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告訴我:高血壓,就是“屎”堵住了后門!而那些建議一直吃藥的,賣掉的是藥、扔掉的是良心! 高血壓,我父親是很擅長治療的,最開始我和很多人一樣覺得這不好治,畢竟醫(yī)院也只能讓患者一直吃藥治療。 然而當我親眼見證過父親治好一個又一個的高血壓的患者后,才明白父親的本領是很多人望塵莫及的。 有一年暑假,我回家給父親幫忙,來了一個患者,她說自己高血壓,已經(jīng)六、七年了。嚴重時,高壓195,低壓115。 患者也去大醫(yī)院看過,但大夫也只是讓他一次次地吃藥維持,最后只是治標不治本,無奈之下,患者決定轉投中醫(yī)治療,找到了我父親。 刻診,患者腦袋發(fā)暈,沉重,不清醒,而且隱痛。上半身,尤其是腦袋,明顯發(fā)熱,就連耳朵里都有熱乎乎的感覺。此外,大半干燥,排解十分吃力。 接著,父親又看了看患者的舌脈,發(fā)現(xiàn)舌紅,苔垢,脈象洪數(shù)。 了解情況后,父親給他寫了張方子:花粉、元參、生地、白薇、燈心、竹葉、旋覆花、代赭石、菊花、桑葉、龍膽草。 結果如何呢? 患者服用一周后,大便十分暢快,腦袋清醒;接著又服用一個月,患者發(fā)熱之感消失,頭也不疼了,再一量血壓,高壓150,低壓100。 效不更方,患者又服用兩個月,所有不適癥狀消失,血壓也恢復正常值;為鞏固療效,讓患者繼續(xù)服用半個月善后。隨訪,未見復發(fā)。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中醫(yī)管高血壓這個病叫“眩暈”,還認為,大部分人都源于肝腎陰虛,肝陽上亢。 你看,這個患者,舌紅苔垢,脈象洪數(shù),這就是肝腎陰虛,肝陽上亢的表現(xiàn)。肝腎陰虛,她的腸道就缺少津液的潤澤,于是大便干結。 肝腎陰虛,她就會生內(nèi)熱。內(nèi)熱往上走,她的腦袋就會發(fā)熱,甚至耳朵里也發(fā)熱。 肝陽上亢,患者的腦袋就暈頭轉向,疼痛不已。嚴重的時候,甚至連路都走不了,連家都不認識。 這里有一個不可忽視的細節(jié),就是大便干結。便干,意味著后門不通。后門不通,患者的熱邪就堵在上頭,出不來。所以,必須潤腸通便。 既然如此,我們就來看看,方中的用藥思路: 1、花粉、元參、生地——潤腸通便; 2、白薇、燈心、竹葉——清熱; 3、旋覆花、代赭石——降逆平肝; 4、菊花、桑葉、龍膽草——平肝陽、清肝熱的“三劍客”。 如此一來,患者的后門打開,壅滯于頭部的邪熱就有路可退,患者的諸多毛病,就可以化解了。 后來,在我臨床接診無數(shù)的高血壓患者中,我也給不計其數(shù)的患者用了此方,不是我不會辯證偷懶,而是它真的很受用,與其花著數(shù)不盡的錢受苦治病,我更愿意用最簡單的方法幫患者解決最棘手的問題。 如今,我把這些寫出來,只為給患者多提供一個思路和方向,我不怕動了某些人的蛋糕,反而看著一個個恢復健康的患者,我更加明白:那些沒有良心的醫(yī)生,比強盜土匪還可怕! ![]() 小時候,經(jīng)常有一個土郎中來找爺爺,每次聊著聊著兩個人就得吵起來,最后都會以爺爺?shù)穆鋽「娼K。 我大學畢業(yè)后當上市醫(yī)院的一名主治醫(yī)生,回家探親的時候又碰到了這個土郎中,爺爺憋得面紅耳赤說不出一句話。 我對土郎中說:“你跟我爺爺說啥呢,他怎么不說話了。” 土郎中志得意滿的說:“我跟你爺爺說:高血壓就是屎堵住后門憋得,壓根用不上降壓藥。” 我說:“胡謅,高血壓怎么會跟屎扯上關系,還有不吃降壓藥你怎么控制血壓?” 土郎中鄙夷的看了我一眼:“沒有血壓這個指標,我們這些中醫(yī)就看不了病了?現(xiàn)在的年輕人狗屁不通!” 土郎中走后我跟爺爺說土郎中就是個騙子,可爺爺還是一言不發(fā)最后說土郎中說的是真的。 