騷:離騷
寢聲:聲音停息 抽緒:引申發揮 固已:加重語氣 軒翥:飛舉的樣子 詩人:《詩經》作者 逐微譯:自從《風》、《雅》沉寂,沒有人再寫類似的作品了。如果說那時候有什么奇文繁盛興起,當數《離騷》了。它確實高飛于《詩經》作者之后,奮飛于兩漢辭賦家之前。難道是離圣人時代較近,且楚人多有才華的緣故嗎?
皭然:潔白貌 涅:染黑 緇:黑色 逐微譯:以前漢武帝喜歡《離騷》,命令淮南王作《離騷傳》,《傳》認為《國風》描寫愛情但不過分,《小雅》抒怨怒之氣而不出格,而《離騷》兼有兩者的長處。屈原脫胎于污泥之中,浮游塵世之外,潔凈的品德即使用黑色去染都不會黑,簡直可與日月爭輝。 札記:今天學到“出淤泥而不染”的兩個同義詞:蟬蛻穢濁之中、涅而不緇。 勵志的蟬。 《淮南子》稱“蟬飲而不食,三十日而蛻”,積蓄久力一朝質變。 “蟬飲清露,居高聲遠”,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意味。 除此之外,蟬居然還是一種祥瑞之物,由于其一生經歷多次蛻皮,被賦予復活和永生的意義,代表生機與希望。古代有條件的人家會在死者口中放玉蟬。
羿:后羿,不是射日的那位,是夏朝有窮氏的首領 澆:過澆,寒浞殺后羿,與羿妻生過澆 二姚:夏少康的妃子 昆侖、懸圃:昆侖是傳說中的神山,其巔峰叫懸圃 逐微譯:班固認為:屈原顯露才干,張揚自己,以至于懷忿投江。《離騷》中后羿、過澆、二姚的故事與《左傳》的記載不一致;昆侖、懸圃都是經書上所沒有的。然而其文辭雅麗,可以說是辭賦家的宗師,雖然他不夠明智,但可以說是一個妙藝絕倫的人。
王逸:著《楚辭章句》 翳:翳鳥,有人認為是鳳凰的一種,五彩羽毛,體型龐大,展翼可蔽一鄉。 逐微譯:王逸認為,看《詩經》的感覺就像被作者提著耳朵誡訓,而屈原的文章則顯得委婉寬順。《離騷》行文,根據經書立論:如說駕龍乘鳳,就是來自《易經》的乘六龍巡天的說法;提及昆侖流沙,出自《尚書.禹貢》中關于禹治理水土的記載;后世名儒的辭賦,都是模仿它的形式,真可以說是金玉一樣的質地,百世無雙的作品。
揚雄:西漢辭賦家 諷味:諷誦玩味 孟堅:班固 逐微譯:到了漢代,宣帝贊美《離騷》,認為它完全符合經書的義理。揚雄誦讀品味,也說其內在質地像《詩經》一般美雅。以上四家都拿它和經書相比,只有班固說它不合經傳。這些褒揚、貶低都是隨性而發,都過分了,可以說是品鑒得不精確,玩味卻沒有深入考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