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4日早起,去淼泉拍早市。5:20在昭文路、東三環路(高架)口等紅燈,見旭日東升,就用手機拍了一張。 5:30到達淼泉菜市場,市面不大,進去溜一圈20分鐘搞定。 賣喜捅、喜盤老伯在謝橋早市也遇到的,因為有人預訂,所以來淼泉擺攤。 本地蠶豆、豌豆新鮮上市。義情飄忽不定,大部分人還戴著口罩。 新鮮粽葉 茄子秧 淼泉地名始于何時,無從考證。相傳在200多年前,萬壽庵前逐步形成買賣集市,俗稱常熟大東門外虹橋廟前。辛亥革命前后,東街有一沈姓的私塾先生,根據境內土地低洼,遇到澇年,田園盡成澤國,煙波浩渺(淼),稼禾皆淹之情況。又根據境內三大圩(清水圩、古段圩、大段圩)成“鼎”字座落之形狀,就以廟前的諧音更名為淼泉。淼泉集鎮有東街、南街、西街三條街道。至清雍正年間,全鎮居民僅有數十戶,人口百來人。至民國初年,集鎮上已有各類商號近百家,僅布廠就有二十多家。抗戰期間商業衰落,絕大多數商號、布廠被日軍焚燒殆盡。 淼泉區域水網密布,生產魚蝦等河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