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世界,是在體驗停不下來的跳樓機,也是在體驗結束不了的過山車。 這個群體的朋友,一直在做迷途方向的尋路人。 ![]() 雙相情感障礙,也稱為躁郁癥,指既有躁狂或輕躁狂發作,又有典型抑郁發作的一類精神疾病。 雙相情感障礙的標志性表現是極端低落和極端高漲的情緒發作。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的人,會時常感覺在抑郁和躁狂兩個狀態中切換,備受折磨。 躁狂發作時,會情緒高漲、思維活躍、活動增加。 而抑郁發作時,則會興趣減退甚至喪失,常伴有絕望、無助感,自我評價過低,感覺生活沒有意義,有時會有自殺傾向。 所以這病一旦發作,比抑郁癥還復雜。 01 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疾病,其臨床特征多樣,且容易被誤診和漏診。 有研究顯示,雙相情感障礙的首診確診率只有7.6%,而誤診率和漏診率合計高達92.4%!而大部分雙相情感障礙容易被誤診為抑郁癥或焦慮障礙,約60%患者曾被誤診為抑郁癥。許多患者甚至在發病10年后才得到準確診斷,在此之前,通常有1~4次被診斷為其他疾病! ![]() 雙相情感障礙,除了典型的雙相情感障礙Ⅰ型外,還包括雙相情感障礙Ⅱ型、混合發作、其他特指的類型。 I型是指患者除抑郁發作外,還有過典型躁狂發作或混合發作的雙相情感障礙。 II型則是指除抑郁發作外,只有輕躁狂發作,沒有典型的躁狂發作或混合發作的雙相情感障礙。輕躁狂是比較輕微的躁狂發作形式。 相較于I型雙相情感障礙,II型雙相情感障礙的特點是——重抑郁、輕躁狂,而且更容易被誤診。 小編最近在讀的《雙相情感障礙ll型》一書中,作者卡拉·多爾蒂也是經過多年反反復復的誤診,才最終被確診,最終在正確的治療下得以痊愈。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讓更多讀者認識到雙相并盡早預防,早日擺脫「越治越糟糕」的處境。 雙相情感障礙與抑郁癥最主要的區別在于:抑郁癥只有單相抑郁發作,表現為情緒低落、思維反應遲緩、精力體力下降,并無典型躁狂發作的表現。 所以,恰恰是因為雙相情感障礙的患者在抑郁發作時,更容易出現癥狀,所以他們大多因抑郁癥狀而去就診。如果輕躁狂/躁狂發作短暫或不明顯,或者患者對癥狀的自知力有限,他們極有可能無法意識到輕躁狂或躁狂發作。 因此,這個病常常被忽視,被誤診為抑郁癥。而雙相情感障礙還可能與其他疾病共存,這會讓準確診斷更加困難。 2 如果誤診或漏診,一些人會得不到及時的治療,甚至還有人會越治效果越差。 該病若無規范化治療,一年內的復發率高達70%。反復復發也會耗費大量的治療費用,給自身和家屬造成巨大的精神痛苦或折磨。 對于雙相情感障礙這個病來說,關鍵在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在抑郁發作中,如果出現以下特征,提示患者可能患有雙相情感障礙,需要各位患者朋友找醫生進行更為細致的評估。 這些特征包括 1.發病年齡較早:有研究顯示,雙相情感障礙的首次發作往往在青春期或成人早期,發病高峰年齡在15~19歲。 2.抑郁反復發作:抑郁發作如果發病急驟、頻繁發作(1年內抑郁發作≥4次)、緩解較快,往往提示雙相情感障礙的可能性較大。 3.遺傳史:遺傳因素是雙相情感障礙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有雙相情感障礙家族史,往往提示雙相情感障礙的可能性較大。 4.存在非典型抑郁癥狀:如睡眠增加、食欲過盛、灌鉛樣麻痹感。 5.抗抑郁藥物治療引起躁狂/輕躁狂發作或快速循環反應。 03 雙相情感障礙的治愈有一定難度,但只要重視并遵醫囑進行治療,癥狀緩解、達到臨床康復,從而恢復正常生活和學業或工作,是完全可能的。 我們在看病過程中,要將自己的所有情況如實告知醫生,醫生才能綜合評估。大家爭取早日規范治療,早日康復。 目前雙相情感障礙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物理治療等。 ![]() 藥物治療是目前治療雙相情感障礙最核心的方法,常用藥物為心境穩定劑,如碳酸鋰片、拉莫三嗪片等,幫患者將情緒穩定在正常的水平,也能有效預防疾病復發。 心理治療對疾病也有幫助,具體可咨詢專業的心理醫生。 無抽搐電休克治療,也是治療雙相比較快捷有效的方法。 在急性發作時,有時藥物作用效果比較慢,為了快速控制病情,醫生會使用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操作時,醫生會使患者處于輕微的麻醉狀態,利用特殊的儀器,對大腦進行電刺激,讓大腦暫時停止部分精神活動,從而調節紊亂。 物理療法通常會和藥物療法一起使用,在患者經過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后,可繼續使用心境穩定劑控制病情。 現在治療方式越來越多樣化,藝術治療、繪畫治療等措施也經常被運用到疾病的康復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