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老人在臨終前,對他的兒子說:“兒子,我要告訴你一個秘密,你知道我為什么能活到這么大年紀嗎?”兒子說:“爸爸,你一直很注意健康,不抽煙不喝酒,每天都鍛煉身體,吃得也很清淡。” 老人搖搖頭說:“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一直對生活有興趣,不管遇到什么困難,我都能樂觀面對,不和別人爭吵,和家人相處融洽,這才是我長壽的秘訣。”說完,老人微笑著閉上了眼睛。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到了中老年,如果想要長壽,不僅要注意身體健康,更要注意心理健康,要有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那么,反過來說,如果人過了60歲,有哪些表現,一般不會長壽呢? 1、喪失生活興趣,得過且過 有一句俗語說,興趣是蕞好的老師。這句話不僅適用于年輕人,也適用于老年人。 有些老人認為自己已經老了,沒有什么可做的,就整天無所事事,只是看看電視,打打麻將,消磨時間。 這樣的生活方式,不僅會讓人變得懶惰、遲鈍,而且會讓人失去生活的樂趣,導致心理上的空虛,進而影響身體健康。 老年人如果有了生活興趣,就會有了生活的樂趣。生活興趣可以是很多方面的,比如讀書、寫作、繪畫、音樂、旅游、養花、釣魚、下棋等等,只要是能讓自己開心、放松、充實的事情,都可以成為生活興趣。 生活興趣不僅可以豐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還可以鍛煉老年人的身體和智力,延緩老年人的衰老,預防老年人的抑郁。 鄰居王大爺今年已經80歲了,但是他的精神狀態非常好,每天都很快樂。他的生活興趣就是寫詩。他從小就喜歡讀書,特別是古典詩詞,他覺得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也是他的精神寄托。 他退休后,每天都會寫幾首詩,他說寫詩可以鍛煉他的思維,也可以表達他的感情。有時候是描寫自然風光,有時候是抒發對國家和社會的關懷,有時候是贊美他的家人和朋友。 他的詩作有的優美,有的幽默,有的深刻,有的感人,都體現了他的才華。他還會把他的詩作發到網上,和其他的詩友交流,得到了很多的贊譽和鼓勵。 2、不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肆意妄為 有些老人認為自己已經活了大半輩子,沒有什么可怕的,就不顧自己的身體狀況,隨心所欲地吃喝玩樂,不注意飲食的營養和衛生,不注意休息時間,甚至吸煙酗酒,過度縱欲,這樣的生活方式,無疑是在自掘墳墓。 正如俗語所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老人應該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制定合理的生活規律,注意飲食的平衡,注意適宜運動,注意充足的休息,避免不良的生活習慣和嗜好,定期進行體檢和健康評估,及時發現身體的問題。正如醫學家張錫純所說:“養眚之道,莫過于調養身心,順應自然。” 3、和家人關系不和睦,經常發生沖突 有些老人認為自己是家里的長輩,有著豐富的人生經驗,就喜歡指手畫腳,干涉子女的生活,甚至強加自己的意見,不尊重子女的選擇和想法,這樣往往會引起子女的抵觸,導致家庭的不和諧,甚至發生爭吵。 這樣的家庭氛圍,不僅會影響老人的心情,而且會影響老人的身體健康,因為家庭是老人重要的精神支柱和情感寄托,如果家庭不幸福,老人就會感到孤獨。 正如俗語所說:“家和萬事興。”老人應該學會理解和尊重子女的想法和選擇,不要強求和干涉,而要多給予支持,多溝通和交流,多關心和幫助,多包容和諒解,多贊美和表揚,這樣才能建立和諧的家庭關系,增進親情的感情,享受家庭的溫暖和幸福。 結語 人到了60歲以后,如果想要健康長壽,就要避免以上三點表現,而要樂觀地追求生活的意義,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和家人保持和睦的關系,這樣才能讓自己的晚年生活充滿快樂和幸福。 正如一位名人所說:“老年是一種心境,不是一種年齡。老年是一種態度,不是一種狀態。老年是一種選擇,不是一種命運。”愿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健康、快樂、長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