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剛剛過去的新東方30周年年會上,董宇輝的待遇被稱為“教科書級的人情世故”。雖然他說自己不是新東方的高管,但在結尾大合唱時,被拉到了高管第一排。種種名利場上的細節足以看出,即使沒有高管的名號,他在新東方的地位也不容小覷。面對厚待,他謙遜地感謝了一路走來新東方給予的支持和幫助。“我原本平凡得不值一提,是你們的愛為我鍍了金身。”“所以我才從一個出生平凡的人,到今年可以落落大方、放松自信地唱歌給你聽。”一個是前幾天因為一段“人情世故”發言而翻車的王自如。當你真正讀懂了董宇輝和他們的區別,或許才能明白董宇輝的職場智慧。2021年因為一檔綜藝,孟羽童成為了董明珠的秘書。后來董明珠多次官宣:“要將孟羽童培養成第二個董明珠。”對外,她稱是準備讀研,但也有媒體報道她是因為經常曠工接私活而被開除。確實,孟羽童在格力時,一條視頻報價達到20W,粗略測算,她的廣告收入或達400萬。和400萬相比,格力給出的實習工資確實算不了什么。金錢利益面前,雙方的理念背道而馳,所以分開似乎也成了定局。如今離開了格力,孟羽童從董秘變成了網紅,靠著拍視頻接廣告賺錢。但如今她的個人簡介里,還是帶著“前500強總裁秘書”的標簽。短時間或許還有網紅效應,但網絡更新換代如此迅速,未來還真不好說。但事后回想,和孟羽童相比,董宇輝或許才是最清醒的那一個。當初他爆紅后,也有傳言他將離職單干,新東方的股票還曾因此暴跌。當初也有人為他打抱不平,可看了如今董宇輝的待遇,或許才明白他有多聰明。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在直播時堅持大部分時間暢談人生理想,是因為東方甄選給予他足夠大的自由。自己能分分鐘賣斷貨而不翻車,是因為背后有著完整且高質量的團隊為他提供優質的產品渠道。有太多人,把平臺的助力、團隊的努力,都當成了自己的本事;把人脈帶來的光環,當成自己的能力。可脫離平臺之后很快發現:離開了平臺,就是在走下坡路。與孟羽童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格力的另一位員工——王自如。他在采訪里對董明珠大表忠心說:“我從沒有看過在格力的工資條。”“如果職業生涯可以跟在一個頂級的企業家身邊,哪怕每天什么事都不干,就看她怎么開會,聽她每天講什么、做什么,我都覺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很多人說王自如“掌握了職場上升通道”,要打工人逐幀學習。我倒覺得,真正“清醒”的可能不是王自如,而是董宇輝。進入職場,揣測領導喜好,運營人際關系耗費我們大量的時間精力。似乎討好了他們,掌握了“職場潛規則”,就能保一生榮華富貴。但看得越多越發現:真正的核心競爭力,還是你的能力。他坦誠自己不合群,朋友太少,因為他總會在一些拓展人脈的飯局中提前離場,因為話不投機半句多。他也經常在直播時和俞敏洪等高管打趣開玩笑,但往往張弛有度、不卑不亢。與王自如相比,他和俞敏洪的關系少了點單方面的吹捧,更像亦師亦友,互相尊重,互相感恩。在很多人眼里,董宇輝或許比不上一些人精通“人情世故”。你的價值決定了你的位置,你的實力決定了他人對你的態度。再好的平臺、再高的起點、再多的人脈,倘若沒有硬實力,那都是泡沫,一戳就破。所以,比起混圈子,攢人脈,更重要的是要做一個始終有“利用價值”的人。無需獻媚,資源和善意都會向你涌來;無需伸手,貴人都會爭搶著相助。 隨時都可能丟掉的工作,隨時都可能遭遇的黑天鵝事件,所有的計劃都可能遭遇意外。正因此,我才呼吁大家,要更理性地看待自己,更嚴謹地做出決定。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必須要認清的現實是:好的平臺和人脈,就是你人生的捷徑。真正聰明的人,對自己有清醒的認知,并時刻保持危機意識。“財富都會消亡,但頭腦里的內涵,永遠不會背叛你。無論在什么時候,充實自我,永不止學,才是人生正道。”在不確定的環境里,唯一不會錯的,就是提升自己的抗風險能力。-END- 作者:洞見-時筠 作者:洞見-時筠。洞見(DJ00123987)旗下作家。洞見,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25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好文拾遺經授權發布,開白請聯系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