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針要領口訣 臍針的原則是:先癥狀,次系統,祛疾病。 臍針的核心是:凡病源于臟,凡病 落于臟。 內經病理19條說:諸痛癢瘡,皆屬于心;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諸風掉眩,皆屬于肝,諸寒內收,皆屬于腎;諸氣膹郁,皆屬于肺。 外八卦及病機 坎為兩耳離為目,乾為頭首坤為脾 巽為股腿震為足,艮為鼻手兌為口。 心有邪沉于兩肘,肝有邪沉于兩腋 脾有邪沉于兩髀,肺有邪沉于外肘, 腎有邪沉于腘窩,胃有邪沉于兩膝。 用后天八卦的位置全息,用先天八卦的數(乾1兌2離3震4巽5坎6艮7坤8)。
先天八卦數:乾1兌2離3震4巽5坎6艮7坤8 乾天1、兌澤2、離火3、震雷4、巽風5、坎水6、艮山7、坤地8 后天八卦(先天八卦的數)對應五行: 震40 巽50(木)、離30(火)、坤80艮70(土)、乾10兌20(金)、坎60(水) 內八卦:指的是五臟六腑。乾1大腸、兌2肺、離3心、震4肝、巽5膽、坎6腎、艮7胃、坤8脾。 外八卦:指的是四肢。乾1頭、兌2口、離3目、震4足、巽5股、坎6耳、艮7手、坤8腹。 四大護法: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搏、水火既濟。
洛書全息 洛書:“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于中”九數為頭居離位,一數為尾居坎位:三數為左脅居震位,七數為右脅居兌位;二數為右肩居坤位,四數為左肩居巽位;六數為右足居乾位,八數為左足居良位,五十為臟腑居中心。 (左右方位是以醫者的觀察角度,如為自身則相反) 臍洛書全息就是把這個投影納入臍部,根據這個規律可以來判斷疾病和治療疾病。臍洛書全息多用于臨床中運動系統疾病疼痛性疾病及體表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臍八卦全息 八卦與五行、五行與人體臟腑有密切的聯系,故八卦與人體臟腑有對應的醫學聯系。我們將人體臍部視為一個后天八卦圖,根據八卦圖來觀察其變化,再進行判斷人體的疾病 八卦取象歌: 乾三連,坤六斷,離中虛,坎中滿,震仰盂,良復碗,兌上缺巽下斷。 如何進針 壓痛點進針:一般約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病人可以在臍壁、臍谷、臍蕊處尋找到十分敏感的壓痛點。越是急性病,壓痛點越明顯。只要用探針找到這壓痛點,往往一針即可見效。 皮下結節進針:許多慢性病人,因長期患病,在臍部相應的體表投影區產生了一些皮下結節,與皮膚同色,質硬,活動度差,大小如同小米粒大小有疼痛,但可忍受.如發現結節后,不必針刺,可讓病人用手指按壓,每日數次。經數周按壓后結節會自然消失,疾病也就治愈了。 臍洛書全息進針法:在臨床上遇到運動系統疾病、急性病可按臍洛書全息律尋找壓痛點。如左肩疼痛取臍左上相應的左肩部位,右腰扭傷取臍右下相應的右腰部位,然后進針。 臍八卦全息進針法:在臨床上遇到臟腑疾病、一般慢性病(未找到結節者)可按臍八卦全息律,在其臟腑對應的臍部位置進針,或根據疾病的性質,采用五行生克制化法進針。臍八卦全息律是臍針臨床上應用最多的方法。 治療時體位:一般采用仰臥位。 進針方式。禁止直刺,扎臍壁,平刺。以臍蕊為中心,作放射性向外平刺,一般深度為刺激強度,在一般治療中不主張強刺激,因為臍部特別敏感,只要進針了就起到效果。