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許永福|唐宋懷素草書接受史的整理與研究

     攸州刀郎 2023-11-05 發(fā)布于湖南
    圖片

    懷素所在的零陵,屬湖南北部,在貞觀十七年并入永州,天寶元年(七四二),改永州為永州零陵郡。永州『以漁獵、山伐為業(yè),果蓏蠃蛤,食物常足』[1]。當(dāng)?shù)鼐用癖袌蛩粗z風(fēng),『人多淳樸』[2],尚農(nóng)桑,知教化,儒家文化濃郁。又因永州地屬楚地,楚風(fēng)尚開放、浪漫,易包容吸納外來文化。同時交通便利,水運發(fā)達(dá)。永州北上便是長沙,東南達(dá)郴州、連州,西北接邵州,東北靠衡陽,與嶺南、桂陽、賀州交界,因而又擁有豐富的移民文化。永州的儒家文化和移民文化吸引了諸多書家文人,唐代的李白、張懷瓘、柳宗元、高閑、陸羽、貫休,宋代的歐陽修、蘇子美、蘇軾、黃庭堅、米芾、陸游、朱熹、周敦頤、姜夔、張栻,都與永州有交集,這些外來書家都是懷素草書的接受者,他們富有個性的書評構(gòu)成了豐富的唐宋懷素草書接受史。

    唐代懷素草書的接受史

    唐初至開元,草書占據(jù)主流的是張芝、王羲之、王獻之、張旭,這從當(dāng)時的論草書詩文中不難印證。若摘出諸家評語,并將諸家評語與論懷素草書詩文相比較,列出圖表,會清晰地看出唐朝草書的流變(見表唐代論草書家詩文),細(xì)細(xì)梳理文中圖表可探知唐代草書的發(fā)展,其變化有二:一是草書各家的地位在開元后發(fā)生變化。唐初至武周時期,歐陽詢、虞世南、李世民皆將其奉為第一,李嗣真將其奉為草圣。尤其是李世民,認(rèn)為除了王羲之外,其余皆平庸碌碌。而當(dāng)時習(xí)右軍草書者,如歐陽詢、虞世南、馮承素,皆被招為弘文館做書法老師。開元后,王羲之草書的地位開始動搖,張懷瓘在《書議》中將王羲之的草書排在第八,王獻之排第五。批評王羲之草書『格律非髙,功夫又少,雖圓豐妍美,乃乏神氣,無戈戟铦銳可畏,無物象生動可奇』[3],故『劣于諸子』[4],同時將寫王體草書的孫過庭列為能品,歐陽詢、虞世南列為妙品;二是章草、今草、狂草在唐發(fā)展不平衡。章草由隸書演化,唐代隸書不但未能突破兩漢隸書的藩籬,反有裝飾化、平板化、程式化的弊病,生發(fā)在隸書上的唐代章草也是如此,不但未見崔杜鍾張的古雅之氣,也不見造型的生動可奇。張懷瓘《書斷》中,唐代章草無一人入神品、妙品,歐陽詢、王知敬等只能入能品。楷書在唐代得以完備,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楷書皆法『二王』而有所新變,歐陽詢、顏真卿最為鮮明,歐陽詢學(xué)王羲之而參于北碑,峻拔森嚴(yán),顏真卿學(xué)王獻之而參秦篆,寬博雄厚。二人今草與楷書相通,如《千字文》《爭座位帖》皆風(fēng)格獨特。三體中發(fā)展最好的是狂草,幾乎成為唐代草書的標(biāo)志。較之今草,狂草的精神氣度更加奔放、豪邁,體現(xiàn)在用筆上就是大量夸張點畫出現(xiàn),同時裹鋒、逆頂、絞轉(zhuǎn)、提按綜合運用。結(jié)體字字之間變化更加鮮明,牽絲連帶更加鮮明。章法縱橫開合,墨法對比強烈,極大的豐富了草書的形式與趣味語言。懷素具有顛逸狂放的精神氣質(zhì),擁有筆力與不羈的完美融合,又從顏真卿處得張旭草書屋漏痕筆法,故草書綿里裹針,實中藏虛,線條極富韌性。章法大開大合,較之張旭的極端縱勢,其縱橫之勢皆備,為畫滿紙。其草書贏得了廣泛的贊譽和認(rèn)可,時人或譽其得張芝、張旭草法之真?zhèn)鳎^『二公絕藝人所惜,懷素傳之得真跡』[5];或?qū)⑵渑c張旭并稱草圣,『張顛沒在二十年,謂言草圣無人傳。零陵沙門繼其后』[6]。張旭、懷素草書的出現(xiàn),與張芝、『二王』草書在風(fēng)格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時人在反思他們之間的內(nèi)在淵源的同時,又在比較他們的差別。如魯收在《懷素上人草書歌》中譏諷王羲之書用筆陣圖,刻意擺布為書,大贊懷素草書書寫的天縱神韻。

