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第217篇,專注“個人成長與財富自由、世界運作的邏輯與投資"。 個人成長里情緒控制是一個很重要的命題。 人到底有沒有自主意識,你說當然有? 但你真的能掌握你自己的心理,情緒和感情嗎?有時候很難。 很多小事,就是因為話趕話,釀成悲劇的都有。 關于這種基因里帶出來的應激反應,有一個有效的應對辦法——“10/10/10”。 你想想,一件事,10秒鐘后,10天,10個月后,10年后,你會是什么反應,按這個標準與思考,對一些事情做出反應。 多數爭吵,如果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緒10秒就夠,很多不必要的爭吵就可以避免。 另外一些“令人糾結”的小事情,你告訴自己,10天后再看會怎么樣,先不要慌,很多事情自然而然就解決了。 然后再放大格局,10個月,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很多事情你可能都忘了,或者說就是談資而已。 十年后自不必說,有什么麻煩可以經過如此漫長的歲月的洗禮,要么自動解決了,自動消失了,或者變得無足輕重了。 好比那時很多人擔心的生育服務證,不用辦了;身份證、護照等可以異地辦了;電與煤改智能表了,水表估計也快了。。。 這個世界一直在進步,比你想象中的溫柔得多。 而且當你的個人能力在成長,你的能力增強了,你的周圍會變得更加友善。 時間與成長會帶走多數煩惱,既然如此,何必多此一慮?! 拉長時間格局來看問題是一個有力的辦法。 另外,提醒你自己“你又開始瞎想”了,與自己對話,貼上標簽;“及時轉移注意力,做點輕松的,有意思的或者讓你產生心流的事情”;然后“關我屁事”!!的邏輯————我們關心遠方的星辰大海,忽略掉眼前的“茍且”吧。還有一點,記錄自己的“happy ending”,我會把“糾結”過的事情,記錄下來,心路歷程。絕大多數都不重要————這個世界比我們想象中的溫柔得多。 從道的層面上,還是提升能力,能力越強,解決問題的能力越強,越不必關心蠅營狗茍。 把注意力放在個人成長上,為社會創造價值上。 如果你的糾結與此無關,那么收回你的注意力。 其實,話說回來,樂觀派其實就是相信未來一定會更好,有能力應對一切變局,所以淡定。 與其有空糾結,不如馬上行動。 路雖遠,行則將至。 ——在廈門這兩年,跟著導航走,走到了一些村子里頭。 我看到很多祖輩都生活在這里的人們。 我在想,旅游不過是到一些人到另一些人待膩了的地方罷了。 生活在哪里,其實不是最關鍵。 關鍵的問題是你有的選,自由帶來的心境。 所以,一直追逐自由的人們,構建自己的管道,肯定是線上的,最好的虛擬的,輕資產的。——目之所及,也就是 算法與媒體,結果當下最熱的AIGC到AGI,以及做了這么多年的量化投資。 AGI(AIGC)+自媒體+金融。 目前設想的路線圖是:數據指標,標的評價,排序,篩選。 因子評估,而后可以構建策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