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1980年5月17日,劉少奇追悼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鄧小平致悼詞,指出:劉少奇同志為共產主義事業戰斗了一生。他是受到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愛戴的、久經考驗的、卓越的黨和國家領導人。 1969年11月12日,劉少奇同志在河南開封不幸病故。這是我黨和我國人民巨大的損失。下面就請大家跟隨南小農的腳步,一起回顧劉少奇同志輝煌而偉大的一生。 啊 劉少奇同志追悼大會 劉少奇生平事跡 ![]() 01 簡介 ![]() 劉少奇 劉少奇(1898年11月24日-1969年11月12日),原名渭璜,生于湖南寧鄉,中國政治家、無產階級革命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重要締造者。 02 青年時期 1898年11月24日,劉少奇生于湖南省寧鄉縣花明樓鎮炭子沖。 1921年夏初,劉少奇經上海外國語學社負責人楊明齋介紹,去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03 革命時期 1922年1月至2月,劉少奇作為工作人員參加了遠東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同年從莫斯科回國到上海,在上海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工作。同年秋任中共湘區區委委員、安徽路礦工人俱樂部主任,參與領導粵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和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 1927年4月,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劉少奇當選中共中央委員。劉少奇在長期工作中逐漸總結出一套“深入群眾、長期隱藏、積蓄力量”的斗爭方針。 04 抗日戰爭時期 1941年皖南事變后,劉少奇出任新四軍政治委員、中共中央華中局書記兼華中軍分會書記,同陳毅同志等一起,迅速改變了新四軍的困難處境,恢復和壯大了華中地區的革命力量。 在1945年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劉少奇作了《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和中央書記處書記。 05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 1948年4月,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共中央機關部分人員到達河北平山縣西柏坡,同朱德、劉少奇會合。 1947年春,敵人進攻延安,毛澤東同志和周恩來同志、任弼時同志、彭德懷同志留在陜北指揮全國解放戰爭和保衛陜甘寧邊區的戰斗。在這種情況下,劉少奇同志受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的委托,擔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書記,轉移到華北,和朱德同志一起,負責黨中央的日常工作。同年7月,劉少奇在河北平山西柏坡主持召開全國土地會議,制定《中國土地法大綱》。 1949年9月,劉少奇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會上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06 建國初期 1956年9月,劉少奇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并代表中共中央向大會作政治報告,主張中國在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下,應當把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集中力量提高社會生產力。 1954年,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劉少奇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1956年,在黨的第八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和政治局委員、常委、副主席。1959年4月,劉少奇同志在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 劉少奇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 Pic.2澳門回歸紀念日 歷史評價 ![]() 劉少奇同志一貫重視研究馬列主義理論,他善于根據理論原則,聯系實際,周密考察、具體分析問題,具有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劉少奇同志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他強調國家主席是人民的勤務員,革命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對于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他總是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勇于糾正,勇于承擔責任。劉少奇同志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共產黨員。 今天,你打卡了嗎? ![]() ![]() ![]() ![]() ![]() ![]() 南農青年 離你最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