    唐代論草書家詩文

    被評草書家

    唐代評草書家詩文  評書者 文獻出處
    張芝、王羲之、王獻之冠絕古今,惟王逸少一人而已……過鐘、張之門,入羲、獻之室,重光前哲,垂裕后昆。  歐陽詢( 五五七一六四一 )《用筆論》
    張芝、王羲之及乎蔡邕、張、索之輩,鍾繇、衛(wèi)、王之流,皆造意精微。  虞世南(五五八—六三八)《筆髓論》
    王羲之盡善盡美,其惟王逸少乎……其余區(qū)區(qū)之類,何足論哉!   李世民 ( 五九八—六四九 )《王羲之傳論》

    張芝、

    王羲之、

    王獻之、

    孫過庭、

    杜度

    章草 神品  張芝、王羲之、王獻之

    草書 神品  張芝、王羲之、王獻之

    章草 子玉第一 伯英第二 逸少第五 子敬第七 草書 伯英第一  子敬第三  逸少第八歐陽詢……行草入妙逸少則格律非高,功夫又少,雖圓豐妍美,乃乏神氣,無戈戟铦銳可畏,無物象生動可奇,是以劣于諸子。

    張懷

    活動于 ( 七一三 -七五八 ) 間

    《書斷》《書議》

    張旭、懷素、

    顏真卿

    顏刑部,書家者流,精極筆法。

    懷素字藏真,生于零陵,晚游中州。所恨不與張顛長史相識。近于洛下偶逢顏尚書真卿,自云頗傳長史筆法,聞斯八法若有所得也。

    懷素(七二五 -七八五)《自敘帖》《藏真帖》
    張芝、張旭、懷素君不見張芝昔日稱獨賢,君不見近日張旭為老顛。二公絕藝人所惜,懷素傳之得真跡。王邕(活動于開元七一三—七四一年間)《懷素上人草書歌》
    張旭、懷素張顛沒在二十年,謂言草圣無人傳。零陵沙門繼其后,新書大字大如斗。裴說(活動于天佑年間)《贈零陵僧》

    王羲之、張旭、

    懷素

    就中草圣最天縱……自言轉(zhuǎn)腕無所拘,大笑羲之用陣圖……顛奇何謝張先生魯收(活動于開元至天佑年間)《懷素上人草書歌》

    綜上可知,唐草與張芝『二王』草書的評比在開元后出現(xiàn)轉(zhuǎn)機,由開元前草書獨尊張芝『二王』轉(zhuǎn)為張旭、懷素大草與之并駕齊驅(qū)。宋代后,唐草與漢魏『二王』草書都成為諸家的嗣法對象,諸家對懷素大草的褒貶不一,就源于二者的比較。而深層原因是儒、釋、道三者的發(fā)展不平衡、不相融,禪宗活法變成理學(xué)規(guī)約,以致南宋后草書走向衰微。

