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NOVATION 沿 江 游 文/日月 份心馳神往,讓疲憊的心神得到舒緩……
九月十八日
撫遠有著厚重的歷史淵源,是滿族肅慎人的發(fā)祥地之一,原名“伊力嘎”,赫哲語意為“金色的魚灘”。 撫遠是黑龍江五大對俄口岸之一,處于東北亞地區(qū)中、日、俄、韓經(jīng)濟核心地帶,與俄羅斯遠東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中心城市哈巴羅夫斯克航道距離僅65千米。 到撫遠一定要看日出,撫遠東極是我國最早看到日出的寶地,第一縷祥光從這里冉冉升起。 古人云“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我言: 日旭東方露笑顏 龍江碧水映天藍 撫遠大美醉心肺 攜旅同程暢悅言 【八寒】 押韻 中華新韻 癸卯年八月初四撫遠黑龍江邊觀日出晨筆! 登上東極寶塔觀賞日出暢享第一縷祥光普照,給你帶來無限爽悅和美感遐想…。 走進撫遠魚文化體驗館,它位于風(fēng)光無限的黑龍江畔,緊鄰撫遠景色優(yōu)美的濱江公園,是國內(nèi)具地方特色,以展示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水生物、生態(tài)為主題的淡水魚博館,占地總面積1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4000多平方米。 撫遠魚文化體驗館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層為水族館,主題為“魚行兩江”,館內(nèi)主要以活魚再現(xiàn)形式游覽,擁有新奇獨特、美輪美奐、自然歡快的水底世界,讓您盡情欣賞"水中大熊貓”淡水魚王鱘-鰉-魚的風(fēng)姿,追尋他們水中歡暢游動的軌跡,“窺視”他們靜謐多彩的江底生活習(xí)性,探尋黑、烏兩江水生物世界的生態(tài)曼妙,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二層一側(cè)為標本館,主題為“魚聚撫遠”,主要展示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21科74種魚類,以撫遠漁業(yè)資源為主題,以黑龍江、烏蘇里江水系為依托,以魚類標本、實物、文字、電視影像等形式,向人們宣傳和普及相關(guān)魚文化知識。另一側(cè)為赫哲民俗展示區(qū),主題為“魚藝溯源”,主要展示祖國最東方的赫哲部落世代繁衍,生生不息,身著傳統(tǒng)服裝,唱著依瑪堪,跳著鹿神舞,膜拜萬物靈性,崇拜著最原始的信仰。在撫遠這片豐饒的土地上征服大自然、改造大自然,并在生產(chǎn)生活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具有鮮明特色的魚文化。 游覽同江市,同江市隸屬黑尤江省轄縣級市,由佳木斯市代管,同江地處黑龍江省東北部松花江與黑龍江兩江交匯處南岸,東接撫遠,南與富錦市、饒河縣為鄰,西臨松花江與綏濱縣相連,北隔黑龍江與俄羅斯猶太自治州相望,邊境線長170千米。總面積6229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同江市戶籍人口為173788人。 同江市原名“臨江”,赫哲語“拉哈蘇蘇”,意為“古老的屋子”。在西周時代屬肅慎部內(nèi)陸,秦漢時稱挹婁,南北朝又稱勿吉,隋唐時代勿吉一名消失,演變?yōu)楹谒柯洹?965年,設(shè)置同江縣,1987年,設(shè)立同江市(縣級),由佳木斯市代管。 同江市是國家一類口岸、國家級生態(tài)示范市、國家園林城、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糧食生產(chǎn)先進縣,是中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赫哲族的發(fā)祥地和主要聚居區(qū),是貫穿祖國南北公路大動脈“同三”公路的北端起點(東起同江口南至三亞)。境內(nèi)有三江、八岔、洪河三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和街津山國家級森林公園,街津山國家級森林公園生長著種類繁多的高等植物以及天鵝、丹頂鶴、馬鹿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 到了同江市一定不能錯過街津口,街津口位于同江市,距離同江市區(qū)東北45公里處,與俄羅斯隔江相望,是我國民族大家庭中“六小”民族之一的赫哲族聚居地。