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所用的溶劑的性質通常對反應的進行也有深切的影響。同一反應使用不同溶劑,反應效果相差很大。比如在水中進行酯的水解,在醇中進行酯的形成就很好,因為溶劑的高濃度驅動反應朝產物方向進行。 溶劑可通過下列過程影響反應速率: 1. 溶解反應物,最主要的作用。 2. 作為反應物參與反應,如neat反應。 3. 作為催化劑,如前文BF3.H2O作溶劑催化低活性苯環底物上鹵原子。 4. 溶劑化作用,對基態和過渡態有不同的穩定化作用,最關鍵。 前三點不難理解,反應物溶解度差,反應底物難以充分接觸,自然會影響反應速率,這是溶劑選擇的前提。而對于反應較慢或者不反應的底物,neat反應或催化劑做溶劑是個選擇。而溶劑的溶劑化作用涉及到反應的機理層面,下面主要分析這一點。 一般把溶劑分為質子極性溶劑、非質子極性溶劑和非質子非極性溶劑。 水可以很好地溶解溴化鈉的原因是,水可以溶劑化 (solvate) 陰陽離子:它氧原子上的 δ– 可以穩定化正電性的鈉離子,對它δ+的氫原子的吸引也可以穩定化溴離子。像水這樣與正離子和負離子均能相互作用的溶劑稱為質子 (protic) 溶劑。包括水、醇類和簡單酸。由于質子溶劑包含-OH這樣的極性鍵,質子溶劑亦是強極性(polar)溶劑。 ![]() 有機物異裂后會產生帶電中間體,溶劑可以通過使過渡態或中間體穩定化或去穩定化,而影響反應過程。下面僅以親核取代為例,說明質子溶劑和非質子溶劑對反應進程的影響。 對于親核取代中,遵循SN1機理的反應,基本使用質子溶劑。對于親核取代SN1反應來說,反應的決速歩是C-X異裂形成碳正離子和離去基團(負離子),一方面質子溶劑可同時溶劑化這兩種離子,使它們穩定;另一方面質子溶劑的強極性有助于C-X鍵的異裂。 對于親核取代中,遵循SN2機理的反應,基本使用非質子極性溶劑如DMF,DMSO,ACN等。不同于SN1,SN2機理中,離去基團的離去和親核試劑的進攻同時發生,電荷由定域在一個原子上,到兩個原子間傳遞,其過渡態不涉及離子的產生與消亡。因此很少需要質子溶劑去穩定離子中間體,而且質子溶劑能溶劑化帶孤對電子的親核試劑,降低其親核性。但非質子就不同了,其對親核試劑(或陰離子)的溶劑化作用很差(如最上圖中,DMSO不能溶劑化叔丁基負離子),進而使親核試劑更活潑。 |
|
來自: 新用戶67548723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