后來我遇到了一個高血壓的患者,患者心煩、口干、善太息,喜冷飲,食欲不振,面紅目赤,大便6日未排。 再看過患者的舌脈,發(fā)現(xiàn)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少津液。 用了7劑活血行氣的藥物,壓根沒有作用,鬼使神差的我想起了土郎中的話,于是開方:玄參、麥冬、生地、大黃、芒硝、梔子、代赭石、鉤藤、牛膝。 患者服用6劑,排下硬臭大便數(shù)枚。大便排出以后,患者眩暈明顯減輕。 藥不更方再用30劑,患者眩暈、發(fā)熱消失,測血壓:165/90。 為了鞏固療效,又用7劑,諸癥皆消,血壓穩(wěn)定,生活恢復正常,隨診至今無復發(fā)。 患者的血壓高是因為屎堵住后門憋得,這是什么意思呢? 這個患者脈弦數(shù),舌紅苔黃,少津液,這都是肝郁化火會出現(xiàn)的癥狀。 肝郁化火就會影響胃氣的通降,導致腸道不能被津液濡養(yǎng)。所以導致了便秘。 便秘就相當于把火熱之邪的通道堵死了!肝郁化火之勢就只能上逆全身。 中醫(yī)講:“血熱妄行”,火熱邪氣加速了血液的流動。 于是患者出現(xiàn)臉紅目赤、血壓高、眩暈。口干、口渴,喜歡冷飲的癥狀。 這個時候就應該通腹瀉熱了。 1、通腹瀉熱——大黃、芒硝。 芒硝苦寒,能夠降泄,瀉熱通便;大黃作為家喻戶曉的通便藥物,可以蕩滌腸胃、瀉熱通便。二藥合用,可以增強通便除滿的能力。 大便通暢就好比給邪熱開了一個管道,能夠將其通瀉出體內(nèi)。 2、滋補陰液——玄參、麥冬、生地。 麥冬養(yǎng)陰潤肺;玄參養(yǎng)陰潤燥。兩藥合用,能增強滋陰潤燥的作用;生地入血分,有涼血止血、能夠清熱生津、還能增強潤腸通便的功效。 陰液就像是腸道里的潤滑劑,能夠保證大便不會干結難排。 3、降逆清熱、引血下行——代赭石、鉤藤、牛膝。 鉤藤不僅能夠清熱平肝、息風止痙,還能降血壓;牛膝補肝腎、強筋骨,引導血液下行“降速”。一清一補,清上補下,上下通暢,血壓自然恢復正常。代赭石寒涼降逆;搭配牛膝,有平肝、降逆的功效。 后來,臨床經(jīng)驗豐富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真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老前輩的經(jīng)驗也告訴我,治病不能只從指標出發(fā),古代先賢沒有這些指標的時候就治不了病了嗎? 我出身農(nóng)村,所以更能體會百姓的苦楚,所以在人生的第二階段,我把病人放在第一位,讓患者少跑冤枉路、少花冤枉錢,就是我努力的意義和方向。 ![]() 這次出差,是我最不情愿的一次,但是,同時也是給我?guī)砹朔旄驳氐淖兓彩亲屛夷茉谥嗅t(yī)這條道路上,能走的更遠的一次經(jīng)歷。 當時基本上是一個村子去一個人,到了地方,我才知道,當?shù)剡€有一位土郎中,全村大大小小的病,全都是靠他。 其實對于土郎中,很多人看法不一,對我一個接受過系統(tǒng)學習的科班生來說,全都是上不了臺面的野路子, 你想想,他現(xiàn)在都快70歲了,他小時候學習,那時候的條件又是如何,學醫(yī)又是怎樣學的呢?再說了,這么大年紀了,要是稍微有點本事的,不早就功成名就了?沒本事的才會窩在小山村吧。 所以,我也沒把他當回事。雖然工作在一起,但平時交流很少。就在我們和平相處之時,一位患者的到來打破了這份平靜,這也就是是打破我現(xiàn)在心理的一位患者。 那是位高血壓患者,當時他家里人來說很嚴重,讓我們倆去看看,畢竟我也是大城市來的醫(yī)生,跟土郎中一起的話算是有個雙重保障。 就在我們走進他家后,就看見一位男性,面紅目赤地躺在床上,聽家人描述,之前住過醫(yī)院,就因為腦袋迷糊,還發(fā)著熱,高壓都到210,低壓110了。