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畢業于中國最好的大學,在那個畢業就能進入高等院校或政府的時代,他選擇了經商,在開始的十年由于不是很成功。 在那段艱難的日子里找政府里的同學幫忙,大家總是找各種理由來推辭,同學聚會也是被他的同學們笑話。 經過最艱難的十年,事業也慢慢渡過了起步期,成為行業中最好的企業,他也發現無論他找誰都變得容易了,大家好像都有了時間。 “堂上客常滿,杯中就不空。”這也是老胡年輕時的理想,他今天已經可以做到,但也時常變得孤獨,因為曾經的同學和朋友都已經跟不上他的步伐。 我們有時也會評價一個人不合群,總是認為合群才是最好,你這樣才會被大多數接受。 很多時候,合群也只是朋友之間偶爾的相處,高質量合群的重點永遠是精神上的共鳴和溝通,而不是物理距離上的時刻陪伴。 當我們明白這一點就會發現,真正的強者,都是能享受獨處的人 放棄無用社交 人脈是現在經常提前的詞,很多書籍和培訓機構都將人脈當成人成功的必要的一種方式。 很多人以為社交是維持關系的一種方式,于是再忙也想抽出時間來參加聚會,別人的邀約更是不想拒絕。 事實上很多社交都是無用社交,無非是幾個人在一起吃個飯,喝點酒就開始稱兄道弟幾句,真的有事時,才發現那的“人脈”大部分都沒有用。 社交的本質是價值的互換,關系看起來是用情義來維系,但事實卻是有價值的關系才能長久。 當你的自身價值不足以維系一段關系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無論多么的努力也不會有結果。 一旦自己有了實力,自己也會選擇與價值相似的人來往時,會欣然接受“價值”主導的人和人之間關系。 長久的單方面輸出的關系難以持續太久,互相扶持的關系,才有可能長久發展,成大事的人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們放棄無效社交。 當你看到他們身邊看似無人陪伴,實際上卻是他們的主動選擇,為的是不在無效社交上浪費時間。 獨處提升格局 人需要不斷的提升自己,學習就是一個艱苦的過程,曾經列舉了這個世界最難的事情,高考和學習名列第一。 學習的人要能承受住寂寞,十年寒窗苦讀說的是一個人讀書時候承受的獨處,畢竟學習這條路沒有人能幫你。 當他人在享受生活和美景、美食、美女的時候,你一個人在圖書館,在書桌前,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充電的時候,你就是最牛的那個人。 “一萬小時理論”告訴我們要成為一個行業中最優秀的人,你需要付出一萬小時的時間,一天五個小時,你需要兩千天,也就是差不多5年半的時間每天不間斷的學習。 閱讀和不斷的實踐能提升你的格局,一個格局大了,看待問題就能看到本質,不會糾纏與問題的表面。 獨處是一種修行 人總要學會微笑面對明天的風景,學會享受寂寞和孤獨,讓生命在獨處中學會思考,讓靈魂在獨處中得到升華。 孤獨是每個人的必修課,能夠經得起孤獨考驗的人,就不會害怕失去,也會慢慢變得更好。 與其花太多的時間去認識一些無關癢痛的朋友,不如花點時間認識自己。一個人只有在獨處的時候,心靈才是自由的。 獨處不等于不合群,而是一種優秀的生活習慣。 人一生,總會經歷很多事情,悲歡離合總是難免的。當你能夠坦然接受身邊的一切時,你就不會容易失去了自我。 很多優秀的人,都是孤獨的,因為沒有人能夠真正做到他們一樣強大,他們喜歡在自己喜歡的世界里閃閃發光。 當你越來越安靜的時候,你就活得越真實,你的內心越平靜,不跟人生氣,不跟人攀比。學會和自己相處,才真正回歸自己。 人生的最高境界,并不是與周圍的人維持著一段恰好的關系,而是獨處。學會與自己相處,在漫漫人生路上,不依附于任何人,有著自己的節奏,才是最灑脫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