    宋代懷素草書接受史與唐代的異同

    宋初至元祐,無論是草書創(chuàng)作,還是對草書家的評論,基本是唐代的延續(xù),新創(chuàng)與新見不多。蘇子美為宋初草書名家,曾親裝且補懷素《自敘帖》中前六行,除結(jié)體未有懷素灑脫大氣、線質(zhì)略單薄外,筆力接近懷素。活動于景祐、慶歷年間的周越,曾對懷素草書下過苦功,其《跋藏真律公帖》云:『越觀懷素之書,有飛動之勢;若懸?guī)r墜石,驚電遺光也,珍重』。[7]『驚電遺光』形容其速度過人,『懸?guī)r墜石』喻其筆力沉雄,精要的概括了懷素草書的兩個特點。其跋明顯師范懷素,『懷』『素』『勢』『動』『驚』結(jié)體與懷素《自敘帖》無二,唯『越』『觀』『若』『巖』『懸』『電』等字轉(zhuǎn)折楷化,折多于轉(zhuǎn)。其《賀秘監(jiān)賦》則雜合懷素與張旭,如『隱』『霞』『東』,懷素、張旭用筆結(jié)體的影子皆有。朱長文( 一〇三九—一〇九八) 所著《續(xù)書斷》,在神品后,其將虞世南、歐陽詢、懷素同列為妙品。所論懷素草書語,是引用《自敘帖》所載的顏真卿評語,其他諸如『如壯士拔劍,神采動人』[8]語,也出自《自敘帖》中『壯士拔山伸勁鐵』[9]語,見朱長文《古今碑帖考》有『懷素自敘帖始刻于蘇州,陸氏者佳』[10]語,知朱曾用心研讀懷素《自敘帖》各種版本。而『觀夏云隨風(fēng)變化』[11]則出自陸羽( 七三三—八〇四) 《釋懷素與顏真卿論草書》。凡此種種,都是對唐開元后書家品評的繼承。歐陽修(一〇〇七—一〇七二)的書學(xué)思想集中在他的《六一題跋》和《集古錄》上,他在《集古錄》中表達(dá)了對時人爭學(xué)懷素草書頗為不滿:『藏真特以草書擅名當(dāng)時,而尤見珍于今世。余嘗謂法帖者,乃魏晉時人施于家人朋友,其逸筆余興,初非用意,而自然可喜。后人乃棄百事而以學(xué)書為事業(yè),至終老而窮年,疲蔽精神而不以為苦者,是真可笑也。懷素之徒是也』[12],以為草書在魏晉時期只是遣興達(dá)意的方式,而懷素不務(wù)他業(yè)專習(xí)草書,終期一生,是非常可笑的,這種尚意的書學(xué)思想,直接影響了后來的蘇軾、米芾。

    圖片

    圖片

    懷素律公帖(部分)   

    元祐后,開始出現(xiàn)書家質(zhì)疑批評懷素的狂草書。這種質(zhì)疑批評與唐開元時期質(zhì)疑『二王』草書一樣,都源自唐代大草和『二王』草書的比較,只不過態(tài)度完全相反。唐開元時期書家文人力挺懷素大草,高唱贊歌。而元祐后書家,如米芾、蘇軾,全面批評懷素,不單批評其大草風(fēng)格,而且否定大草創(chuàng)作思想,態(tài)度異常激烈:『懷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時代壓之,不能高古』[13],認(rèn)為懷素雖然保留了晉代草書的平淡天成,但沒有晉代草書的高古,批評懷素草書皆以晉人為標(biāo)準(zhǔn)。在《寄薛郎中紹彭》又云『懷素獦獠小解事,僅趨平淡如盲醫(yī)』[14],『獦獠』意為丑怪,其表達(dá)的意思與《論草書帖》大致相類,不過語氣更為極端。米芾雖對懷素大草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評指摘,但事實上他對懷素的草書有過很深的研究,這反映在他的《書史》上:

    懷素絹帖第一帖『胸中刺痛』,第二帖『恨不識顏尚書』,第三帖『律公好事』,是懷素老筆,并在安師文處。元祐戊辰歲,安公攜至,留吾家月余,臨學(xué)乃還……懷素《千文》絹本真跡,在蘇液家,沈遘家刻板本……懷素書《任華歌》,真跡兩幅,絹書,字法清逸,歌辭奇?zhèn)ィ谕踉柤摇瓚阉夭輹鹤H诟咦鴮濉唬G絹帖,兩行。此字最佳……今聞王之子,為宗室所購。是懷素天下第一好收也。[15]