在醫(yī)院治療無效才想著找中醫(yī)看看。 現(xiàn)在躺床上不敢起來,只要一起來,立刻天旋地轉。心煩,不想吃東西,口干,想喝涼水。 聽完這些,我趕緊對患者家屬說:我先給他開點降壓藥,趕緊把血壓降下去,這種情況很危險。 結果老郎中卻慢悠悠地說:不用擔心,給他開點藥就行。 我就看老郎中擬方:玄參,麥冬,生地,大黃,芒硝,梔子,代赭石,鉤藤,牛膝 看到藥方,這不是治便秘的嗎?我立馬反駁道:你是老糊涂了?生產(chǎn)隊的驢都不敢這么做,通便的藥就能降血壓? 他說:我看你學醫(yī)都學到狗肚子了,不懂就不要亂說話! 就在我們倆爭執(zhí)不休的時候,患者家屬卻選擇了土郎中的方法,可能也是土郎中在當?shù)氐臅r間久了吧,比較得人心。氣得我轉身就出門回去了,我還在想,總有他們來求我的時候。 結果到第二天,我就被打臉了。患者一劑藥下去后,排下大便好幾枚。等大便下去以后,眩暈之感明顯減輕。接著,再用一劑,大便又下來好多。 這一回,眩暈消失了,發(fā)熱感消失,心情愉快,血壓降到高壓180,低壓94。整個人可以下地走路了。 后來經(jīng)過土郎中的調整,去掉梔子、代赭石,加入了白芍、菊花、枸杞、制首烏, 這次,也就3劑藥,結果患者眩暈也消失了,其他癥狀完全沒有了,都能下地干活了。 實在想不通啊,我問了好幾次土郎中,他還是不愿意告訴我,沒辦法,我就只能先把這個案例記下來, 對我來說,雖然學醫(yī)的初衷是圖個穩(wěn)定,但是,遇到問題解決不了,只會更加引起我的好奇心,讓我一直深究下去。 就在我行醫(yī)多年后,我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其實,中醫(yī)的最高境界在于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 不理解的,我們可以先來看個例子: 你家里要是出現(xiàn)蟑螂了,你覺得該怎么辦?面對這種問題,大多數(shù)人想的,就是拿各種殺蟲藥,你消滅它一次,是能解決問題,但是,這也只是短期內(nèi)的,過后不是照樣還是有蟑螂出現(xiàn)? 那么,蟑螂出現(xiàn)的根源是什么?解決這個問題,蟑螂不就看要徹底解決了嗎?蟑螂能一直出現(xiàn),不就是因為環(huán)境衛(wèi)生差,給了它生存繁衍的條件嘛,只要你打掃干凈衛(wèi)生,不讓蟑螂有機可乘,不就可以了嗎? 再來看當時的那位患者,為什么明明是高血壓,還要開降火、通便的藥呢? 首先,來看這位患者,脈弦數(shù),舌紅苔黃,少津液,這就是明顯的肝郁化火的表現(xiàn),那么,必然也就會影響胃氣的通降,更影響了腸道內(nèi)津液的輸布。于是,胃氣不降,腸道內(nèi)津液不足,所以導致便秘。 便秘之后,那相當于后門堵上了!肝郁化火之勢得不到降泄,只能往上返。這一返,不要緊,整個人就臉紅、目赤、血壓高、頭迷糊。至于說口干口渴,喜歡冷飲,這些都是火勢燔灼的表現(xiàn)。 所以,根源問題就在于便秘,用大黃、芒硝來通便,用玄參、麥冬、生地來滋補陰液。這樣做的目的,也就是讓大腸潤澤,燥屎得泄。 便秘問題解決了,再輔助以其他藥物清熱降火、恢復正氣,高血壓自然迎刃而解。患者也就慢慢恢復正常了。 高血壓患者一定要重視服藥問題醫(yī)生告誡:不按時服用降壓藥就是高血壓患者最忌諱的一件事。高血壓是一種長期性疾病,不能根治,所以,服用藥物后血壓漸趨平穩(wěn)時,不要著急減藥或直接停藥。 有些患者感覺血壓平穩(wěn)后就立刻停藥,停藥一兩天血壓沒有變化,是因為這是長效降壓藥仍然在發(fā)揮效力,等到第三四天血壓就會上升,這時,降壓藥已經(jīng)在體內(nèi)發(fā)揮完作用,血壓也就隨之升高了。