這里是赫哲族的聚居地,游客可深入當?shù)厝思遥I(lǐng)略赫哲族以捕魚為生的特有風(fēng)俗。被譽為黑龍江的“邊陲名勝”。每到5-10月旅游旺季。到這里觀光的人可謂"人山人海。中俄邊境的街津口是黑龍江畔一座美麗的小山村,與俄羅斯隔江相望,是我國民族大家庭中“六小”民族之一的赫哲族聚居地。這里山清水秀,風(fēng)光秀麗,奇特的自然、人文、歷史景觀等旅游資源,為發(fā)展旅游業(yè)奠定了基礎(chǔ)。 同江口岸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的松花江與黑龍江匯流處右岸,與俄羅斯下列寧斯闊耶口岸僅一江之隔。地處東經(jīng)132°18′-134°17′,北緯47°35′-48°17′之間,同江口岸東與撫遠縣接壤,南與富錦市為鄰,西臨松花江與綏濱縣一水相連。 來到街津口漁村,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魚,家家戶戶的住房東側(cè)。都有一個魚樓子。赫哲人“塌古通”,里面拉的是魚坯子。腌的是魚籽、魚塊。還有一缸缸的魚毛(用鍋炒干的魚制食品)。屋前房后的木板圍墻上。掛滿了一塊塊閃光的絞絲網(wǎng)。赫哲人過去穿的是魚皮,吃的是魚肉,住的是魚皮圍的撮羅(窩棚),直到現(xiàn)在人們?nèi)耘f愛吃“生魚”,并用它來招待客人。嬰兒剛出生,家里人用鮮美的魚籽和殺生魚招待鄉(xiāng)親,報告家庭繁衍興旺的喜訊。孩子剛五六歲就開始學(xué)叉魚、釣魚。到了十幾歲就跟父輩下江捕魚了。姑娘出嫁。挑女婿的條件也離不開魚。非得是捕魚能手、削烤魚桿的莫日不可。先前姑娘到婆家,坐的是魚船彩車,穿的是魚皮衣褲…。 到同江的人一定要去久負盛名的三江口看一看。這里三江匯合的奇特景觀實屬少見。三江口是松花江與黑龍江的匯合處,為中俄邊境處,位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城東北4公里處,匯合后俗稱“混同江”,故名為“三江口”,黑龍江自西而東流來,水呈墨綠色,平緩而坦蕩;松花江泥沙較多呈黃色,黃色的松花江與黑色的黑龍江匯合后的江水洶涌澎湃,水色分明,東流數(shù)十里不混,是東北地區(qū)著名的自然奇觀之一。 三江口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我國的赫哲、滿漢軍民曾多次在此痛擊沙俄對我國的侵略,故有“古戰(zhàn)場”之稱。三江口又是“同三高速”的起點,經(jīng)過同江市政府的獨具匠心建設(shè),已成為風(fēng)景獨特的旅游觀光寶地…… 坐落與濕地森林和江水之間,的赫哲族建筑普擁有獨特的木結(jié)構(gòu)建筑和寧靜的田園風(fēng)景。 您可以在這里放松身心,散步于村莊的街道,欣賞周圍的自然美景。 在這里暢享濕地森林江色的自然氧吧,放松身心,在叢林中探索壯觀的自然美色美食…… 三天沿江暢游似閃電般而過,三天里盡賞了三江的美景,品嘗了三江魚宴美食,了解了“六小民族之一的赫哲族”風(fēng)土人情…,可為是一次開心之旅,快樂之旅,令人難以忘懷…, 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結(jié)朿了這次沿江之旅。 用腳丈量世界,用眼睛和心靈去感受風(fēng)景。期待我們下次旅游再聚首…… “靜謐時光,與風(fēng)景為友”,“探索世界,留下自己的足跡”…… 隨心所欲 時光易逝不回延 歲月無情催靚顏 正偶花香機會好 灑脫隨性盡心玩 【八寒】 押韻中華新韻 二0二三年沿江游散記! 此記獻給同游的各位好友和覽閱的人,愿此文能給你帶來欣悅、記憶和了知…… 孫寶明: 、筆名、日月,高級工程師 ,中文專業(yè)畢業(yè)。在省級專業(yè)CN/ISSN雙號期刊號發(fā)表數(shù)篇論文。詩文千余首(篇)散見《中國人民詩刊》《關(guān)東美文》《海外文學(xué)》《當代文摘》《作家周刊》《中國世紀文學(xué)》《龍江詩人》《大連文學(xué)》《遼寧文學(xué)》《北京詩詞》《首都文學(xué)》《中國作家》《齊魯文學(xué)雜志 》《 九洲作家》《大眾詩刊》《荒土文學(xué)》《今日作家》《龍溪文學(xué)》等百余家紙媒期刊平臺。 |
|
來自: 冰凌花文學(xué)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