    米芾文中所言三帖,分別為懷素《貧道帖》《藏真帖》和《律公帖》,米芾稱贊該三帖為懷素老筆,臨寫數(shù)月。贊美王詵所藏懷素《任華歌》字詞雙美,字法清逸且歌辭奇?zhèn)ァS肿u『祝融高坐對寒峰』兩行草書為懷素第一帖。懷素《千字文》和『雜論故事』皆為長卷絹本真跡,又見王詵家藏其『詩一首』,但米芾只對三帖敘述其形制和流傳過程,并未具體品評作品。此文對懷素草書的態(tài)度與《論書帖》《寄薛郎中紹彭》不一,但并不矛盾,懷素的《貧道帖》《藏真帖》和《律公帖》,從傳世的刻本可知,皆憲章『二王』,參法顏真卿,與大草《自敘帖》不屬于一類風(fēng)格,變法不大,而且顏真卿與『二王』的行草書皆是米芾崇尚的對象,而懷素《任華歌》風(fēng)格清逸,清逸是米芾所理解的晉代草書神韻,因而《書史》對懷素草書的看法與其對《論書帖》《寄薛郎中紹彭》相一致的。事實上,米芾對懷素《自敘帖》類的大草,一直持批評態(tài)度,其對草書規(guī)模《自敘帖》的黃庭堅就是進行否定,認(rèn)為『草不可妄學(xué)黃庭堅,鍾離景伯可以為戒』[16]。鍾離是字,景伯是名,是元祐時中原的草書名家,草書規(guī)模黃庭堅,但只學(xué)到黃庭堅的夸張變形,未學(xué)到其精妙用筆和布白。米芾認(rèn)為黃庭堅的草書不可學(xué),學(xué)之則與鍾離一樣,草書無所建樹。蘇軾(一〇三七—一一〇一)對于張旭、懷素的大草顛狂的風(fēng)格頗為反感,認(rèn)為與蕭散簡遠(yuǎn)、從容優(yōu)雅的魏晉書風(fēng)相比,張旭、懷素狂放迅疾的大草不過追逐世好的胭脂俗粉。而且對二人以酒促書和寫生取物的草書創(chuàng)作方法也譏諷挖苦,以為王羲之未嘗借酒作書,醉醒書皆自然高妙。而張旭醉后能書,醒后卻書書不得。在《題懷素草帖》說:『人人送酒不曾沽,終日松間掛一壺。草圣欲成狂須發(fā),真堪畫作醉僧圖。』[17]諷刺懷素?zé)o酒則不能成書,處心積慮成為草圣,借酒發(fā)狂,其書寫場景猶如一張醉僧圖,對書學(xué)懷素的周越也一并批判,在《跋懷素帖》中有言:『懷素書極不佳,用筆意趣,乃似周越之險勢劣。此近世小人所作也,而堯夫不解辯,亦可怪矣』[18],指摘懷素與周越草書空有奇險之勢,而無內(nèi)蘊韻致。

    黃庭堅作為大草書史上繼張旭、懷素的又一大家,其對『二王』、張旭、懷素及其后學(xué)者的看法,與米芾、蘇軾有所不同。與米芾、蘇軾獨尊『二王』,貶責(zé)張旭、懷素不同的是,黃庭堅認(rèn)為張旭、懷素草書合乎右軍法度。其次,黃庭堅將張旭、懷素一起尊為大草冠冕:

    懷素草,暮年乃不減長史,蓋張妙于肥,藏真妙于瘦,此兩人者一代草書之冠冕。[19]