該吃藥時不吃藥,不能維持有效的血藥濃度,高的血壓降不下來,有可能由于血壓高而引起并發(fā)癥,腦出血就是其中一種。 我是一位腦血栓患者,最初發(fā)現(xiàn)血壓高時堅持每天量血壓,確診后開始吃降壓藥,后來感覺并無大礙。對吃藥不重視,不按時、不按量,麻痹大意。我人又比較偏瘦,不喜歡吃肉,對血脂更不關心,最后由于高血壓、高血脂在2016年10月導致腦血栓病癥發(fā)生。悲痛! 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按時、按量服藥!重視!重視!再重視! 治療高血壓的,自己本人原來低壓100、高壓185,服用一個月后完全正常。藥方:決明子(炒過)、山楂、枸杞子,以上三味中藥房有售,每次各適量泡水喝,每天換一次。一般喝上一個禮拜就可以慢慢減服降壓藥,半個月可以去測量血壓,大部分患者在一個月血壓正常,可以再隔三差五的喝幾天鞏固就行。這個方子是廣西一位國民黨軍醫(yī)提供的,他是中醫(yī)世家,現(xiàn)在也近90歲了,我在做生意過程中認識的。好多大醫(yī)院請他坐診,都不愿意去,就自己在家開門診,收費也相當?shù)停踔霖毨У幕颊卟皇召M用。這個方子我推薦給身邊不下20個人使用,血壓基本都正常了,大部分都已停藥,如今我也有一年多沒有吃降壓藥,血壓一直平穩(wěn)。愿咱這個平臺能幫助到更多患者。” 獻方人:趙勝利老師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高血壓患者由于服藥不科學而導致生命危象的情況,所以對此患有高血壓的人一定要提高警惕。要知道服用降壓藥降壓是有講究的,不能隨意的盲目而為。那么在日常高血壓患者應該如何科學的使用降壓藥呢? 一、首先,患者應該明確服藥的最佳時間,通常要注意避免在臨睡前服藥,而要在白天血壓升高的時候服藥。因為人體的血壓在一天之中有"兩高一低"現(xiàn)象,上午9-11點,下午3-6點最高,午夜最低,入睡后血壓較白天下降20%。如果睡前服用降壓藥,加上入睡后自然下降因素,會使血壓下降過低,使大腦缺血,誘發(fā)缺血性中風。二、如果使用降壓藥治療,那么患者就應該堅持長期服用,不能自己在中途隨便停服。要根據(jù)醫(yī)生的判斷再做停藥決定。臨床的一些案例表明,有些人服用降壓藥后,感到血壓已恢復正常,便擅自停藥,結果幾天后血壓又上升,且出現(xiàn)出汗、頭痛、失眠、易激動等癥狀,產(chǎn)生停藥綜合癥。因而患者不可自行停藥。 三、在服藥的時候患者要克服自己過于急切的降壓心理,要知道降壓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藥量要適當。這是因為患者朋友們在服務降壓藥的過程中,由于個人的體質不同,如果服用不當,過量服用可使血壓驟降,出現(xiàn)脈搏增快,頭暈目眩,甚至短暫意識喪失。 在治療高血壓的過程中,如果患者采用的是降壓藥,那么就要堅持科學的服藥原則,避免產(chǎn)生不良的健康影響。要知道服用降壓藥降壓是有講究的,所以高血壓患者一定要遵守以上這些服藥方法。 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 1、定期測量血壓,1-2周應至少測量一次 2、治療高血壓應堅持“三心”,即信心、決心、恒心,只有這樣做才能防止或推遲機體重要臟器受到損害3、定時服用降壓藥,自己不隨意減量或停藥,可在醫(yī)生指導下及現(xiàn)病情加予調整,防止血壓反跳 4、條件允許,可自備血壓計及學會自測血壓。 5、隨服用適當?shù)乃幬锿猓€要注意勞逸結合、注意飲食、適當運動、保持情緒穩(wěn)定、睡眠充足。 