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秦朝時期,驕傲自大的秦始皇為了擴張版圖,派遣大軍50萬南下攻占了越南地區。在原始叢林遍布的百越之地,秦軍所向披靡,很快就將這里納入自己的版圖,設置郡縣進行統治。占領百越之地后,秦始皇派遣了大批官吏前來拓荒治理,還引入了許多中原的先進生產技術。 ![]() 野心勃勃,南越國的使者試圖哄騙嘉慶帝在秦朝軍隊的監督下,百越之地的人民被迫接受中原的管理,學習使用鐵器等新工具。本地村民雖然生活轉好,但都深感不滿,暗地里希望能恢復自主。村里一位約60歲的老翁說:“我們這里世世代代靠打獵維生,雖然生活艱難,但可以自主支配自己的生活。現在強迫我們種地,我做不來這農活,還要交夸張的賦稅,日子過得真苦啊。” 秦軍為了物資供給還強行掠奪村民的糧食家畜,引起民眾普遍不滿。一名中年婦女抱怨道:“這秦國軍隊也太強橫了,我們辛辛苦苦種的莊稼都被他們搶走,我們全村現在已經開始挨餓了。真想讓他們滾出我們的家鄉,我們自己來支配這里!” ![]() 到了秦末亂世,本駐扎南越的50萬大軍趁機自立門戶,建立起南越國。這讓秦始皇勃然大怒,但因在北方應付起義軍無暇南顧,這支軍隊就這樣背叛成功,在南越立足。 南越國剛建立時,百姓生活艱難,軍隊壓迫重,許多人都希望重歸中原版圖。一個老百姓王大爺說:“我們老百姓只想安穩度日,哪里管什么南越國不國的,能有口飯吃就行。這南越國建立后,軍隊進一步搜刮掠奪百姓的財物糧食,我們的日子比從前更難過了。唉,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重回中原的懷抱,過上哪怕稍微好一點的生活。” 許多百姓甚至在私下組織起來,密謀推翻南越國的統治,但都被南越國軍隊嚴厲鎮壓下去。一位參與起義的青年說:“我們想卻遭到血腥鎮壓。我看這南越國是熬不長久的,總有一天會被其它勢力推翻。” ![]() 趁勢自立,五十萬大軍在南越建國漢朝時,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統一天下,將目光投向了南方蟄伸的南越國。他調動大軍南下,很快擊敗南越軍,將其重新納入版圖。漢武帝在南越實行屯田戍邊,指定官員直接管理,加強中央集權,使南越國再無反叛之力。 一位漢朝屯田士兵說:“這南越太不安生了,一天到晚想獨立。多虧漢武帝英明神武,這下子他們是反叛不成了。我們老百姓終于可以安穩生活了。” 許多南越百姓也感慨道:“在南越國時,我們的生活被軍閥們擺布,現在終于又重歸中原懷抱,靠近朝廷管制,生活也就富裕穩定多了。” ![]() 漢武帝還大力推廣中原的先進農業技術,使南越地區的糧食產量大幅提升。一位南越農民說:“過去我們種的這些粗糙的品種,產量很低,常常鬧饑荒。現在引入中原的好種子,產量提高了近一倍!我們可以吃飽飯,還有余糧貿易謀生。太感謝大漢的恩典了!” 在強力的軍事鎮壓和文化同化下,南越國的獨立傾向被極大削弱。南越就這樣經歷數百年的穩定發展,直到唐末五代十國時期,中央對南越的控制再次松懈。 ![]() 再度收復,漢武帝力挽狂瀾復國南越南越國趁勢重新奪取高度自治權力,成為一個半獨立的藩屬國。一位南越國貴族說:“中原王朝威勢大衰,這是我們南越重獲自治的大好時機。我們必須抓住這一機遇,重新建立強大的南越國!” 南越國的統治者麾下聚集了大批武將,擴充軍備,準備在適當時機宣布南越獨立。 一位臣子勸諫道:“我國現在實力尚弱,公開反叛中原王朝還為時過早。我們必須再耐心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成熟才能一舉成功。” ![]() 統治者沉吟道:“卿言極是。