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廂有情 時光不長,愿你在我的文字里,相見不晚! ![]() 與另一家庭結為親家,不僅是兩個人之間的聯姻,更是兩個家族的交集和融合。 在這種關鍵時刻,很多人都會感到壓力重重,不知道如何應對。 有部分人會因為面子或者感情而羞于索要,哪怕對方已經明確詢問,他也不會直說自己該要哪些東西。 而等到事情已成定局之后,又會后悔自己當初過于好面子,不敢直接要。 事實上你要記住,在結為親家前,即使臉皮再薄,我們也應該勇敢地向對方討要這三樣東西,因為這是一種遠見。 彩禮或者嫁妝 在建立親家關系之前,很多人都不好意思直接索要彩禮或者嫁妝,因為要得多了,會顯得自家人過于貪婪;可要得少了,又擔心自己子女未來不好過。 然而,這筆禮金對于婚姻和一個新家庭的穩定發展至關重要。 ![]() 小蘇當初和丈夫結婚時就沒有索要彩禮,原本父母定下了十二萬彩禮,可小蘇心疼丈夫,覺得他家里還有生病的父親需要照顧。 所以,便說服父母不要婆家任何彩禮,只要兩個人幸福就好。 可結婚之后小蘇才知道日子有多難過,一個小家庭一點啟動資金都沒有,兩人連裝修的錢都出不了,每個月的工資還得還房貸。 兩家父母也是水火不容的狀態,畢竟雙方都嫌棄對方一毛不拔。 在現實生活中,新婚夫妻需要娘家和婆家,共同提供房子首付款或婚禮費用等經濟支持。 這并不意味著貪圖利益,而是希望得到兩家人的認可和支持,以確保婚姻和親家關系的穩定和美滿。 所以即便不好意思,在婚前也別忘記討要彩禮和嫁妝,這是一個新家庭的啟動資金,更是兩家初步建立友好關系的橋梁。 彼此的尊重 無論是婚姻還是親家關系,尊重是彼此相處的基本原則,當我們尊重對方,就等于在向對方傳達這樣一個信息: ![]() 你是我重視的,你的子女也會被我珍視, 小蘇一家子就是如此,當初匆匆忙忙結婚,兩家人其實也就正式見過兩面。因為婆婆一直催促,再加上小蘇又特別喜歡老公,于是便草率地結婚了。 婚后,婆家人一直以為小蘇恨嫁,甚至覺得她父母也想早點把這個女兒嫁出去,因此對她百般苛刻,連帶著對她父母,也是橫眉冷對。 在結為親家之前,你務必要明白,兩家人之間的尊重格外重要。 一旦雙方父母有矛盾,作為子女夾在中間勢必會非常為難,還有的人會因為父母的原因而走向離婚。 所以在結婚前,兩家人應該時常走動,把雙方家庭的習慣都彼此告知,日后在相處的過程中盡可能地去尊重彼此的習慣和飲食口味,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其次,更是要約法三章,兩方家長不可產生矛盾,凡是先和子女商量,或者大家坐在一起敞開說。 ![]() 索取雙方的支持和包容 親家不止是朋友關系這么簡單,兩家人成為親家,就相當于是成為了親戚,所以此時彼此的支持就顯得格外重要。 小蘇用她的親身例子告訴我們:“兩家人結成姻親之前,一定要說清楚,彼此務必相互扶持。 因為我曾經就是沒有說清楚,在我父母遇到困難時,想要向婆婆借一萬塊錢,她都不愿意。 我當時心都涼了,我已經把他們當成是我的家人,可他們卻連一萬塊錢都舍不得借,我真的太失望了!” 很多人都有好面子的習慣,更不想給兒女增添麻煩,但你們始終要記得,結為親家之后你們的關系將轉變為親戚。 所以在此之前就應該說清楚,遇到困難之時,雙方家庭彼此扶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里盡量地去幫助對方。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包容,由于兩家人習慣不同,自然會產生許多小誤解和摩擦,這個時候更應該互相理解,不要過度放大任何一件小事。 ![]() 結束語: 在結為親家前,雖然臉皮可能會有些薄,但還是應該明智地追求我們需要的東西:財務支持、彼此尊重和互相扶持。 你要牢記,這幾樣東西都是親家關系中缺一不可的,唯有你大膽地去索取,將來雙方的日子才會更好過。 如果一開始就支支吾吾,不敢明確提出自己的需求,那么在結婚之后再后悔便是于事無補。 所以,及早表達需求,這對兩家人來說都有好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