6、老年人降壓不能操之過急,血壓宜控制在140-159mmhg為宜,減少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7、老年人及服用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jīng)末梢阻斷藥的防止體位性低血壓. 8、不需要嚴格禁止性生活: 注意以下幾種情況,不宜進行性生活 ①事后不要立即進行房事 ②酒后應禁止性生活 ③若有頭暈,胸悶等不適應停止性生活,并及時就醫(yī)。 25年前,我被我們院里分到了閩南的一個鄉(xiāng)里進行為期3年的義診,起初我是不愿去的,畢竟太遠了,但是,院里指派我去,我又不能違抗,就只能聽從建議了。 于是,我就來到了這個村子里,因為村子的房屋很少,我就和這個村子里的老中醫(yī)住在了一起。 這個老中醫(yī),他雖然說醫(yī)術很好,但是為人感覺真的很一般,成天就擺著一張臉,跟別人欠他百八十萬一樣。平常也不怎么說話,我問他,他才說話,否則就不主動給我說話。 但他卻對待病人非常的用心,這讓我無比的傾佩。記得有一次,來了一個高血壓的患者,他了解到情況后,立馬就開了一副下火的方子,我頓時感到震驚。連忙拉他衣服,說:你是不是開錯了? 而他并沒有理我。只是自顧自地接著看病人,我感到十分的好奇。 2個多月后,這位患者又來了,老遠處看見他手里領著什么東西。我趕忙去對老中醫(yī)說:你快躲躲,前段時間你開的高血壓下火方子的患者,來找你事情了。 結果老中醫(yī)不慌不忙的起身穿了件衣服,就坐在桌子面前了。 幾分鐘后,我看見這名患者,手里提著一籠雞蛋來了,進門就是感謝老中醫(yī)。 我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議,于是,我便問老中醫(yī)這究竟是什么含義。 而他卻說::治療高血壓不降火,這就是庸醫(yī)行為! 我聽后他的回答,我更加的迷茫了,后來我才得知這其中的含義。 隨便說一個真實的病例吧。 我的一位患者,他高血壓已經(jīng)有七八年之久了,最嚴重的時候,高壓達到了220,低壓130。看過各種醫(yī)生,也吃過很多種降壓藥,效果都不是很好, 之后他就經(jīng)常感覺腦袋發(fā)暈、沉重,不清醒,而且還有隱痛。上半身,尤其是腦袋,明顯發(fā)熱,就連耳朵里都有熱乎乎的感覺。大便十分干燥,排解也很吃力。 我看他舌紅、苔垢,脈象洪數(shù)。于是,我便在原有的方子上,給他增添了幾味下火的藥物。 方:知母、蘆根、竹葉、生龍骨、石決明、桑葉、菊花、決明子、生地、瓜蔞仁。 結果,他用藥5劑,癥狀減輕,并且血壓有所下降;用藥20劑,諸癥息平。血壓降到150/100mmHg。總共用藥30多劑,他8年的高血壓就這么消失了。隨訪3年,未見復發(fā)。 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他舌紅苔垢,脈象洪數(shù),這就是肝腎陰虛,肝陽上亢的表現(xiàn)。 肝陽上亢,他的腦袋就暈頭轉向,疼痛不已。嚴重的時候,甚至連路都走不了,連家都不認識。 而肝腎陰虛,他的腸道就缺少津液的潤澤,于是大便干結。 其次,肝腎陰虛,他就會生內(nèi)熱。內(nèi)熱往上走,他腦袋就會發(fā)熱,甚至耳朵里也發(fā)熱。 正因為如此,大便干結則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細節(jié)。便干,意味著后門不通。后門不通,患者的熱邪就堵在上頭,出不來。 所以,這就是他血壓遲遲不降的原因所在啊!在肝陽上亢的基礎上,出現(xiàn)了肝郁化火,上沖腦竅的狀態(tài)。這個時候就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頭中熱痛、眩暈迷糊等現(xiàn)象。 最后,肝腎之陰,是一身之寶。