    這既不同于米芾、蘇軾的諷刺譏笑,也不同于朱長文《續(xù)書斷》將張旭列為神品而懷素列為妙品,認(rèn)為『草書大字古無此法,近世唯張長史、僧懷素時時作數(shù)字耳,其余皆俗書也』[20],充分肯定了張旭、懷素在大草書中的造詣。再次,重視大草與篆書的關(guān)系,這是之前書論家所未及的。其言張旭草書得益于古鐘鼎銘、蝌蚪篆:『張長史觀古鐘鼎銘、蝌蚪篆,而草書圣不愧右軍』[21]。以為草書的高妙在于認(rèn)識草書與篆書共通的法與意,而此種融通,唯有張旭、懷素與他體悟到,蘇子美雖然有所感悟但無法進入徹底融通的境界。最后,黃庭堅對書學(xué)張旭、懷素大草的書家,也不同與米芾、蘇軾的否定,如論周越、王著,充分肯定他們極善用筆,唯獨草書病韻,少書卷氣和逸氣。并身體立行,刻苦專研懷素、張旭大草,自言『得張長史、僧懷素、高閑墨跡,乃窺筆法之妙』[22],其紹圣后的草書精品巨制,如《廉頗藺相如列傳》《諸上座帖》,后世文徵明、沈周、祝允明皆譽其得懷素草書三昧。北宋宣和(一一一九—一一二五)年間,帶有宋徽宗等官方意愿的《宣和書譜》將懷素列入草書行家,考證了懷素的出生與學(xué)書經(jīng)歷,列出藏于內(nèi)府的懷素一百零一件作品篇名。對懷素草書評價也頗高,認(rèn)為其草書『字字飛動,圓轉(zhuǎn)之妙,宛若有神』[23],可見北宋末年書壇對懷素草書的推崇。

    南宋(一一二七—一二七九)后,論懷素草書詩文通過三種途徑保存下來,一是書論,如董逌《廣川書跋》、陳思《書苑菁華》、姜夔《續(xù)書譜》、岳珂《寶真齋法書贊》;二是詩文集和詩話,如王十朋《東坡詩集注》、史季溫《山谷別集》、陸游《渭南文集》、胡仔《苕溪漁隱詩話》;三是懷素、黃庭堅草書的墨跡刻本題跋,如懷素《自敘帖跋》、黃庭堅《山谷真跡綠茹贊真跡》。董逌在《廣川書跋》云:『懷素于書法,自言得筆法三昧。觀唐人評書,謂不減張旭,素雖馳騁繩墨外,而回旋進退,莫不中節(jié)』[24],董對懷素草書法度經(jīng)驗的認(rèn)識,基本延續(xù)了北宋黃庭堅對懷素草書的看法,『回旋進退,莫不中節(jié)』云云,用語模仿黃庭堅『不煩繩削而自合』[25]語。其『然旭于草字,則度絕繩墨,懷素則謹(jǐn)于法度,要之二人皆造其極,斯可以語善學(xué)矣。昔魯男子以其不可學(xué)柳下惠之可,素于張旭,吾知出此』[26]語,又出自黃庭堅『曲合古人』[27]的書學(xué)思想。『懷素氣成乎技者也……故能致一而終身不衰也』句中論懷素草書『氣成乎技』之說,屬于創(chuàng)建。『致一而終身不衰』語出韓愈《送高閑上人序》論張旭『不治他技,以此終于身而名后世』。姜夔以唐為分水嶺,以連帶多少和牽絲輕重為別,張芝、皇象、索靖、王羲之為獨草,王獻之連綿、游絲雖增多,但映帶輕細(xì)。唐代張旭、懷素雖風(fēng)格野逸,『而不失此法。近代山谷老人,自謂得長沙三昧,草書之法,至是又一變矣』。[28]姜夔對草書的認(rèn)識,來自黃庭堅。姜夔自言『三沐三熏黃山谷』,以牽絲來區(qū)別草書的言論,是黃庭堅『近時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筆左右纏繞遂號為草書耳』[29]言論的翻版,行文用語旨意皆無二致。

    由接受史的轉(zhuǎn)變折射出的思想與理法變化

    唐代對懷素狂草大唱贊歌的有顏真卿、王邕、竇冀、李白、韋階、張謂、盧象、朱遙、李舟、許瑤、戴叔倫、竇冀、錢起、高閑、亞棲、夢龜、貫休,他們或儒,或道,或禪,身份不一,既充分體現(xiàn)了唐代三教大融合的現(xiàn)狀,也說明懷素大草思想的兼容性。

