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鋼琴圈來說,這個冬天無疑被王羽佳點燃。在國內的幾場巡回音樂會中,她向我們展示了“頂流”的實力,開票即秒空。而王羽佳也沒有辜負廣大樂迷的熱情,為大家帶來精彩絕倫的演奏,整個社交媒體也被“王姐”霸屏。 從很多現場傳出的視頻來看,短裙、“恨天高”加上她俯沖式的鞠躬,仍是她極具辨識度的形象。在其中一場音樂會中,一襲露背裝把她的手臂和背部線條展現的淋漓盡至。緊實,舒展,充滿力量。而網絡留言的熱評中不乏有“穿得太少”、“不宜登大雅之堂”、甚至“建議去參加FMX”等言論。一直以來,王羽佳身上最熱的兩個標簽,一個是她傲人的天賦,另一個就是她的著裝。對于她演出服的討論就一直沒有間斷。2011年,24歲的王羽佳初登好萊塢音樂會,本是萬眾矚目,一戰成名,然而緊隨其后的卻是國際各大媒體的辣評。洛杉磯音樂評論家Mark SwedTimes提到王羽佳在好萊塢演奏拉赫馬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時穿的短而緊致的橙色連衣裙時寫道:“如果裙子再短一點,可能18歲以后的音樂愛好者,沒有成年人陪同就無法進入了。”兩年后,評論家Jay Nordlinger將王羽佳在卡內基音樂廳獨奏會上穿的短款紅色連衣裙描述為“幾乎不遮蓋她的臀部,像一件'脫衣舞服’”。2014年,當倫敦電訊報的一位采訪者采訪她,用了“危險的短而粘人的衣服”一詞,她則一笑而答:“我26歲了,所以我穿26歲的衣服。”她也曾在社交媒體上引用過一句話,疑似回應著裝爭議:“那些你所看到的,不僅取決于你在看什么,還取決于你從哪里看。”面對著媒體的炮轟,王羽佳依舊穿著她五顏六色的小裙子在世界頂級的音樂廳留下她的倩影,鋪天蓋地的詆毀也無法阻止她蒸蒸日上。2017年,美國年度音樂藝術家大獎為王姐拱手送上。2018年,卡內基音樂廳座無虛席,她那一襲藍裙冷艷動人。2019年,“古典音樂界的奧斯卡”留聲機大獎更是花落姐家。2022年,王羽佳被英國權威雜志《留聲機》評選為史上最偉大的50位鋼琴家之一,并成為唯一上榜的中國演奏家……2023年的一場鋼琴馬拉松把王羽佳送上“音樂珠峰”。王羽佳以挑戰人類極限的方式,致敬拉赫瑪尼諾夫150周年紀念。在長達四小時的音樂會中,她演奏了400多頁的樂譜,演出過程中一位觀眾激動得心肌梗塞,演出結束后,指揮家雅尼克難掩激動的心情“跪服”在地,以表示對王羽佳整場演出的欽佩和贊美。王姐通過自己的實力,讓大家從“質疑姐,理解姐”變成了“擁護姐”。大家逐漸接受了這樣兩面的王羽佳。一面是年輕的中國鋼琴家,她的精湛技藝和音樂智慧使她蹊蝓表演者之首。而她也是時髦的精靈、尖尖頭發,有著古怪的機智,喜歡穿著略小的連衣裙和五英寸的高跟鞋出現在音樂會觀眾面前。她每次都在制造著聽覺和視覺的冒險,讓人震驚。《紐約時報》樂評人Zachary Woolfe在回顧2013年5月卡內基音樂廳獨奏會王羽佳在《泰晤士報》上寫道:“我承認,雖然我也許90%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她精確而旺盛的演奏上,但關鍵的10點注意力集中在她緊身的火焰色連衣裙上。她誘人、令人驚訝的衣服不僅呼應了她音樂生涯的魅力和驚喜,更重要的是,小裙子和尖尖的高跟鞋吸引了你的注意力,讓王女士多么嬌小,她的身體和她用樂器獲得的力量之間的對比有多鮮明。這種對比創造了戲劇性。它把獨奏會變成了一場表演。”穿最短的裙子,彈最難的曲,這個中國魔女讓外國人跪服。她沒有被俘虜。她在音樂中激烈地擁抱勃拉姆斯和貝多芬,就像她捍衛自己喜歡穿什么的權利一樣。她穿著緊身的短款瑜伽褲和緊身背心,她打著哈欠,喝著濃縮咖啡說:“與其遵循教科書的行為,做古典音樂家一直做的事情......”說著說著她咯咯咯的大笑起來,“算了,我還是去睡覺吧!”不被定義,堅持做自己,王羽佳穿著她那一套套華麗“戰服”在舞臺上揮灑汗水,并在舞臺上展現出對音樂的熱情與才華,這種自信是她獨特魅力的一部分。在她的堅持下,那些頗具爭議的形式都成為了她星光的美麗注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