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56) 【臨床指導】本條辨證精神有二,其一,辨表里疑似病證表現;其二,論表里兼證的審證要點。文中言“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奔瓤梢娪诒碜C,又可見于里證,因陽明邪熱上攻,太陽經氣不利均可引起頭痛。文中以此展開辨表證里證之大法。同時又指出辨表證里證在某些情況下又有其相互疑似,對此必須注意鑒別診斷。文中明確提出“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以此點明病變部位在表,在表審證是太陽中風證,以桂枝湯治療;也暗示若小便非清而黃赤,則病位在里。辨里之病證,是陽明熱結證,用方有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等不同,臨證之際一定要做到病證與方藥切切相合。 本條辨證立論首先從辨里證入手,繼以闡明表證似里證之鑒別,終以辨明病是表證而非里證。可見,仲景之辨,既辨表證又辨里證,更辨表里疑似證,從而把辨證視野展開,提示辨證思路。 關于對“若頭痛者,必衄”的認識:在臨床中,有太陽中風證致衄者,其證機是營衛之氣不足,邪氣怫郁營衛而不解,郁久而傷脈絡;其治以桂枝湯。也有太陽傷寒證致衄者,用麻黃湯,其治貴在審機而用方。于此又知桂枝湯治療衄證,是臨床中客觀事實,不可忽視。 【古今醫論】柯韻伯《傷寒來蘇集》:“此辨太陽陽明之法也,44太陽主表,頭痛為主,陽明主里,不大便為主。然陽明亦有頭痛者,濁氣上沖也,太陽亦有不大便者,陽氣太重也。六七日是病解之期,七日來仍不大便,病為在里,則頭痛身熱屬陽明,外不解由于內不通也,下之里和而表自解矣?!?/span> |
|
來自: 花無缺3myj1j3d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