瞑,陰氣盡陽氣盛則寤矣”。在《營衛生會》篇里又說:“日入陽盡而陰受氣也,夜半而大會,萬民皆臥,命曰合陰”等,這些論述均提示失眠是人體衛氣之晝夜正常循環受到障礙,使陰陽在人體內的自然轉換失常。衛氣在日間是行于體表活動的,入夜后會轉入體內溫煦內臟,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失去了平衡就會導致不寐。 《黃帝內經》云:“黃帝曰:病而不得臥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衛氣不得入于陰,常留于陽。留于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躍盛,不得入于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也。”中醫認為,陰陽互根,相伴而行。夜晚人體氣機從沖脈下行,這個時候必然存在著清氣上升的過程,就像太陽落下后,同時月亮就升起一樣。這股清氣從沖脈上升,從而濡養心腦,使得大腦從亢奮的工作狀態平靜下來,于是人就能入睡。否則的話,清氣不升,大腦中精血不足,虛火就會亢盛,人就會煩躁而不能入睡。 ![]() 以中醫的角度來看,人睡時以沖脈運行為主,清氣循沖脈上升;醒時以督脈運行為主,清氣循督脈上升。而沖脈之氣與肝經之氣是相通的。子時(夜11點至凌晨1點之間)為甲木少陽膽經當令,主少陽初升之氣;丑時(凌晨1至3點之間)為乙木厥陰肝經當令,此時清陽之氣順肝經從沖脈向上升發(地氣上升),同時濁陰會通過沖脈下降(天氣下降)。當肝經將清陽輸布至肺經(寅時凌晨3點至5點)完畢后,陽氣就會出表,人會陸續醒來。所以旺經在睡眠中主導陽出于陰,對人的睡醒影響最大。睡眠時間在肝經主令的凌晨1到3點之間時,若清氣循肝經上升的通路阻滯達到一定程度時,濁氣順沖脈下降就會受阻,濁氣不能下降,陽不入陰,人就會自動醒來。這種在凌晨1到3點間自動醒來的病例相當多見,且在春季見的最多,可知睡眠障礙與肝經提升清氣受阻有很大關系的。 接下來我們談一談為什么可以從肝論治失眠。 失眠屬中醫學“少寐”“不寐”等范疇,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神舍不寧、心神不安的異常狀態,以入睡困難、睡后易醒、甚則徹夜不眠為特征。根據病性不同,可分虛實兩證,實者多為邪擾心神,心神不寧;虛者多為陰血虧虛,心失所養;這些情況皆可使體內氣機失調使神不安舍而致睡眠障礙。 東漢醫家張仲景開創了用湯液從肝論治失眠的先河。《金匱要略》中說:“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指出肝血虧虛所致的失眠需治以養肝補血安神。《景岳全書》中說: “蓋寐本乎于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中醫認為,心主神明而藏神,肝主藏血而舍魂。魂隨神往,白晝隨神游于目而動,入夜則魂歸于肝而靜,靜則神安而能寐。其舍寧則神自歸而安,人乃得酣睡。若情志不舒、氣機郁滯、肝絡血瘀或暴怒傷肝、氣郁化火、陰虛火旺或肝血虧虛、魂不守舍皆可影響心神安寧,神游蕩在外而不歸舍,從而導致睡眠障礙。 《黃帝內經》曰: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肝藏魂,主情志,喜條達,惡抑郁。若數謀不決,或情志不暢則肝氣郁結,氣樞不轉,欲伸則內擾神魂而致不寐。”說明了不寐的發生雖是心神失養所致,但與肝不舍魂的關系也相當密切,會因肝之氣血陰陽失調而累及諸臟,使諸臟的功能失司,導致心神失養。這是病機的關鍵,所以臨證論治則須以調理肝臟,恢復肝藏血、舍魂之司作為治療的基礎。 ![]() 《丹溪心法》中說“氣血沖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百病生焉。”認為身心的健康依賴于氣血的調和,氣血和則百病消。情志致病可引起五臟氣機失調,尤以肝氣表現最為突出。因此調理肝氣對于身心的健康很有幫助。 國醫大師張震認為當今社會背景與社會環境與失眠密不可分。隨著生活、工作等壓力逐漸增大,人們常出現精神抑郁、思慮過度、情緒急躁,或過度勞累、病后體虛等,從而導致睡眠減少,甚則夜不能寐,痛苦難耐,從而引發多種身心性疾病。情志致病可引起五臟氣機失調,尤以肝氣表現最為突出。而不寐其致病以氣血失和為主要原因,并主要責之于肝。故倡導以“整體觀念”及“辨證論治”為指導原則,基于“肝主調暢情志”及“藏血舍魂”理論,重視肝臟功能失調在失眠發病過程中的影響,立足整體,著眼于肝,通過調理肝臟、從肝出發以達到治療失眠目的。 在臨床中我們常用在張老“疏調氣機湯“基礎上化裁成方,以“疏調氣機”為核心治療失眠,使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氣機調暢,各臟腑的活動正常,氣血沖和,那么心神就能得養。我們會在疏調氣機湯的基礎上有所加減,常加柏子仁、酸棗仁、首烏藤、合歡花、百合、遠志等,其中首烏藤和酸棗仁可以重用。 ![]() 接下來我們從疏調湯的方義來談一談其對治療失眠的作用。 疏調氣機湯是從運樞機入手,通過調整樞機升降,使升降得復,氣化正常,氣機調暢,正氣恢復,諸病自瘥。在治療上我們也遵從老師的一個宗旨:欲求臨床療效的提高,勿忘對患者氣機之疏調。