但對于急性疼痛性疾病,可采用間斷性強刺激。 留針時間,進針后一般留針30分鐘。急性病留針時間短,慢性病留針時間長,疼痛性疾病一般痛止即拔,不作留針。 單針 體表痛癥對應臍洛書全息 部位痛癥對應臍八卦全息 單一臟腑病癥對臍八卦全息 陰陽相交(男女),五行相生,八卦定位。 四大護法--陰陽兩兩相對 天地定位:乾坤定位,天在上,地在下,天尊地卑,土生金,天地定位調理呼吸系統疾病,皮膚病,大腸病癥等(金弱者)。 山澤通氣:艮兌定位,此為通之大法,陰陽兩相交通則萬手化生。山澤通氣調理疼痛性病癥,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部腫瘤 打呼嚕等。 雷風相搏:震巽定位,兄弟相幫,肝膽相照,調理精神系統疾病,情志病,婦人以肝為本疏肝理氣,調理更年期精神病癥。 水火既濟:坎離定位,心腎相交,水火既濟,連結任脈,調理神經系統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慢性病,老年病,失眠,抑郁,煩燥,更年期綜合癥,男科、婦科等。 四正位:四正位調全身,扶正氣,等于喝人參湯,對體質虛弱,久病初愈,年齡大,重癥肌無力,嗜睡,萎癥,效果非常好。 四正位:取天一生水 和相生格局 坎+震+離+兌 ·天地四正位 取天一生水 和相生格局 坎+震+離+兌 四正位: 扎法(順時針)1、坎震離兌:最后針在兌肺,主氣,補氣,治虛弱 2、震離兌坎:補腎。 3、離兌坎震:補肝、生發(脫發)。 4、兌坎震離:補心。 取天人相應: 治療的當前時間為序:如冬天就從坎開始,坎震離兌;春天就從震開始,震離兌坎:此類推。 病人所在的年齡段把女子的七七、男子的八八放到圓里面,按照所在的季節去扎。如60歲左右的男里面把人生分為四季病人,已經是他人生的冬就從坎開始。以此類推。 在八卦針法中,有一個著名的十全大補針法,就是五針調五臟。從臟腑上進行調理,這也是中醫治本的根本體現。但是在扎的時候,男女是有區別的。男的扎四正位(上下左右,分別對應離、坎、震、兌),男的加坤,女的加艮位。 這四正位,也是有順序的。先扎下邊第一針,坎位,再扎第二針離位??矠樗x為火,稱為水火即濟,如果順序反了,就成了火水未濟了。第三針扎震位,第四針扎兌位。 這四針,離位調心,坎位調腎。震位調肝,兌位調肺。男加坤位調脾,女加艮位調胃。 為什么男女第五針不同呢?因為坤為母,為老女人,屬陰。男人加它,稱之為陽中一點真陰;而艮位代表少男,女人加艮位,稱為是陰中一點真陽。它就如八卦圖中,白魚中有一個黑色,黑魚中一個白色一樣。陰陽互生互長,推動人體大太極的運轉正常,從而達到袪病防病的目的。 四隅位 四隅位:艮+巽+坤+乾 從子到寅,從卯到巳,從午到申,從酉到亥,都有土的參與,分別是丑、辰、未、戌。在十二地支,丑、辰、未、戌就象化學里的催化劑,所以四隅位的中心思想是助消化。 1、符合“大道運行左升右降”的規律行針。艮+巽+坤+乾是順時針法,對脾胃差,大便溏瀉,貧血,月經量少,四肢無力等等,效果很好。 2、“天道左旋,順時針壯陽,地道右旋,逆時針滋陰”。 乾、坤、巽、艮、是逆時針法,再配數術30,就是數術的滋陰再加順序的滋陰,對脾胃陰虛,胃陰不足,大便干結,干嘔呃逆,舌紅少津,有裂紋,口干舌燥,效果很好。 3、乾、巽、坤、艮、針對更年期即有精神癥狀,又有消化功能低下的病人效果很好。 4、坤、乾、巽、艮、針對于消化系統很差和重癥肌無力,進行性肌肉萎縮效果很好。 