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誰有毛主席難?看到下面這段話后,讓人瞬間淚目!毛主席曾這樣說道:“我們曾經弄到幾乎沒有衣服穿,沒有紙、沒有油、沒有鞋襪,在冬天沒有被子蓋……延安真是困難極了,” 隨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人中國人民建立起新中國,讓新中國在短短的幾年就屹立在世界的前列。很多外國人都對中國共產黨有了不一樣的看法,他們想要知道中國共產黨是如何在短短的時間里面能夠取代蔣介石的百萬軍隊,又是怎么樣在短短的時間里面能夠讓中國這么多的人民都十分的服從中國共產黨。 如果真的要去了解這些,可能從延安可以了解到為什么中國共產黨會在短短的時間里面,成為中國的領導者。 延安,陜西省的地級市在中國夏朝就已經存在了,最讓延安出名的是延安是中國的革命圣地,毛主席在這里領導中國人民反抗侵略,在這里毛主席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影響后世。 延安被稱為中國革命的圣地,并不是因為它這里有先進的武器也不是因為這里有成千上萬的軍隊,而是因為這里孕育了中國革命的力量讓中國可以再一次站起來。 在毛澤東選擇來到延安,讓延安成為中國共產黨臨時的指揮地的時候,所有人都認為延安這個地方生活非常的便利而且會十分的先進。但是來到延安之后,所有人都傻眼了,延安并不是沒有所謂的生活便利在這里除了泥土還是泥土。 毛主席第一次來到延安的時候,居住的地方也十分的簡陋,連基本的床都沒有,只能居住在鳳凰山的一個陰冷的窯洞里面,而窯洞里面更加的簡陋,里面除了一個石頭床和一個用木棍搭起來的簡易的書桌就沒有其他的東西了。 但是毛主席住在這里面,并沒有任何的抱怨也沒有任何的不滿,而是在這個陰冷小小的窯洞里面為中國革命指明前進的方向,讓中國走出泥沼,讓中國人民可以更好的生活。 毛主席不僅住的地方十分的簡陋,而且穿的衣服也是縫縫補補,肯定不像一個政黨領導人穿的,可是毛主席不在意這些外在的穿著,他的眼里只有人民。毛主席為了節省開支對自己的要求非常的嚴格,要求和士兵們同吃同穿,不搞任何的特殊對待。 就連自己的兒子毛岸英來到延安,毛主席也沒有因為毛岸英的身份特殊而對自己的兒子進行特殊照顧,而是將毛岸英派去喂馬,而且還讓自己的兒子跟著軍隊里面的士兵們一起訓練和一起吃穿不給毛岸英一點輕松的機會。 而在毛主席工作之余的時候,毛主席也會深入延安的基層,深入的了解中國人民缺少什么,毛主席一直都堅信只有走近人民才知道人民缺少什么。在深入基層的時候,毛主席不僅會自己幫鄉親們一起插秧和做農活而且干活累的時候也會和鄉親們一起聊天,根本看不出任何領導人的架子。 在抗日戰爭的時候,因為日本人對延安的封鎖和蔣介石的不管不顧導致延安里面的人民糧食十分的短缺。這個時候毛主席知道如果指望外面送來糧食,這顯然是不現實的。于是他發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口號。 口號發出之后,毛主席沒有嘴上說說,而是親自的和鄉親們一起下地,自己動手去開荒地。在毛主席的帶領下,延安的人民的糧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極大地緩解了延安糧食的問題。 在1940年的時候,華僑代表陳嘉庚來到延安,陳嘉庚來中國的時候他本來想去國民黨看看如今的國民黨是怎么樣的,但是來到中國之后陳嘉庚看到國民黨總是大張旗鼓的浪費。 所以陳嘉庚直接來到了延安,想要知道中國共產黨是怎么樣的。陳嘉庚來到延安之后,陳嘉庚以為中國共產黨也會像國民黨一樣拿出所謂的大魚大肉來招待陳嘉庚。但是讓陳嘉庚沒有想到的,中國共產黨招待他的是簡單的咸菜,雞蛋和白粥。 毛主席對陳嘉庚表示抱歉,因為現在中國在抗日,所以沒有很好的飯菜來招待你。但是陳嘉庚看到這里陳嘉庚知道中國革命的希望在中國共產黨。因為國民黨給陳嘉庚的感覺是一種腐朽的感覺,而中國共產黨給陳嘉庚是一種十分的樸素的感覺。 在毛主席的帶領下,延安的軍民不怕任何險阻,成功的渡過了最困難的時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