我們仍需低調行事,至少要積累十年國力,方可與中原抗衡。現在宣布獨立只會招來滅頂之災。” 在這十年間,南越國通過大力發展農業貿易積累了足夠的經濟實力,軍事裝備也更加精良。百姓們也漸漸積累了獨立自主的思想,紛紛要求南越擺脫中原控制。 統治者看準時機,終于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正式宣布南越國的獨立建國,說:“我們雖然曾因歷史原因加入中原版圖,但血脈和文化都屬于我們南越民族。今天我們宣告,重建南越國,從此與中原分道揚鑣!” 民眾歡呼雀躍,南越國的獨立宣言如春雷涌動人心。 ![]() 權力缺失,南越國重獲高度自治清朝嘉慶年間,積蓄實力的南越國使者安南申前來北京請求建國。其實安南申秘密地打算占據一部分中原領土,伺機擴大南越的版圖。 安南申此次北上之前,南越國統治者召集文武百官開會討論對策。會上大多數臣子主張退而求其次,先爭取清廷承認南越國,日后再謀求擴張。 “我們南越國剛獨立不久,實力尚弱,不能與清廷正面對抗。不如先求穩固,爭取他們承認我們的獨立地位。日后實力日益強大了,再考慮收復故地。”一位重臣建議道。 ![]() 但軍閥出身的安南申力排眾議,一意孤行要通過詐騙手段占領中原土地。會后他私下對統治者說:“大人,只要使計得當,我們完全可以趁機吞下中原大片土地,一鼓作氣建成版圖巨大的大南越國!” 統治者經他這么一說也動心了,最終派他攜國書出使,準備使詐騙取中原土地。 安南申來到北京覲見嘉慶帝,恭維他英明神武,又謊稱南越國已經完全獨立。他要求嘉慶帝承認南越國建國立號,心里卻打著占據中原土地的小算盤。 ![]() 識破謀略,嘉慶帝反將南越國為“越南”敏銳的嘉慶帝早已看穿其小心機,當即反將“南越國”二字顛倒過來,命令其使用“越南”這一國名。 安南申沒想到計謀被識破,只能黯然帶著“越南”兩字回國。大臣們都勸他主動認錯,以免招惹清廷怒火。但他強詞奪理,返回南越國后,對統治者報告這個結果時依然繞開自己的失誤,全部歸咎于嘉慶帝刁難。 一位朝廷官員笑言:“這南越國使者太狡猾了,幸好我大清皇上英明神武,將他的奸計識破。要不這南越國就要占我們中原的土地了。” ![]() 統治者對安南申這番反應很不滿,問道:“你就這么接受國名遭倒置的結果了?我們不應受這種恥辱!” 安南申苦著臉說:“回大人,微臣也很無奈。但我們現在還不具備與清廷對抗的實力,只能忍辱負重,退而求其次。” 他這才意識到自己魯莽行事導致計劃失敗,心中也很是自責和后悔。 ![]() 寧折不彎,安南申唯有接受現實就這樣,原“南越國”在嘉慶帝的操作下,國名被逆轉為“越南”,一直使用至今。南越使者的奸計未遂,中原的疆土也得以保存。這充分說明在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中,誠信相待才是成功的關鍵。 人們都感慨道:“南越國使者陽奉陰違,試圖占據我中原土地。幸虧我大清皇上識破其謊言,反將計就計,將南越國的國名頑強地扭轉過來,讓其無地自容。今后各國來使,都應誠實待人,不可暗藏奸計。” ![]() 結語這件事以后,南越國的統治者也認識到實力尚弱,必須再接再厲發展力量,日后方可與中原角力。南越百姓也明白誠信至關重要,國與國之間不能互相欺騙。 安南申回國后愧對統治者和百姓,從此再也不敢玩弄權謀,一心一意發展南越的政治經濟實力,終于在數十年后,南越國積蓄足夠國力,也得到清廷正式承認獨立,擺脫越南的國名,真正稱霸一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