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開頭的重要性,我想大家都已經感受到了。要寫好文章開頭,主要有以下3個底層原因:
首先,從位置上來說,它是讀者最先看到的內容,文章開頭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這篇文章能否抓住讀者的注意力。就像商場的門面,門面漂亮,往往能吸引更多顧客。
其次,從功能上來說,開頭起著定調的作用,這是很多人容易忽視的細節。高爾基說:“開頭第一句是最難的,好像音樂里的定調一樣,往往要費好長時間才能找到它。”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時,開頭先后修改了十幾次才定下來。
有一個寫網文的朋友曾分享過自己的寫作經歷:平均每篇文章的開頭要修改50次,有的甚至修改了200多次。
對于大部分寫作者來說,開頭的第一句話寫得是否順暢,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篇文章的流暢度,所以寫作者要格外重視文章的第一筆。
最后,從文章的結構來說,開頭是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開頭就是文章的起點,如果起點沒有夯實,文章就不會堅實。
寫作新手要重視開頭,開頭不是隨手寫幾行字即可,它決定了整篇文章的質量。這就是為什么那么多人會說“開頭寫得順,整體都會順”“開頭不順,文章就寫不下去”。
下面分享3種比較常用的文章開頭寫作方法。如果沒有好的創意,用這3種方法大概率不會出錯。
第一種方法,懸念法開頭。
這種方法有時也稱為“馬爾克斯開頭法”。
馬爾克斯作品的開頭,歷來都是無數文學愛好者癡迷的部分。
此處以他的3部經典作品的開頭為例。
《百年孤獨》:“許多年之后,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回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圣地亞哥·納賽爾在被殺的那天,清晨5點半就起床了,因為主教將乘船到來,他要前去迎候。”
《純真的埃倫蒂拉與殘忍的祖母》:“當那場給埃倫蒂拉終生帶來不幸的災風刮起來的時候,她正在給祖母洗澡。”
這些長篇小說的開頭直接把某個事件的過程或結果推到讀者面前,簡單地把懸念拉起來,一下子就點燃了讀者的好奇心,讓讀者帶著滿滿的獵奇心理和故事主角一同開啟故事之旅。
很多人覺得懸念法開頭只適用于故事類型的作品,其實不然,大部分文章都可以使用這種方法。
例如,有一篇觀點類文章的開頭如下:
“前兩天,表弟對我說:他認識的一位正在上海交通大學讀研的外教老師被開除了。我聽了挺震驚,上海交通大學讀研是我們都羨慕的事情,這位外教老師怎么就被開除了呢?”
這就是懸念法開頭,先說結果,故意勾起大家的好奇心。
應特別關注的是,結果前置,是大多數懸念法開頭的特色。
第二種方法,痛點共鳴式開頭。
這種開頭直接抓住讀者的痛點,讀者覺得“痛”了,就會產生共鳴,也就愿意讀下去了。
被戳中痛點的讀者會在潛意識里認為:這篇文章在寫我自己的故事。
例如,有一位寫作新手在一篇文章的開頭這樣寫:“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知道每天要寫點什么,挖空心思卻只寫了200字;好不容易寫完,自己都不愿意看。”
這就是很不錯的痛點共鳴式開頭,很多寫作新手應該都有這樣的痛點,你說出來了,他們自然就能將自己代入文章中。
這種方法其實不難運用,一般你的痛點就是別人的痛點。比如,早上總是起不來,讀書效率特別低,不會合理安排時間……你深挖自己的痛點,也就能很快找到讀者的痛點。
第三種方法,新聞熱點式開頭。
一篇很普通的文章,一旦加入熱點,就會吸睛很多。以主題為“信念感”的文章為例,如果開頭為“信念感是一個人很重要的素質……”或者“你是一個有信念感的人嗎”,這樣寫就很普通。但是結合熱點來寫,就很有趣了:
“那天在看綜藝節目某一期的時候,明星A與明星B演完一個片段后,明星A說,B是一個特別好的演員,她的信念感特別強。聽到'信念感’這個詞的時候,當時我就被擊中了。那么信念感到底是什么呢?”
不難看出,開頭一旦和熱點結合在一起,文章的質感就會好很多。如同禮盒包裝,熱點只是包裝工具,寫作者要讓它為你所用,為你的文章增添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