    馬云奇《懷素師草書歌》有云:『懷素才年三十余,不出湖南學(xué)草書』[30],懷素居湖南研習(xí)草書達(dá)三十年之久,湖南有優(yōu)秀的書法傳統(tǒng),唐初書法大家歐陽詢(五五七—六四一)便出自此。歐陽詢?yōu)樘吨菖R湘(今湖南長沙)人,精研『二王』,參于北碑俊朗風(fēng)骨。李世民即位,又任他為太子率更,將其與馮承素、虞世南同聘為弘文館書法老師。晚年回湖南書堂山生活達(dá)十二年之久,留下洗筆泉書,其學(xué)書經(jīng)歷對于湖南書法后學(xué),無疑是勵志榜樣。他的《九成宮》《化度寺碑》四面停勻,八面具備,是其『斜正如人』的儒家思想的生動體現(xiàn)。懷素《自敘帖》落款『大歷丁巳冬十月廿有八日』[31],其瘦勁的線條和長方精嚴(yán)的結(jié)體,頗見歐陽詢楷行的影響。同時,懷素草書結(jié)體排疊、避就、頂戴、穿插、向背、偏側(cè)、相讓,變化多端,深得歐陽詢《三十六法》之妙意。

    除了本土?xí)业母热就猓€有來自外來書家的引導(dǎo),如顏真卿(七〇九—七八五),與湖南早有淵源。其書于大歷六年(七七一)六月的《大唐中興頌》,就刻于湖南祁陽浯溪崖壁。據(jù)朱光田考證,顏真卿雖南下到過鄱陽、臨川,但并未到過永州,此書為元結(jié)千里求書所得。懷素開元二十五年(七三七)左右生,大歷六年懷素三十四歲左右,此時還在湖南,當(dāng)聞見過此碑。顏真卿與懷素交往頗深,陸羽的《釋懷素與真卿論草書》記載了二人關(guān)于草書筆法的對話,顏真卿向懷素傳授了屋漏痕的筆法。懷素在《藏真帖》中也追述其與顏在洛陽偶遇,并大贊其得張旭筆法真?zhèn)鳌n佌媲鋵阉氐挠绊憵w結(jié)有三點:一是北方雄強質(zhì)樸書風(fēng)和行草篆書筆法的輸入,顏真卿地處北方,書法雄渾樸茂,楷行草篆書筆意濃厚。懷素地處南方,早年受當(dāng)時『二王』書法和歐陽詢的影響,書風(fēng)清勁嚴(yán)整,瀟灑俊逸,典型如《論書帖》,從『二王』與歐陽詢中來。后受顏真卿屋漏痕筆法的影響,參入篆書裹鋒筆法,更加雄強,中段豐富。如《苦筍帖》《自敘帖》;二是顏真卿的結(jié)體章法的意造變形的啟迪。黃庭堅曾比較顏真卿與歐陽詢的差別,認(rèn)為『觀魯公其帖,奇?zhèn)バ惆危儆形簳x隋唐以來風(fēng)流氣骨,回視歐虞褚薛徐沈輩,皆為法度所窘,豈如魯公肅然出于繩墨之外,而卒與之合哉』[32],歐筆法端正精嚴(yán)卻窘于法度,然為法度病其風(fēng)神,少右軍蕭散之氣。而顏真卿得右軍之法而變化其形,得其神采。具體而言就是歐陽詢守右軍法度而不知變化,而顏真卿用筆、結(jié)體、章法守右軍之理而變其形。懷素早年草書守右軍草法不知變形,絕類歐陽詢、孫過庭,后用筆、結(jié)體、章法皆作夸張變形,而理法又合右軍。三是寫生之法,懷素自言書法得自然之法,如『夏云多奇峰』『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前者為結(jié)字之活法,后者為入鋒收筆轉(zhuǎn)接之活法。而顏真卿所授屋漏痕之法,實為中段之活法。故中晚年之作點畫中段實,有雄強之象。懷素狂草實質(zhì)融合了南北書風(fēng)的優(yōu)點,既有南方『二王』法帖的精到,又有北方秦漢碑刻的雄強,晚年師法造化,得自然之妙,為畫滿紙、縱橫有象,有氣吞萬里、雄勢百代的氣勢,這與當(dāng)時整個唐朝盛世氣象相吻合。更為重要的是,顏真卿書法為儒禪道思想的集中代表,是虞世南和張旭的完美融合。虞世南性格外柔內(nèi)剛,直言敢諫,太宗譽其德行忠直,博學(xué),文詞、書翰皆過于人。書如其人,其書溫厚中有股骨鯁之氣,儒家忠義之氣溢于書外。張旭秉承家學(xué),得溫潤雄強之氣。又被杜甫譽為『飲中八仙』,所作草書有道家仙逸之氣。顏真卿筆法得張旭親傳口授,是虞世南再傳弟子。其書既有儒家忠義耿介之氣,猶有道家的灑脫自在。加之受家庭濡染,信奉佛法,受戒于湖州慧明和尚,問道于江西嚴(yán)峻和尚,肅宗時曾撰文立碑,宣揚佛法,祈愿佛法能恩被百姓,造福四方,故書又有佛家寬博大氣。懷素從顏真卿中獲得的,不但是筆法的動作要旨,更重要的是儒家溫潤之氣、道家仙逸自在之氣,以及佛家寬博宏大之氣,故其書能打動儒、道、禪各界人士的心弦。

