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先生是一名患有糖尿病的28歲的年輕人,最近他發現自己的皮膚出現了一些異常——手臂和腿部出現了紅色的斑塊,有些地方還有瘙癢感,錢先生以為這只是皮膚病,于是去看了附近可用醫保的藥店。 藥店里的藥師對錢先生手臂上的斑塊進行查看,診斷錢先生的皮膚出現了一種叫做蕁麻疹的疾病,并告訴錢先生這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通常是由過敏反應引起的,不需要太擔心。 藥師給錢先生開了一些蕁麻疹治療藥物,讓他按說明書涂抹在出現斑塊的皮膚處,堅持幾天后就有成效了。 ![]() 然而,堅持涂藥幾天后,錢先生的癥狀并沒有得到緩解,反而越來越嚴重,他不僅手臂和腿部出現斑塊,連背部也開始長斑塊,并且瘙癢感也變得更加劇烈。 此外,錢先生還發現自己的腳踝和腿部都出現了水腫,這讓他非常擔心。 ![]() 于是,錢先生去了醫院。醫生對他進行了全面的檢查,包括血液檢查和尿液檢查。
根據這些指標,醫生認為錢先生可能患有腎衰竭,于是又安排錢先生去做CT檢查。 ![]() 經過進一步的檢查和診斷后,錢先生最終被確診為腎衰竭,很快就被安排住院治療了。醫生還告訴錢先生,他的皮膚病是腎臟疾病的一個表現,不是獨立的皮膚病,是由于腎衰竭導致體內廢物和毒素無法正常排泄,從而引起皮膚出現瘙癢、水腫等癥狀。 很多人也許會不理解,腎臟是腎臟,皮膚是皮膚,兩者看起來毫無關系,明明是皮膚出現皮疹、水腫等問題,結果去醫院檢查卻是腎衰竭呢?下面,將帶大家一起走進腎臟的世界,了解“腎衰竭”。 一、腎衰竭誘因有哪些?![]() 腎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具有多種功能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是濾過和重吸收功能,既能將多余的水分、廢物等都排出體外,也能將蛋白質、葡萄糖等物質重新吸收到體內;并且,經腎臟調節能夠使機體內環境穩態得以保持;腎臟分泌的腎素、促紅細胞生成素(EPO)等激素,能夠影響血壓水平、促進紅細胞生成。
而腎衰竭就是腎損傷,具有嚴重危害性。誘發腎衰竭的因素有很多,下面所述的幾個因素,就是常見的誘發因素。 ![]() 1.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由于體內存在高血糖環境,會使腎臟的毛細血管功能發生變化,導致蛋白質丟失,出現尿蛋白現象;長期的高血糖還會導致腎臟出現糖代謝紊亂,從而導致腎小球毛細血管的基底膜增厚,這就可能會引發腎性高血壓,進而導致腎小球硬化,加劇對腎臟的傷害,最終形成腎衰竭。 2.慢性腎炎 慢性腎炎是一種慢性的腎臟疾病,主要病變發在腎小球部位。 長期存在的慢性腎炎會導致腎小球濾過率下降,伴有不同程度的腎小管損傷,長期下來會導致腎小管萎縮,影響腎小管重吸收功能,從而出現蛋白尿等情況;長期尿蛋白會加劇對腎臟的損傷,進而會導致腎臟功能逐漸衰減或喪失,形成腎衰竭。 ![]() 3.梗阻性腎病 梗阻性腎病是由于尿路梗阻引起的腎臟損傷,如結石、腫瘤、先天性畸形等都會造成尿路梗阻。而尿路梗阻會導致尿液回流,增加腎臟內壓,使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腎小管損傷、腎臟供血流量減少,還會導致腎間質炎癥、腎小球硬化等問題出現,逐漸發展形成腎衰竭。 一旦腎衰竭形成,就會導致腎臟濾過、重吸收功能喪失,還會使各種經腎臟分泌的激素如促紅細胞生成素、腎素等激素水平下降,引起水腫、貧血等問題。 ![]() 腎衰竭的后果不僅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影響,嚴重者還可能導致生命危險。因此,及早發現和治療腎衰竭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當腎臟出現問題時,其并不會直接表現出來,這就需要大家多留心腎臟疾病發出的“信號”了。 二、皮膚出現的3種異常,可能是腎衰竭發出的“信號”![]() 腎臟是人體內非常重要的器官,一旦腎臟功能損傷,可能會引起嚴重后果,當出現以下3種皮膚異常時,需要警惕——可能是腎臟功能受損、腎衰竭所致。
