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畫作者公眾號塞北白樺林) 肝氣郁滯就會橫逆犯胃,胃受到肝氣的侵襲胃就會失和失降。胃的和降功能通俗來說就是吃的東西要平順的往下走,所以吃下去后就沒有嘔吐感,沒有脹滿不適感,沒有疼痛或者泛酸的感覺,沒有打嗝過多的現象等。 一旦胃失和降,就會表現為是胃痛、胃反酸、胃脹悶感覺堵塞,兩肋脹滿或疼痛。并會有噯氣、呃逆等等。情緒抑郁時或生氣后格外不想吃東西,也就是所謂的氣飽了。 肝胃不和郁熱的可見苔薄黃、脈弦、口氣不好味道大等現象。長期肝胃不和,除了胃容易發生淺表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潰瘍、胃出血等。由于影響了食物的消化,因此也影響了營養的吸收,會導致各種牽連病癥的出現。 肝氣犯胃、肝胃不和癥當與脾胃濕熱證相辨別,兩者均可出現胃院脹痛,曖氣吞酸,呃逆嘔吐等癥,但肝氣犯胃常因情志不暢誘發,其人長期存在不良興趣或者某些極端的性格。 而單純的脾胃濕熱則受情志誘因非常小,也沒有兩肋脹滿疼痛、脈弦、口苦等癥狀。并且脾胃濕熱具體表現為脘腹痞悶,脹滿不適,納呆厭食不愛吃飯等證。 肝喜舒暢,一旦肝氣郁結肝就疏泄異常,也就是氣該走的路堵了,那么就會橫向亂竄,也就容易橫逆犯胃。胃受牽連就會胃氣郁滯,胃氣郁滯就會胃痛、胃脹,肝氣不暢就會兩肋脹滿疼痛,或走竄不定。假如這時候只吃一些單純的止痛劑,雖然短時間會取得效果,但實際上是掩蓋了病癥的真相,會讓問題越來越嚴重,因此千萬不要只從局部看問題,頭疼了就醫頭,腳丫子疼了就醫腳。 胃氣上逆,胃失和降,就會嘔吐、打嗝頻繁。肝胃氣滯,郁而化火,就會泛酸、嘈雜疼痛。胃受納失職,所以飲食機會減少。肝失疏泄,情緒就抑郁,可表現為沒完沒了的嘆氣,或氣郁化火,柔順失和,而煩躁易怒沾火就著。苔薄白,脈弦,為肝氣郁滯所致。舌苔簿黃,為氣郁化火之征。 長期的脾氣太大、性格過于陰郁,是導致肝胃不和主要誘發因素,因此調整心態和性格尤為關鍵。 疏肝和胃丸 配方:香附(醋制),白芍,佛手,木香,郁金,白術(炒),陳皮,柴胡,廣藿香,炙甘草,萊菔子,檳榔(炒焦),烏藥 具有舒肝解郁,和胃止痛的功效。可用于用于肝胃不和,兩肋脹滿,胃脘疼痛,食欲不振,呃逆嘔吐,大便失調。 方中香附、木香、陳皮、檳榔、佛手、烏藥行氣,肝氣通了氣就不賭了,肝氣也就不會橫著亂竄,導致胃不和的本質問題就解決掉了,同時其中烏藥不僅能理氣,還能止痛。 柴胡、郁金能疏肝解郁,柴胡重點在于恢復肝的疏泄功能,郁金解郁的同時能行氣活血止痛。 藿香化濕止嘔,其重點在于和胃,使飲食能下。白術、炙甘草補益脾氣,胃不和,子病及母,因此兼治脾。萊菔子消食,因為胃失和,消化能力勢必下降。諸藥合用,共奏舒肝解郁,標本兼治,和胃止痛之功。 但是千萬注意,一定要忌憤怒、憂郁,盡量保持心情舒暢,沒事別總宅著、多走走散散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