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及社交關系中常常會有跨越邊界的人,無論聊什么,都以自我為中心,把自己的觀念和經驗強加在別人身上,妄圖以自己的認知,勸說別人走自己所走的路。 之所以出現這些場景,根本原因就在于說話的人沒有邊界感,點頭之交的關系里,還沒有進一步成為朋友,就不分青紅皂白的說教,說得好聽些是情商低,說得難聽些是沒有教養。 其實,在社交中,人遠遠沒有自己想得那么重要。不要認為自己說的話,做的事對別人有那么大的影響,我們只是活在自己的認知里,只是自我恭維罷了。 人與人交往的底線,就是尊重他人,不是你隨意說什么都可以,不是你隨意做什么都可以,當我們真正懂得尊重的時候,我們說話就會掂量一下,俗稱“過腦子”。 成年人最大的邊界感,是明白有些話可以說,有些話不可以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但那些自以為是的人不懂,他們總想著表達什么,好讓別人覺得他們是先驅,是導師,是人生的引路人,絲毫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你站在白色的位置表達世界是白色的,殊不知,別人站的位置所看到的世界是黑色的,這就是沒有共情力的結果。 不合適的話一旦說出來,很有可能變成傷害對方的利劍,不合適的行為,一旦做了,無疑是把對方推得起來越遠。 我們做父母的不要以“為你好”的名義隨意看孩子的日記本,不要在公眾場合故意揭朋友的短,關系不到位的同呈不要開一些過分的玩笑,不隨意詢問他人的薪資和存款,不催別人要二胎等等。這些都是一個有邊界感的成年人,應有的理性社交思維。 寫在最后: 人與人這間本就是不同的,有不同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尊重,需要邊界,需要彼此獨立的空間,要懂得他人有外人不可觸碰的底線。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