肝腎之陰不足,陰不斂陽,就會導致肝陽上亢、肝陽化風。 肝陰和肝陽啊,就像一個蹺蹺板上的兩個娃娃。一般來說,隨著年齡增長,我們都容易陰不足。古人講“陽常有余,而陰不足”,說的就是到了40歲以后,人們往往肝腎陰虛。陰虧,蹺蹺板就失衡。 這一失衡,全身的氣血、陰陽狀態(tài)就跟著失衡。人體現(xiàn)出來,就是以高血壓為代表的慢性病開始出現(xiàn)。 肝與腎的關系最為密切,中醫(yī)上用母(腎)與子(肝)來形容兩者的關系。腎陰虛,腎陰不足不能涵木引致肝陽偏亢,就會出現(xiàn)陰虛陽亢之高血壓 而這個方子,則是: 肝陽上亢,腦袋迷糊,頭發(fā)熱,則用知母、蘆根、竹葉來清熱; 用生龍骨、石決明來降逆平肝。桑葉、菊花、決明子,這是平肝陽、清肝熱的“三劍客”; 瓜蔞仁、生地這些就是用于潤腸通便的; 如此一來,患者的后門打開,壅滯于頭部的邪熱有路可退,他的諸多毛病,就可以化解了,高血壓自然也就降了下去。 自從鄉(xiāng)下老中醫(yī)對我說后,我在消除高血壓的病癥上,成功率大大提高。 我之所以會把這個病案記錄下來,是因為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如今許多的人并不會看病,就拿我來說,我是一個中醫(yī),但是我之前看的問題卻很淺,要是沒有認識這位老中醫(yī),我可能一直就擺脫不了這種淺面的學習。 而現(xiàn)在大部分的醫(yī)生,都只停留在淺面的學習,這樣做不僅幫助不了患者,還能讓患者對于中醫(yī)產(chǎn)生一些懷疑,甚至懷疑流傳下來幾千年的中醫(yī)文化,摒棄我們的中醫(yī)文化,我覺得這樣就是得不嘗失了。 我一個人很小,看的病例也很少,所以我希望我的故事,能和大家一起分享,讓大家一起了解中醫(yī)文化、中醫(yī)知識! 一、調絡飲(王樂善) 【組成】桑寄生15g,生地15g,丹皮15g,白芍15g,黃芩15g,菊花15g,夏枯草30g,杜仲15g,牛膝15g,桑枝15g,桂枝15g,生石決明30g,甘草15g;【功效】調和脈絡,降壓清眩。 【主治】緩進型高血壓病,屬肝陽上亢者。癥見頭暈目眩,甚則頭痛且脹,每因煩勞惱怒而加劇,脈象弦數(shù)有力,嚴重時手足麻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方解】牛膝補肝益腎,引血下行;生石決明鎮(zhèn)逆潛陽;寄生、杜仲補肝益腎;生地以平血逆;丹皮、白芍涼血活血,生血和脈;黃芩養(yǎng)陰清熱;菊花治頭目眩暈;夏枯草補肝血,除虛煩;桑枝、桂枝調營通脈,以防偏風;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有補肝腎,平肝陽,降血逆,調血脈之效,使陰平陽秘,血脈調和,而適用于緩進型高血壓病。 【加減】手足麻木加黃芪30g,桂枝15g。 【點評】緩進型高血壓亦稱良性高血壓,起病隱匿,病程進展緩慢,近半數(shù)病人可無癥狀,血壓增高常在體格檢查或因其他疾病就醫(yī)時才得發(fā)現(xiàn),少數(shù)病人則在突然發(fā)生腦血管意外時發(fā)現(xiàn),由此可見本病與肝陽上亢,血氣上逆相關,即與“血脈”直接相關。王老用“調絡飲”調和脈絡,使血脈協(xié)調平衡,故對緩進型高血壓病確有一定療效。 【簡介】王樂善,生于1912年,逝于2002年,遼寧義縣人。歷任錦州鐵路中心醫(yī)院中醫(yī)科主任、遼寧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副院長、主任醫(yī)師、中華全國中醫(yī)學會中醫(yī)外科學會主任委員。業(yè)醫(yī)70年,擅長內(nèi)、外、婦、兒、針灸等科,臨床上經(jīng)常針藥并舉,每起沉疴。 