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戰爭時期,軍統特務讓許多日軍和漢奸聞風喪膽。客觀地說,一些軍統特務在抗日戰爭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后來卻變成了罪犯。其中,有一個典型代表就是徐遠舉。雖然徐遠舉的名聲不如沈醉那么響亮,但在軍統內部,他和沈醉一樣都是被稱為“軍統三劍客”的成員。他和沈醉的經歷頗為相似,都生于1914年,并在18歲時加入了軍統。但與沈醉不同的是,徐遠舉更為冷酷無情,不分對錯,如果沈醉接到了刺殺魯迅的命令,他會設法拖延,而如果是徐遠舉,他會毫不猶豫地執行。 ![]() 對于軍統來說,徐遠舉是一個絕對聽話的“工具”,正是因為他的忠誠和干練,他在軍統內部備受戴笠器重。1945年6月,他被戴笠提升為軍統局第三處的副處長。然而,隨著抗戰的勝利,到了1946年,徐遠舉被調往重慶,擔任綏靖公署二處的處長。在重慶,他開始大規模逮捕進步人士,對革命志士采取了殘酷手段。據統計,他逮捕了130多名地下黨員。令人痛心的是,大部分被逮捕的地下黨員最終喪命,而徐遠舉卻因此節節高升,成為保密局(軍統改組后的稱呼)西南特區的區長,掌握了整個西南地區40多個秘密特務機構。 ![]() 隨著國民黨在戰場上節節敗退,1949年9月,解放軍進駐重慶已成定局,但徐遠舉這些特務卻依然妄圖進行最后的抵抗。他在重慶策劃了一系列大規模的屠殺行動,特別是針對地下黨員和進步人士。這些受害者中包括了楊虎城、江姐、小蘿卜頭等人。據統計,截止1949年年底,徐遠舉下令殺害的地下黨員和進步人士多達270多人。徐遠舉自己也對此感到害怕和內疚。 ![]() 徐遠舉深知自己罪孽深重,在重慶解放前夕,他逃到了昆明。然而,他最終無法逃脫法律的制裁。在1949年12月,盧漢領導的昆明起義爆發,徐遠舉被扣押。他被關押在重慶的白公館,這個地方曾是他關押他人的地方。一開始,徐遠舉態度堅決,聲稱自己無罪。但經過改造,他逐漸意識到了自己的罪行。1956年,徐遠舉被轉移到功德林戰俘所關押。與他一樣的軍統特務沈醉在1960年獲得了特赦,但徐遠舉卻一直等不到特赦。1973年冬天,由于工作不合格受到批評,再加上遲遲沒有特赦,他備受沮喪。于是,他在冬天竟然用冷水洗澡,導致感冒和發燒,隨后引發高血壓。降壓藥也沒有奏效,最終徐遠舉因腦溢血去世,享年59歲。與之相比,沈醉則顯得幸運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