    懷素大草在中晚唐的備受推重,轉(zhuǎn)自宋代卻開始受到質(zhì)疑批評譏諷,其根本上是由于儒家、禪家、道家發(fā)展不平衡、不相融合。歐陽修為宋代大儒,他與石介都是新儒學(xué)的代表人物。歐陽修推重韓愈,大力發(fā)揚韓愈文以載道的思想。文以載道思想的核心:一是重功利;二是重性情。詩文書畫要么表達(dá)道義,要么抒寫情性,而情性又要求中和,所謂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懷素終其一生心志用于大草,而無暇建功立業(yè),世人學(xué)之,肯定要受到歐陽修的指摘,這與漢代趙壹《非草書》的意旨是一樣的。蘇軾是歐陽修的得意門生,吸收了歐陽修的這種思想,因而其對懷素中正雄厚的楷書大加肯定,而對其狂放的草書毫不留情的諷刺挖苦。米芾以書取仕,表面舉止顛倒,實質(zhì)上渴望功名,故其書雖結(jié)體多變,但章法平和,不離中和。論書能容儒家溫潤之氣和道家飄逸之風(fēng),但難容禪家狂放之姿,因而對懷素『二王』一路草書大加贊美,但對懷素及高閑、巧光、亞棲、夢龜、貫休等狂草一路全部批評指摘。黃庭堅受其父黃庶和蘇軾的影響,論書有濃重的儒家書以傳道思想,以為胸中需有道義,其書方可貴。反復(fù)贊揚顏真卿與蘇軾書有儒家忠義之氣。同時,黃庭堅又信奉道家,不但研讀道家經(jīng)典,而且樂于煉制丹藥,對王羲之書法的道家逸氣心慕不已。此外,黃庭堅深諳禪旨,『黃庭堅接受了馬祖道一「觸類皆道」的禪學(xué)觀,在懷海「心如木石」「勞動入禪」的基礎(chǔ)上,融合老莊,提出「心如槁木」「身如死灰」的禪學(xué)觀。在轉(zhuǎn)益各家禪學(xué)精華后,形成自己獨特的禪宗活法,具體有三:「起死法」「心動法」「觸類法」』[33]。因此,黃庭堅對懷素大草中的儒、道、禪因素都能虛心吸收,并用此克服自己紹圣前草書生硬雕琢、筆意遲鈍之病。一是吸收懷素『飛鳥出林』和『驚蛇入草』法,解決草書每一筆入鋒與出鋒拖沓不準(zhǔn)的弊病;二是借鑒懷素大草中段『屋漏痕』的筆法,克服自己大草點畫隨意曲折導(dǎo)致側(cè)鋒偏鋒,點畫綿弱的缺點,用筆力求端直,積點成線,裹鋒絞鋒逆行澀進;三是吸收懷素『千里陣云』法,力求章法變化而統(tǒng)一,行行字組脈絡(luò)清晰,大小穿插有致。并在懷素三法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名『蕩槳法』和『木人舞』法,根本上都是對禪家的『觸類法』和『起死法』的運用,而其目標(biāo)則是點畫、結(jié)體、章法達(dá)到儒家的溫潤和道家的自在。此外,黃庭堅重新整理了草書史,將王羲之、顏真卿、張旭、懷素、楊凝式等人來組成一條直線,在前人『奪胎換骨法』的基礎(chǔ)上提出『曲折合古』的草書法,后來大草書家祝允明、徐渭、王鐸、傅山晚年皆受益此法。

