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寧波市海曙中心小學 503班 周筠涵 指導老師 張穎 正文 暑假重溫了神舟 15 號的返航直播,我的腦海里也有很多問號。 天宮空間站僅距離地面約 400 公里,飛船返航卻要 9.06 個小時,歷經 5 個階段。分離階段的飛船離開空間站“回家時,得先繞地球軌道運行 5 圈,需 7.5 小時,那如何知道它的速度呢? “這個速度,很接近'第一宇宙速度’的 7.9 公里/秒呢!不過,第一宇宙速度對航天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我開始翻找書架上的相關書籍。 “原來第一宇宙速度是火箭發射時,繞地球軌道飛行并脫離地心引力的必備條件呀!”我跑去和爸爸分享自己的小發現。爸爸說:“這相當于牛頓拋出的蘋果,如果超過這個速度,它就能繞地球航行,而不會掉下來喲!” “那燃燒的大火球,是怎么回事呢?” 我了解到,飛船抵達再入階段約 100 公里的高度時,就要跟其他兩個艙體分離,只留下返回艙獨自進入大氣層飛行。質量約 3000 千克的返回艙,下降速度之快,與它的高度產生了每公斤約 30 兆焦耳的超級能量。30×3000=90000 兆焦耳=90 吉焦(熱量單位)。 這個階段僅持續約 300 秒,但在過程中產生了極強的功率,通過功率計算公式:功率(P)=功(W)÷時間(t),返回艙功率:90000÷300=300 兆焦耳/秒=300000 千瓦,相當于供 13.6 萬戶家庭同時使用 2200 瓦功率的家庭空調。 從萬戶飛天,到神舟升空,千百年來一代代航天人前赴后繼,勇探星河,他們用強大的“數學腦袋”,讓強國飛天夢不再遙不可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