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后暑熱逐漸褪去,氣溫下降較快,天氣愈加涼爽干燥。 在這又涼又燥的季節,最容易引起咳嗽感冒等疾病,隨處都能聽到咳嗽聲:從嗓子干、嗓子疼、喉嚨癢,慢慢變成咳聲不斷,從小孩到老人,都要咳上幾聲。 為什么秋季這么容易出現“咳嗽”呢? ![]() 秋天的主氣是燥。秋分之后,雨水越來越少,我們對干燥的感受也會越來越明顯: 容易口渴,想喝水;動不動就容易上火;總覺得皮膚干干的,護膚品用得更多;鼻腔沒有夏天那么濕潤,容易鼻干、口干、咽干…… 《癥因脈治·傷燥咳嗽》中指出:“天行燥烈,燥從火化,肺被燥傷則必咳嗽。” 燥邪最容易傷害的臟腑就是肺臟。 肺喜潤厭燥,是很嬌嫩濕潤的,如同嬌滴滴的“公主病”,它不喜歡干燥。 當肺臟被燥邪侵襲時,宣發肅降功能失常,反映出來的最明顯的一個癥狀便是咳嗽。 ![]() 天干物燥交替的季節,咳嗽老不好,總會影響到學習、工作、生活。首先要分清楚原因癥狀,弄清咳嗽的類型,才能有效的對癥止咳。 為什么出現了咳嗽?是肺氣非但不降,反而還上逆。 誰引起的肺氣上逆?最常見到的原因有三個:寒邪、熱邪和燥邪。 這三個邪氣常常是在風邪的領導下侵襲我們的人體,所以合起來就是風寒、風熱、風燥之邪。 從治療上講,寒性的要散寒,熱性的要清熱,燥性的要滋陰。 寒咳 ■ 原因:因寒邪導致的咳嗽。 ■ 表現:咳嗽,痰白,痰液往往是比較清稀的,喉嚨癢,流清鼻涕,舌苔薄白,手腳涼,微微怕冷,怕風,沒有明顯的喉嚨痛。 ■ 判斷要點在于“寒”。痰白、舌苔白、清鼻涕都是寒癥的主要表現;而且寒咳多為喉嚨癢,而熱咳多為喉嚨痛。 ?治療原則: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受外感風寒,及時散寒是關鍵。這個階段處理好,其實絕大多數人的外感,會終結在這里。 廚房里驅風散寒的食品都可以拿來用,如:蘇葉+陳皮煮水喝、蔥白豆豉姜煮水、姜棗茶等。 熱咳 ■ 原因:因熱邪導致的咳嗽。 ■表現:咳嗽,咳黃痰,痰液往往較為黏稠,喉嚨痛,流黃鼻涕,舌苔薄黃,鼻塞,大便容易干,手腳容易發熱。 ■判斷要點在于“熱”。黃痰、舌苔黃、黃鼻涕都是熱癥的主要表現。 ?治療原則:疏風清熱,宣肺化痰 食療推薦大家吃川貝燉梨。川貝性涼,味甘平,入肺經、胃經,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熱化痰的作用,與梨配合,潤燥、清熱的效果更好。 燥咳 ■原因:因燥邪導致的咳嗽。 ■表現:咳嗽,痰少或無痰,常伴隨喉嚨嘶啞、鼻唇干燥、大便干燥或便秘、皮膚干燥、口渴多飲,手腳心熱等。 ■判斷重點在“干”。所以痰少或無痰,而且除了呼吸道的干燥癥狀之外,也有全身的干燥癥狀。 ?治療原則:疏風清肺,潤燥止咳 對于風燥型的咳嗽,食療建議可以吃冰糖燉雪梨,可以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潤肺祛燥。 為避免咳嗽加重、纏綿難愈,咳嗽期間忌吃魚、蟹、蝦和肥肉等葷腥、油膩食物,及辣椒、胡椒、生姜等辛辣之品。 若自行判斷咳嗽后,經食療一兩日未好轉甚至加重,則要盡快就醫,中藥內服,穴位貼敷幫助您緩解和調理。 為了預防咳嗽感冒的發生,平時需加強鍛煉,多進行戶外活動,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氣候轉變時及時增減衣服,防止過冷或過熱。少去擁擠的公共場所,減少感染機會。經常開窗,流通新鮮空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