二、.育陰潛陽降壓湯(邱保國) 【功效】育陰潛陽,平肝熄風。 【主治】高血壓病,屬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者。癥見頭暈目眩,目脹耳嗚,面潮紅,急躁易怒,心煩失眠,耳鳴目澀,手足心熱,舌紅,苔黃或少苔,脈弦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方解】本病多責之于肝腎陰虧,木少滋榮,陰不涵陽,則肝陽上亢,氣血上逆。故用生地、白芍,生地滋陰生津,清熱涼血,白芍斂陰養(yǎng)血,養(yǎng)陰柔肝,平抑肝陽;用生石決明平肝潛陽,生龍骨重鎮(zhèn)安神,清肝潛陽,抑浮陽上越,懷牛膝活血化瘀,補益肝腎,引血下行,合用而鎮(zhèn)逆潛陽;又加用夏枯草清肝火,平肝陽,滲濕利水降壓;豨薟草搜風通絡;杜仲入肝腎,養(yǎng)其陰血以協(xié)助降壓;羅布麻平肝亢盛而降壓,全方共奏育陰潛陽,平肝熄風之功,使頭目清,目眩止,血壓復常。 【加減】若情志所致,酌加佛手、白蒺藜、玖瑰花或綠萼梅;若眩暈急劇,手足麻木加桃仁、紅花、地龍、水蛭;胸悶,加川芎、枳實、赤芍等。 【點評】本病多由情志所致病人素體偏陰虛,腎陰不足,水不涵木,可引起肝陽上亢,此為母病及子。肝屬木,寓相火,體陰而用陽。情志抑郁,肝失疏泄,肝氣內(nèi)郁,氣有余便是火,形成肝陽亢盛,故治療宜育陰平肝潛陽。下列驗案,病人胸悶而不移,有郁而氣滯之象,故加用枳實、佛手、川芎,取得好的效果。 【驗案】張某,女,55歲,退休干部,2006年5月20日初診。近周來,因與子女生氣,出現(xiàn)頭暈、目脹,心驚易醒,急躁易怒,耳鳴目澀,口干,手心偏熱。家族中父和兄均有高血壓病,在家曾先后服復方降壓片、心痛定等,血壓仍高,癥狀不減。檢查:血壓26.7/15.7kPa(200/118mmHg),心率72次/分,節(jié)律,無雜音,舌黯紅,苔薄白,脈弦細。 診斷:眩暈(高血壓病),證屬陰虛陽亢。治當滋陰柔肝,平肝潛陽。方用滋陰潛陽降壓湯:生地20g,白芍15g,生石決明12g,生龍骨12g,懷牛膝15g,夏枯草10g,稀薟草10g,杜仲12g,羅布麻15g。連服藥3劑,次日即感頭痛、目眩明顯減輕,精神好轉,血壓降至19.3/12.0 kPa(145/90 mmHg),但仍感胸悶脹、耳鳴、睡眠差。 三診:繼續(xù)上方服6劑,測血壓正常,癥狀消失。 【簡介】邱保國,生于1936年,湖北武昌人。任河南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副會長,河南省老年醫(yī)學會主任委員,享受國務院津特殊貼。善于用中西醫(yī)兩法治療心腦血管病,在老年中醫(yī)文獻研究,臨床及新藥研究方面均有很高造詣。曾出版《中國老年學》、《現(xiàn)代老年學》、《傳統(tǒng)老年醫(yī)學》、《衰老與老年病》、《心腦血管病臨床治療要覽》等著作。 中醫(yī)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 治法平肝熄風、滋養(yǎng)肝腎、活血利水。 處方: 石決明30克 鉤藤20克 丹參30克 菊花12克 生白芍15克 山萸肉20克 葛根15克 夏枯草20克 益母草30克 川芎10克 黃芩10克 生地20克 澤瀉10克 生山楂15克 枸杞15克 紅花6克 水煎服,每日1付。5付一療程,連續(xù)服用兩個療程。 方中以石決明、鉤藤、白芍平肝熄風為主藥,菊花、夏枯草、黃芩清肝熱為臣,枸杞、生地、山萸肉滋養(yǎng)肝腎,益母草、川芎、生山楂、紅花活血利水為佐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