當腎功能受損,會導致腎臟對電解質水平調節紊亂,從而影響體內電解質代謝,導致患者機體的排磷能力和血離子鈣水平下降;降低的血鈣水平又會促進血磷水平不斷升高,進而刺激甲狀旁腺激素的分泌,誘發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會導致甲狀旁腺激素的分泌增加,促使鈣離子沉淀于皮膚表層引發皮膚瘙癢,同時甲狀旁激素的過度分泌會導致組織胺的釋放增加,進而誘發皮膚瘙癢。 ![]() 此外,腎功能受損會導致體內代謝廢物的潴留,這些廢物無法被正常排出,會對皮膚產生刺激作用。這種刺激會導致汗腺和皮脂腺的萎縮,使它們的功能受到影響,從而引起皮膚的脫屑和干燥。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癥狀會進一步加重,最終導致瘙癢的發生。
當腎臟功能衰退甚至喪失時,腎小球的濾過率就會降低,這會導致腎臟的過濾能力下降,無法將多余的水分和廢物排出體外。由于體內保留了過多的水分,從而導致發生水腫。 由于腎臟功能受損,也會影響到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無法將蛋白質大分子物質重新吸收回體內,導致蛋白質丟失,從而引起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使得水分從血管內向組織間隙滲出,引起水腫。 此外,功能受損的腎臟無法正常排出細胞組織產生的代謝產物,會導致體內酸性物質積聚,引起酸中毒,從而影響血管內的水分分布,引起水腫。 ![]()
腎病患者可能會出現多種色素變化,包括蒼白、青灰色變色和黃色皮膚色調等。其中,皮膚蒼白可能是因為貧血的原因,而貧血則與腎臟功能受損有關。腎臟能夠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EPO),當腎臟功能受損時,EPO分泌會減少,導致紅細胞生成減少,從而引起貧血,使皮膚看起來蒼白無色。 而青灰色變色則是由于含鐵血黃素的沉積所致;皮膚發黃則是由于類胡蘿卜素、尿色素在皮膚和皮下組織內的沉積所致。 ![]() 盡管當腎功能受損時無法直接看出腎臟異常,但是當皮膚出現異常的瘙癢、水腫、蒼白或發青發黃時,都是在發出腎臟功能異常的“信號”,一旦皮膚出現上述3種異常時,要及時前往醫院就診,盡早檢查盡早治療。 三、腎衰竭如何進行治療?![]() 腎衰竭是一種腎臟疾病,該病患者的腎臟功能逐漸衰減、喪失,導致體內水分和電解質等無法正常調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針對不同階段的腎衰竭,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下面將為大家介紹一下常用的腎衰竭患者的治療方法。 對于早期的腎衰竭患者,治療重點是控制原發病的進展,同時采取措施保護腎臟功能;這就包括要控制好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保持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等。 ![]() 對于中晚期的腎衰竭患者,除了采取上述措施外,還需要采取更積極的治療方法。腎替代治療是目前中晚期腎衰竭患者最常用的方法,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腎移植等。血液透析通過機器將患者的血液清洗,去除體內的廢物和多余液體;腹膜透析則是通過在腹腔內注入特定液體來清洗血液。腎移植是將健康的腎臟移植到患者體內,代替失去功能的腎臟。 ![]() 除了腎替代治療外,還可以采用中藥治療、免疫治療、血液凈化等方法。 中藥治療可以改善腎功能,減輕癥狀;免疫治療則是通過調節免疫系統來治療腎衰竭;血液凈化則是通過機器將患者的血液過濾清洗,去除體內的廢物和多余液體。 總之,對于腎衰竭患者的治療,早期預防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中晚期則需要采取更積極的治療方法。不同的治療方法都有其優缺點,醫生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同時,患者也需要積極配合治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以促進康復。 ![]() 腎衰竭是對生命健康危害較大的疾病,上述事例中提到的錢先生如果在皮膚出現瘙癢、水腫后沒有及時去醫院就診,就有可能會因發現得晚而不能及時得到較好的治療和病情控制。因此,這也提示我們,當皮膚出現異常的瘙癢、水腫、蒼白等問題時,一定要重視起來。 參考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