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在上位過程中,一生有九大對手,其中黨內(nèi)對手有三位,分別是許崇智、胡漢民和汪精衛(wèi)。軍事對手有六位,分別是馮玉祥、閻錫山、唐生智、陳濟棠、李宗仁和白崇禧。 ![]() 其擊敗敵人的方式有多種,第一種,通過武力解決,如剛開始時掌握國民黨政府軍事力量的軍事部長-許崇智,通過突然發(fā)動軍事手段的方式解除了許崇智部粵軍武裝,一下自己成為國民黨軍事首領(lǐng)。第二種就是采取扣押,如當時如日中天的國民黨立法院長的胡漢民,通過突然扣押軟禁的方式,消除其威脅和影響力。第三種就是軍事決戰(zhàn),如馮玉祥、閻錫山以及唐生智和陳濟棠,通過大決戰(zhàn)擊敗其軍事武裝。第四種,就是自作孽,如汪精衛(wèi),本來是蔣介石最頭疼最有威脅的對手,結(jié)果主動當了漢奸,一下就被pass了。第五種,被時代淘汰,就是桂系的李宗仁和白崇禧,由于歷史的趨勢,國民黨統(tǒng)治的覆亡,桂系的軍事力量也不復存在,這兩位也就失去了爭霸的資格。 對這九大對手,蔣有一定的原則。 當國民黨在大陸失敗,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的有三位,分別是粵軍的陳濟棠、晉綏軍的閻錫山和桂系的白崇禧,尤其白崇禧從1929年到1949年的20年時間里面,一直反蔣,讓蔣介石很難受,但是當國民黨大陸統(tǒng)治覆滅時,卻選擇跟著蔣介石去了臺灣,讓人想不到。因為白崇禧被稱為小諸葛,也有自己的考量,看看陳濟棠也是反蔣分子,被擊敗后,最后還是被啟用,跟隨去了臺灣,也沒啥事。閻錫山當年是可以和蔣介石扳手腕的軍閥大佬,戰(zhàn)敗后又重掌山西到解放戰(zhàn)爭,控制軍隊達到二十年,中間也有小動作,城府很深,結(jié)果大陸解放時也選擇到臺灣,白崇禧看到此情況,也沒有啥顧慮的,后來白崇禧死亡時,有的說他是被毒死,可能性不是很大,看看白崇禧的死亡時間1966年,在臺灣生活了17年,能夠容忍17年,何必再報復。 蔣介石參加過上海青幫,干過暗殺光復會陶成章的行動,后來也暗殺過不少反對他的人。但是看看與其爭霸的競爭對手,基本沒有下達處決令,除了當了漢奸的汪精衛(wèi)。像國民黨元老胡漢民,西北軍馮玉祥,一直不服蔣介石,蔣也知道,對待這些沒有兵權(quán)的也沒采取啥行動,對待解放戰(zhàn)爭不愿和他混的唐生智也沒劫持到臺灣,把他擠下總統(tǒng)寶座的李宗仁,在流亡美國十六年間,也沒想到過肉體消滅。相對來說具備一定的政治修養(yǎng) 而且對最早解決的許崇智,作為當年的結(jié)拜大哥,也有一定的感情,在解放前一直給予資助,雖然知道他有時也參加一些反蔣活動。 總的來說,蔣介石對待競爭對手,對有些人恨得牙癢癢,但是基本能保持政治上的游戲規(guī)則,對失敗者給予一定的尊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