所以在對失眠的處方設計上,主要是以肝為主體,以脾腎為兩翼及協同增效藥物。一體兩翼,不偏不倚,便于化裁。標本兼顧,功補得宜,從病、證、癥三方面來進行治療并有所側重。 在疏調氣機湯的理解上,我可能與其他人不一樣,我覺得是此方是從氣血陰陽角度來達到調和目的的。那么從氣血陰陽的角度來看,疏肝的有柴胡、枳殼、白芍、甘草(四逆散);健脾的有白術、茯苓、甘草;補腎的有淫羊藿,其實淫羊藿除了有補腎的作用,還有調和陰陽的作用;調血的有丹參、川芎、白芍;行氣的有香附、郁金、薄荷。所以我認為此方是從陰陽氣血的角度來調和人體的氣機。 ![]() 接下來我談一談治療失眠的組方里的部分藥品的藥理。 因為肝體陰而用陽,柴胡與白芍同用,既疏肝解郁以治肝用之不達,又養陰柔肝而補肝體。二者一散一合,一瀉一補,一氣一血,體用兼顧。 柴胡以“木生火”指導臨床,肝氣有助心陽宣發的功能。現代研究表明柴胡皂苷能抑制乙酰膽堿酯酶活性、減少神經細胞凋亡,具有抗抑郁作用。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脾經,它的作用是善于平抑肝陽,柔肝養陰。現代研究表明白芍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延長睡眠時間。 張錫純認為川芎能補血,是治血虛頭痛的圣藥,其特長在能引人身清輕之氣上至于腦。現代研究發現川芎有擴張腦血管、增加腦血流量的作用。川芎為血中氣藥,善入肝經,能夠引我們的肝血上行,實際上具有“肝木生心火”之意,肝木有能上養心陰的功能。從整體來說,川芎有升清氣,養心血的作用。 郁金的郁,言其善治郁病。郁金的藥性偏寒,歸肝膽心經。它是氣分血分都入的藥。郁金善于活血止痛,行氣解郁。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郁金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抑制作用,而且能夠延長動物的各期睡眠。 ![]() 酸棗仁的作用有養心安神,斂陰止汗。有顯著的鎮靜催眠作用,能改善睡眠質量、延長慢波睡眠的熟睡階段。 柏子仁有養心安神、滋陰潤腸的作用。如果患者有睡眠不好又有大便干燥,我們覺得加柏子仁是比較合適的。研究表明柏子仁有鎮靜安神和抗抑郁功效。 夜交藤有養血安神通絡的作用。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的古人對于藥物的命名很有講究,拿夜交藤來說,從它的藥名就可以看出一些它的藥性。研究表明,夜交藤中的主要化學成分有鎮靜催眠作用。 在疏調湯加減化裁治療失眠的患者上,我比較喜歡加夜交藤和合歡花。合歡花有解郁安神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合歡花具有抗焦慮、抗抑郁、鎮靜催眠、保肝、抗氧化和抗肥胖等多種作用。 如果患者晚上有心神不寧,同時有咳嗽的情況,那么我會加一些百合。百合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作用。現代研究發現,百合具有止咳祛痰、鎮靜催眠、免疫調節、抗抑郁等作用。 在臨床上我們也會根據實際情況考慮加遠志。遠志有益智安神去痰的作用。現代研究結果表明,遠志中含有改善記憶、抗癡呆、腦保護、鎮靜催眠等活性成分。 ![]() 我們在加減化裁藥物治療失眠上,也會考慮藥物的價格方面。由于現在的酸棗仁價格昂貴,從理論上來說,要使療效好的話,酸棗仁的劑量要30克以上,但是用到30克酸棗仁的情況一般是開3副或者7副,所以在臨床上我常會把酸棗仁的量給適當減一點,同時把夜交藤和合歡花的量適當提高,夜交藤的量基本上是30至40克,它價格便宜效果也挺好。那么臨床上使用疏調湯加減化裁治療失眠的時候,酸棗仁的量大一點效果會更好,當然這是在患者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酸棗仁、首烏藤(夜交藤)、合歡花等這些藥物我們都會盡量給大一點。 接下來談一談隨癥加減方面。 若有心悸心煩,食少肢倦,神疲乏力,面色萎黃,便溏多汗等心脾兩虛證象者,那么我們會酌情加人參,山藥,肉桂等以增強療效。 如果患者兼見腎水不升,心火不降,驚悸潮熱,耳鳴、腰酸,舌赤、口瘡、咽干,有心火過旺、心腎不交的情況,我們會選加生地,麥冬,山茱萸,肉桂,黃連、龍骨、牡蠣等,以使水火相濟促進睡眠。 如果患者因胃腑氣機失常不能順降,而致脘腹飽悶、食滯難消,或呃逆惡心,大便不爽等,那么我們會加一些厚樸,萊菔子,神曲,焦三仙等和胃降逆的藥物。 如果說患者有潮熱心煩,口燥咽干,五心煩熱,目睛干澀等,肝腎陰虛、熱擾心神的情況,那么我們會加麥冬、生地、女貞子、墨旱蓮、地骨皮等等以清心安神。其中在地骨皮的用量上,老師的用量比較大,一般40克以上,效果也非常好。 如果患者有體肥多痰,痰液黃稠,心悸胸悶,眩暈失眠,或者是舌苔黃膩,脈滑數的情況,那么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考慮到有痰熱擾心的情況,可以加法半夏、黃連、竹茹、膽南星等以清化痰熱,來進一步的助眠安神。 ![]() 那么今天就先分享到這里,之后我會繼續介紹從肝論治失眠的相關內容,謝謝大家。 |
|
來自: 新用戶30785771 > 《不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