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馮唐說:“人的能量,比情商、智商更重要?!?/strong>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看不見的能量。能量的高低,決定著一個人命運的好壞。 然而,人與人的能量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能給你充電,有的人只會讓你耗電。 電耗得多了,人會變得精疲力竭,無力再與生活周旋。 你要做的,就是擦亮雙眼,遠離吸食你能量的人。 ![]()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一個持續被否定的人,無異于時刻在接受法庭的審判。” 成事向來不容易,無論是讀書考學,還是上班晉升,但凡你想往上走,必定要過吃苦克難這一關。 此時,信心顯得尤為重要,它是你鍥而不舍的內在動力。 但否定你的人,總能精準打擊你的信心,讓你在自我懷疑中逐漸焦躁,直至不斷搞砸。 郎朗5歲到北京跟隨一位女教授練琴,每彈錯一個音符,她就會毫不留情地訓斥郎朗: “你彈得太差了,沒有一點天賦,根本就不是彈鋼琴的料?!?/span> 有一次,她甚至不耐煩地對郎朗父親說:“你把孩子帶回沈陽吧,以他這樣的資質,別想成為鋼琴家?!?/span> 郎朗聽完,情緒激動地嚷嚷著再也不要彈鋼琴了。 如今,他雖已成為著名鋼琴家,但想起那位女教授,依舊一身冷汗。 古人云: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不斷打擊否定你的人,就是在攻心。 把你的精氣神拿掉了,把你的心氣卸掉了,從內部不費吹灰之力地瓦解你。 只有毫不猶豫地遠離他們,才能在成事之路上,少一些絆腳石。 ![]() 一個溫吞的人,可能會讓你哭笑不得;但一個情緒化的人,能讓你瞬間崩潰。 然而,穩定的情緒是立世最底層最核心的能力,一旦情緒失控,即使是高手,也逃不脫慘敗的命運。 遠離太過情緒化的人,就是在保全自己的人生。 作家斑馬的朋友老趙,有段時間常順路載一位同事回家。 時間久了,老趙發現同事非常情緒化,經常在車上怒氣沖沖地抱怨他人。 老趙偶爾勸解幾句,他會立刻回懟:“像你這種有車有房的人,根本無法理解我們這些人的心情?!?/span> 有一回,他們剛坐上車,老趙收到緊急加班通知,便讓同事自己打車回家。 同事一聽,直接炸毛:“你不知道下班高峰期打車很難嗎?你就不能先把我送回家再來加班嗎?” 老趙拒絕后,同事狠狠地摔上車門,從此便在公司無底線地詆毀老趙。 那段時間,老趙被折磨得整個人都消瘦了許多。 尼采曾說:“與惡龍纏斗過久,自身亦會變成惡龍?!?/strong> 太過情緒化的人,不會傷及你的性命,卻會一點一點吞噬你的生活。 遠離他們,才能減少自己的精神內耗,用平穩的心態去經營無常的人生。 ![]() 在電視劇《幸福到萬家》中,王慶來就是典型的指責型人格。 他進城后,在車站開摩的掙錢,因為不懂行,別人給多少錢他都接。 因為價格太低得罪了同行,被同行設局,不僅被抓了起來,還丟了摩托車。 王慶來非常生氣,認為自己混得這么慘,全因為妻子:“要不是因為你,我們用得著跑這來看人臉色嗎?” 后來,妻子憑著勤勞肯干,到關濤的律所當保潔員。 王慶來非但不替她高興,反而陰陽怪氣地說:“你不是能嗎,怎么月薪才一千五?!?/span> 之后,每當妻子跟他聊起工作的事,他都會不耐煩地說:“吃飯都堵不住你的嘴??!” 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說:“指責型人格的人,會讓你壓抑得看不到自己的價值,最終活成一個低價值感的人?!?/strong> 與這種人在一起,一旦遇到事情,他們總能把責任怪罪到別人頭上,從來不去想自己是否也存在問題。 而他身邊的人,也會因常年聽不到好言好語,活得越來越憋屈、痛苦。 如果不幸與他們同行,一定要倍速遠離,才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 人到中年,生活不易,保護好自己的能量,就是給人生上一道保險。 然而,現實中,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吸食你能量的人。 他們可能來自陌生人,來自同事,來自朋友,甚至來自最親近的人。 與他們在一起,即使不分辨、不爭執、不理睬,都會損耗自己的能量。 唯有倍速遠離,離開他們的生活半徑,才能讓自己的生命力免于受損。 點個在看,我們無法選擇與什么樣的人相遇,但能決定與什么樣的人相處。 遠離吸食你能量的三種人,讓余生神清氣爽,萬事順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