    南宋理學(xué)抬頭,以朱熹為代表的理學(xué)書家,將歐陽修的文以載道思想發(fā)揚到極端。極度注意書風(fēng)的功利和性情,要求楷行草皆有端正的品行,同時發(fā)揚的性情必須優(yōu)雅,否則皆成下品之下。其對黃庭堅、懷素等人的變體書法進行強烈的批判,提出『自在說』『三等說』『守舊說』,在創(chuàng)作上高揚『擬古』,實質(zhì)上是草書史的倒退,標(biāo)志著草書藝術(shù)的衰落,以至姜夔感嘆草書:『流至于今,不可復(fù)觀』[34],不但點畫僵硬,結(jié)體板刻,而且章法千篇一律,類同界格。

    注釋:

    [1][2]呂思湛,《永州風(fēng)俗》,《永州府志》,岳麓書社, 二〇〇八年,第三五四、三二九頁。
    [3][4][9][11][34]《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第一四七、二五六、三三一、三三一、三八七頁。
    [5][6]曹寅,《全唐詩》卷二〇四、二五五,康熙本。
    [7]劉正成,《中國書法全集》卷四十二,榮寶齋出版社,二〇一〇年。
    [9]懷素,《自敘帖》,吉林文史出版社,二〇〇七年,第二十三頁。
    [10]胡文煥,《古今碑帖考》,臺灣商務(wù)印書館,民國六十六年,第九十八頁。
    [12]歐陽修,《集古錄》卷八,文淵閣四庫全書。
    [13][14][15]水賚佑,《米芾書法史料集》,上海書畫出版社,二〇〇九年,第一三四、十六、十二—十三頁。
    [16][19][20][21][22][25][26][27][28][29][31]水賚佑,《黃庭堅書法史料集》,上海書畫出版社,一九九三年,第一三三、三十七、八十三、五十一、六十六、四十五、九十七、四十一、四十一、三八七、四十一頁。
    [17]王文誥輯注, 孔凡禮點校, 《蘇軾詩集》卷二十五,中華書局,一九八二年,第二七五七頁。
    [18]屠友祥, 《東坡題跋》, 上海遠(yuǎn)東出版社,一九九六年,第二一〇頁。
    [23]軼名著,顧逸點校,《宣和書譜》,上海書畫出版社,第一四六頁。
    [24]董逌,《廣川書跋》,中華書局,一九八五年,第九十七頁。
    [30]馬云奇,《懷素師草書歌》卷二五五五,敦煌殘卷本,現(xiàn)藏巴黎圖書館。
    [33]許永福,《黃庭堅禪宗活法與元符變法》,《南京藝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二〇一六年第三期,第六十六頁。

    原文載中國書法》2017年22期

    圖片


    關(guān)注學(xué)術(shù) 傳播經(jīng)典

    圖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第一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日韩| 亚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视频 |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看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发布| 国产成人人综合亚洲欧美丁香花|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日韩精品亚洲专在线电影| 亚洲 另类 日韩 制服 无码| 护士张开腿被奷日出白浆| 在线视频中文字幕二区|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中文无码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 亚洲制服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网站入口| 办公室强奷漂亮少妇同事 | 日韩av日韩av在线|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爱情|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蜜TV| 好紧好滑好湿好爽免费视频| 婷婷五月综合色视频| 狠狠亚洲色一日本高清色|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3D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小12萝8禁用铅笔自慰喷水|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高清观看| 中文午夜乱理片无码|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国产久免费热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久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大全中文字幕| 99精品电影一区二区免费看| 人妻少妇邻居少妇好多水在线 | AV免费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综合中文| 成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