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疾病自古就有,古代醫家將此病歸于“癭病”的范疇。那么,我醫治療此病,都有哪些方法? 甲狀腺結節,甲狀腺腫(俗稱大脖子病),該病病理因素有氣滯、痰凝、血瘀等,病機則是本虛標實,本虛為正氣虧虛,標實包括無形之火邪和有形之痰結,病位則在頸。 ![]() 中醫天才倪海廈,在他的人紀課程講《傷寒論》的時候,講述了甲狀腺結節的癥狀表現以及經方的治療思路。故鄉的云編寫的《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白話注解》有多處引用了倪師的觀點,現摘錄如下: ![]() 觀點一: 【倪海廈】火針發汗太過,造成浮陽在上。浮陽在上最簡單的辨證就是頭部一直流汗,身體不流汗。這個桂苓甘草龍骨牡蠣湯(宋本)臨床上治療甲狀腺亢進使用最多。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 (倪師治大脖子病用此方加減,甲狀腺腫大;甲亢;宋本有茯苓四兩,叫桂苓甘草龍骨牡蠣湯) 桂枝一兩 甘草二兩(炙) 龍骨二兩 牡蠣二兩(熬)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甚者加人參三兩 。 觀點二: 原文:婦人咽中如有炙臠者,半夏厚樸茯苓生姜湯主之。 白話譯文:婦人自覺咽中象有烤熟的肉塊梗塞,有異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用半夏厚樸湯治療。(梅核氣,情志郁結、氣滯痰凝,肝郁,甲狀腺結節等) 半夏厚樸茯苓生姜湯方 觀點三: 【倪海廈】治療甲亢、甲狀腺腫瘤、馬刀瘡、頸部瘰疬、頸部淋巴結核的基礎方(出自《萬病回春》散腫潰堅湯):昆布 15g 海藻 15g 黃柏(酒炒)15g 知母(酒浸)15g 天花粉15g 桔梗15g 連翹10g 三棱(酒浸)15g 莪術(酒浸)15g 龍膽草15g 黃連6g 黃芩(酒炒)25g 葛根15g 白芍(酒炒)10g 升麻10g 柴胡12g 甘草(炙)6g 歸尾10g 觀點四: 源自倪海廈259個經典配方: 40、治 療甲狀腺腫瘤和淋巴癌的處方 桂枝25克 龍骨25克 牡蠣50克 、防 己 40克 炙甘草 25克 瓦楞子 50-100克 以上內容和方法摘抄自倪海廈鐵桿粉絲故鄉的云編著的:《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白話注解》3.03一書。 ![]() 小編在讀書過程中發現范述方所寫的治療腫瘤經驗中也有很多處方治療甲狀腺結節,現摘錄出來供大家參考: 治療方案一:理氣化痰軟堅消癭法 適用于癥見頸部彌漫腫大、質軟、表面光滑的結節性甲狀腺腫,病情波動常與情志因素有關,舌紅,苔薄白,脈弦。 治當行氣安神,化痰消癭。 處方:柴胡15g,郁金、香附各12g,海藻、海浮石、牡蠣各30g,川貝母、木香、黃藥子、酸棗仁各10g,八月札、夏枯草各35g,山豆根、重樓各6g,甘草3g。 治療方案二:疏肝理氣調攝沖任法 適用單純性甲狀腺腫、青春期甲狀腺腫、更年期伴月經不調的甲狀腺腫等。 處方:柴胡、香附、郁金、當歸、川芎各12g,海藻、昆布各20g,五靈脂、朱砂蓮各6g,浙貝母、益母草各15g,瓜蔞皮、仙靈脾、仙茅各10g。 治療方案三:養陰清熱化痰軟堅法 適用于甲狀腺腫瘤有甲亢癥狀者,癥見頸前腫塊,按之較硬或有結節,日久難愈,納差,舌有瘀點、瘀斑,脈弦或澀。 治當理氣化痰,養陰清熱,活血消癭。 處方:生地黃、砂仁、知母各15g,玄參40g,天花粉、珍珠母、牡蠣各20g,酸棗仁、夏枯草、麥冬、海藻各25g,半夏、紅花各10g。 治療方案四:清熱消腫理氣化痰散結法 癥見頸前結節,表面光滑,質地柔軟,煩熱多汗,胸脅竄痛,性情急躁易怒,眼球突出,顏面烘熱,口苦舌紅,苔薄黃,脈弦數。 治當清肝火,化痰散結。 處方:梔子、大青葉、紫草、連翹各12g,玄參、石膏各40g,瓜蔞皮、陳皮、半夏、土貝母各15g,遠志5g,僵蠶、牡蠣、海浮石各20g,朱砂蓮、黃藥子各6g,燈心草、牡丹皮各10g。 治療方案五:和營活血軟堅散結法 癥見頸部腫塊,無壓痛,患者形體偏胖,神疲乏力,腹脹或有便溏,舌淡,體胖大,苔白或白膩,脈沉細。治當健脾化痰軟堅。 處方:當歸、赤芍、三棱、丹參各12g,夏枯草、海浮石、石見穿、海藻各25g,穿山甲、重樓各6g,制南星10g,砂仁、白術各10g,茯苓、礞石各15g,川貝母10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