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英已經(jīng)答應了,準備操盤王廟村扶貧項目,可他在和朋友聊天的時候,卻說他不能救這些村民,唯一能夠救他們的,永遠都只有自己。 其實這話呀,是有點矛盾的。 如果把項目運作起來之后,那些村民能夠有活干,自然能夠賺到更多錢,這就等于救了他們。 那丁元英為什么還說救不了他們呢? 1、救世主 李舟始終認為,在馮世杰找到丁元英之前,他肯定已經(jīng)做過很多的嘗試,試圖依靠其他人來幫助王廟村。 雖然書里沒有具體寫出來,可這才是符合邏輯的。 你想啊,如果馮世杰真的一心想要帶領村民發(fā)家致富,怎么可能長期都毫無行動,就專門等丁元英出現(xiàn)? 而且也沒人告訴他,在這個世上,會有一個叫丁元英的人,在某時某刻出現(xiàn)在古城吧。 相信馮世杰在之前,也已經(jīng)找過張三、李四等人的幫助了。 但最后的結果,我們也看到了,王廟村依舊是一貧如洗,那些村民照樣過得非常苦逼。 所以啊,在丁元英看來,不是說給這些村民提供一份工作,就能夠幫他們發(fā)家致富,從此站立起來。而是要那些村民,自己從內(nèi)心改變認知,明白永遠都只能靠自己的道理。 在這個世上,人人都想靠救世主,可所有人都有這種需求,那救世主究竟應該去幫誰呢? 也許救世主認為,最公平的辦法,那就是誰也不幫。 2、一次試驗 如果你認為丁元英的目的,只是想給那些村民提供一份工作,讓他們能解決溫飽問題,那就大錯特錯了。 要是丁元英只想讓那些村民多賺一點錢,能夠養(yǎng)家糊口,那完全可以按部就班,腳踏實地的慢慢發(fā)展。 這條路,也是所有人都認為該走的路。 可丁元英卻不按常理出牌,挑起了和樂圣公司的爭斗。 所以當樂圣起訴格律詩的時候,讓所有人都感到了危機,那幾個發(fā)燒友認為,丁元英一早就挖好了坑,等他們往里面跳,自然也就選擇了退股。 其實啊,丁元英的最終目的,并不是想讓村民多賺一點生活費,而是想通過這次項目,讓更多的人覺醒。 簡單來說呀,就是丁元英把王廟村扶貧項目,當成了一次試驗。 不管最終是成功還是失敗,在這個過程中,所有和這個項目相關的人,都會基于自身的認知,做出一系列不同的選擇,從而得到天差地別的結果。 比如林雨峰、劉冰的自殺。 當人們在看到這些結果之后,自然會帶來一些思考。 只要能有小部分人,通過這個項目開始認知覺醒,那丁元英的目的,就算是達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