健脾三針:女:震離坤、男:巽離坤 木生火,火生土 補腎三針:女:艮乾坎、男:坤兌坎 土生金,金生水 升陽三針:女:坎震離、男:坎巽離 水生木,木生火 滋陰三針:女:離坤乾、男:離坤兌 火生土,土生金 健脾三針:消化差、腹瀉、水腫、胃痛加離位打槍。右偏頭痛巽位打槍。兩側頭痛,健脾三針。眩暈(脾不升清),濕疹、紫癜。 痛風。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 糖尿?。航∑⑷?、補腎三針、四隅位(看臍像決定針法) 補腎三針:腰背痛、足后跟痛(坎位打槍)、泌尿系病、糖尿病、老年高血壓。耳鳴、水腫、性功能障礙。 升陽三針:心臟病、抑郁癥、形寒肢冷。 滋陰三針:咽干口躁、高血壓。 乳腺增生:山澤通氣十打槍(右側巽位打、左側在坤位對左乳打槍)很快見效。 便秘:山澤通氣十乾位打槍。不干但便難,少陰病三針子丑寅。 偏癱:左側肢癱:離坤兌乾坎。離位對右腦打槍。肩不舒服坤位打槍。 右側肢癱:離巽震艮坎。 帶狀瘡疹:左側:離坤兌乾坎。對病位打槍。 八經卦的人體代表和相關疾病 乾:代表人體的頭,骨,肺,大腸,左足,左下腹,精液,男生殖器。 相關的疾病:硬化性疾病,肺病,筋骨病,急性暴病,舊病,便閉壅結,神經系統疾病,中風后遺癥。 兌:代表人體的肺,舌,口,喉,痰涎,牙,右肋,肛門,皮膚和呼吸系統。 相關的疾?。嚎谇粌燃膊。冢X,舌,咽喉,口腔粘膜),咳嗽,痰喘,胸痞(痞為滿,脹之意)、胸部疾病、食欲不佳、膀胱、尿道口、肛門疾病、性病、氣短、貧血、外陰、外傷(手術等金屬刃具致傷)、皮膚病、氣管病。 離:代表人體的心臟,小腸,眼睛,頭,面,喉,心腦血管系統,智力系統等。 相關的疾病:眼病,心臟病,火傷,燙傷,充血性炎癥,發熱病,婦科病,囊腫,血壓疾病,肥大癥(前列腺肥大,乳腺增生,心臟肥大),擴散性疾病,發燒等。 震:代表人體的肝,足,發,聲音,右肋,筋,大拇指,大腳趾,解毒系統,精神系統和生殖系統。 相關的疾病:足疾,肝經之疾,精神病,狂躁癥,神經衰弱,癲癇,“舞蹈病”,婦科病,肝火旺,疼痛性癥狀,腿腫癥,多動癥,外傷(碰撞造成的),劇烈癥狀,咳嗽,聲帶咽喉病癥,肝病。 巽:代表人體的膽,股(大腿),臀,神經,氣管,膽經,淋巴系統風,肱,精神系統,肩及消化系統。 相關的疾病:肱骨之疾,風疾,傷風感冒,膽疾,坐骨神經痛,脛骨病,淋巴系統疾病,強直強硬癥,病情不穩定,哮喘,右肩痛,脛骨病,胸脹氣,胯骨病,憂郁癥,血管病,膽囊炎,膽道疾病等。 坎:代表人體的牙,臀部,腎臟,膀胱,骨,頭發,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免疫系統,耳等。 相關的疾病:腎,膀胱,泌尿系統之疾病,糖尿病,免疫系統疾病,性病,性冷淡,遺精,生殖系統疾病,中毒癥(食物,藥物),病毒性疾病,耳病,腰背疾病,心臟病,水腫病癥等。 艮:代表人體的手,鼻子,手指,腳趾,關節,右足,乳房,顴骨,腳背,后背,人體的胃和消化系統等。 相關的疾?。何覆?,不食證,脹,手指之疾,脾胃之疾,鼻,手,腳,背之癥,麻木癥,關節病,淤血癥(血液循環不暢),多種痘疹,皮膚過敏,腫癥(較硬),凸起的炎癥,腫瘤,結石癥。 坤:代表人體的腹部,消化系統,肚子,肌肉,胃,左肩,脾等。 相關的疾?。焊共考膊。到y疾病,浮腫,濕重,皮膚?。裾睿?,肌膚病,暈癥,慢性病,肌肉無力,鼓脹癥等。 從八經卦中,任何兩個經卦組合就形成一個別卦,共形成了六十四別卦,只要我們熟悉了八經卦的內容及歸類,就很容易運用六十四別卦給患者進行臍針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