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海豚,一位走路帶風,眼里有光的女子。 今天是持續寫作的第235/1000天。 知乎上有一位答主關于極簡的總結: 極簡是一種思維模式:遇到任何事情都想如何系統化,在搭建好高質量系統之后,用最少的精力去維護和執行它。
作為低熵體,我們都在努力地對抗熵增,選擇極簡高效的生活方式,我們可以更容易地對抗熵增。
極簡生活的底層邏輯是: 排除干擾,不斷優化,為自己打造高效的生活環境,使這個物理環境幫助我們以更少的精力對抗熵增,使自身更容易實現進一步熵減。
在不斷熵減的動態過程中,我們也就成為了自身和周圍環境都高度有序的人。
極簡到底在極簡什么??不管是家里物品繁多還是家務繁重,都是因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生活,家里的環境遵從熵增的過程會越來越亂,所以極簡的本質是減少不需要的物品,從而達到無法變亂的過程。以前我自己極簡的時候常常會走入誤區,不斷地斷舍離又不斷地消費升級,以為這樣才能達到極簡生活。其實極簡對應的是減法思維,如果要重新打造新環境,一開始是減少而不是增加。比如你有一堆雜物想要整理干凈,一開始不需要盲目去買收納盒,而是應該好好看看這堆雜物真的值得留下來嗎?每件物品都在使用嗎?等雜物一件件確認之后還是需要留下來,那么在不增加收納用品的前提下放在哪里更容易拿到它?可以根據自己的動線把所有的物品都放在固定的地方,目的是能用最少的時間最方便地拿到它們使用。如果我還在那里扔扔扔買買買,就永遠不可能達到極簡生活。我的極簡生活的目的是為自己打造一個非常高效學習的環境。我可以在這個環境中保持專注和有序,專注會讓我把注意力都在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上,而有序會讓我覺得心情良好,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極簡生活不需要從增加開始,那就意味著每個人在每個時段都可以達到極簡生活,只要具有減法思維。時刻讓物品在原有的位置上,保持最少剛需品,定期處理無用之物,每日清掃,讓家里變得干凈整潔明亮,就能成為我們的良居。也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能夠保持專注和有序的極簡生活。除了物質極簡,更重要的是精神極簡,因為無孔不入的信息入侵,讓我們變得特別容易焦慮和煩躁,以至于根本沒有力氣去聽到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只能是原創,結果絕大多數人活著活著就一不小心活成了盜版……踐行才是真正的學習與創作。”創造才是我們真正要去踐行的,作為一手人,不要去復刻別人的東西,而是潛心創造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東西,比如新鮮文章。在這個時代,很多人還可以依靠AI技術來創造內容,但是人是不會被取代的,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因為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就是意味著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我們需要通過創造讓自己保持獨特和清醒。很多時候我們走著走著就會迷失方向,而停下來思考會幫助我們重新走上真正向往的那條路。假設除了剛需品之外房間只有一件物品,那種感覺會讓自己充滿想象力,留白和空的美麗。通過以上的淺顯的梳理,讓我明白真正的極簡系統是能夠幫助自己保持專注和有序,有更多的精力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從而提升自己的創造力。如果此篇文章對您有啟發,請一定要告訴我,感謝您的閱讀和陪伴。??如果可以的話記得「點贊」??和「在看」??,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