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高爾夫,你會有一些好球,也會有壞球,但無論你得到什么,你都可以享受它。——大道 2023-01 1、大道,茅臺和網易是要出游戲了嗎? 段:網易茅臺合作游戲?那很可能是醉拳? 網友:茅臺和網易攜手打造的“巽[xùn]風數字世界”…… 段:不認識那個字!哪根神經起了主導作用,起這么個名字!? (補充)不過,大牌子有個很特別的字也許是高招哈,這不大家都去查字典了。 可能很快大家就都認識這個字了。現在找個中文名字可不容易了,兩個字的幾乎不太可能,他們這么做也許真是高招哈。 2、分析師:特斯拉軟件收入價值將超過其硬件 段:如果能這么收費,那商業模式也還是很不錯的。 網友:大道,你有沒有特別花精力去探究蘋果是否會出蘋果汽車,什么時候會出? 段:關鍵是,你研究有用嗎? 網友: 大道,對完全自動駕駛的實現有沒有大概的時間預估? 段:我覺得20年內估計搞不掂,但輔助駕駛可以做得蠻好了。 網友:能預測20年的事,這不扯呢,兩代人了,想想過去20年發生了什么翻天覆地的變化,蘋果,微信才有多少年? 段: 過去20年連個全自動生產線都沒搞定。完全自動駕駛可比那個要難大概一萬倍吧。 3、中國人比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韌性,好了就會出來生活,比誰都快。 段:你很可憐,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別人。 (補充)其實地球人都差不太多,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外面。 網友:作為一個一直在國內生活的人,怎樣才能更了解這個世界?大道有什么建議? 段: 要了解并不難,互聯網這么發達。對了,有時候也會信號不好。其實也沒必要非要去了解更大的世界,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蠻好的。只是不要對自己不了解的人或地方妄加評論,不要亂代表別人就好。我看到莫名其妙被人代表就不太舒服。 4、大道好。我大四考研考你研究生學校,大概率上不了。想請教您找工作應該注意什么? 段:你想做的工作,比方說錢多活少離家近?最好想想10年20年后你想注意啥。 5、段:希望蘋果這個價位或以下能夠持續一年或以上,這樣蘋果的回購就會更有效率。 (補充)今天繼續!換了一些Brk/B到蘋果,美股的騰訊也基本上全部換到蘋果了,港股的還沒動。(1.4) 網友補充:蘋果每次大跌的時候我都會加碼,每一次!想到10年后的時候,自己喜歡的股票大跌怎么會心情不好呢?不過確實絕大部分早年跟我買蘋果的都早賣掉了(2020-10-06) 段:是啊,最重要的是能認為蘋果能持續賺錢!只要這點是確認的,價格越低越好。蘋果的商業模式和企業文化決定了大概率蘋果會繼續非常賺錢的。 6、新聞:賣騰訊買蘋果!投資大佬段永平今年首次出手,去年曾7次加倉騰訊 段:騰訊的買盤非常強!幾百萬股的量很快就都拿走了。brkB其實我還不知道,還在繼續換。都不是急茬。 網友:幾百萬股騰訊那是數億美金,不到大道1%的量,大道管理的資金那是大幾百億美金了,大道如果到老巴的年紀,大概率比老巴管的錢多/ 段:我管的錢確實不少,雪球就是這么慢慢滾起來的。管的多少不重要,能到老巴那個年紀還能那么厲害才是重要的。 7、今天看電視上格力有個新廣告,最后廣告詞是“好電器 格力造”。從“好空調,格力造”到“好電器,選格力”了。 段:“好空調”是有很明確的產品的,“好電器”是什么?“電器”的定義都不知道是什么。 網友:確實有點籠統,那還不如不提電器產品名字。用原先曾提過的“把愛獻給世界”呢?是不是也比”讓世界愛上中國造”要好? 段:“把愛獻給世界”不太容易理解。“讓世界愛上中國造”是在中國放的廣告嗎?廣告其實蠻簡單,就是盡量用高效率傳達給自己的用戶或潛在用戶一個或某些信息,讓他們關注自己的產品。這兩個廣告似乎都不是這個意思? 網友:不知道段總曾經的愛股,通用電氣的“電氣”的定義是啥呢? 段:別人傻過就是你可以傻的理由嗎?通用電氣是個非常爛的名字,如果早年有個好牌子,也許今天也不至于落到如此地步。 網友:今天段總有點憤怒,開始懟人,這是為什么呢? 段:大道不是一直這樣嗎?難道你覺得這個時候應該是溫良恭儉讓?有時候懟一下影響比較深一點? 8、新聞:段永平豪捐2.7億 錢捐給浙大,我放心 段:“錢捐給浙大,我放心”。——這話當標題似乎有點不合適。 我當年說這話的意思是我在浙大這么多年,對浙大確實有很大的信任度,但不意味著我捐給浙大的錢我就是100%放心的。不過到目前為止,我看到的資料顯示,浙大對受捐的錢的使用確實是讓我滿意的,所以我對浙大的支持還會繼續,也希望更多的校友能夠一起支持哈。 網友:希望段總捐的款,不要都用在建大樓,而是支持基礎科研,基礎科學,青年科學家。 段:我討厭這種提建議的人!自己啥也沒干過,只是坐在那里瞎掰掰! 9、新聞:蘋果2023第一季度預期令人失望 段:失望是基于什么樣的“希望”?投資不能按季度“表現”來決策,不然會累死人的。 網友:按季度“表現”不錯了,很多人是按天“表現”來做投資決策的 段: 毛病大小的區別。 10、方丈好,小時候周圍大人怕溺水出事,看到誰家孩子下河里洗澡,哪怕是個小河,回到家也得打一頓。最后反而是很多不聽話的小孩長大了游泳很好,聽話的孩子大多不會游泳。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現象,方丈是怎么看這種現象的? 不明真相的群眾 :不用去討論怎么看,正確的做法很清楚:盡快學會游泳。 段:非常同意!讓小孩免于危險的最佳辦法就是讓他們學會游泳,我的小朋友們都是在四歲以前就學會游泳了,從此不擔心游泳池的危險。 網友:“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段: 我們這里很多人家里都有游泳池,很多社區也有。很多活動,比如生日party都會在有游泳池的地方,所以小孩不會游泳是可能多一層危險的。兩年前我們這附近就有一家的小孩在party時掉到游泳池里出事了。 網友:美國游泳教的這么早?挪威孩子5歲開始家長有意識地給娃報游泳班。 段: 我觀察到的但不是專業的觀點:小孩越小學的越快。不過需要找到有經驗的教練或老師。有些老師很會教小孩,知道如何適度消除小孩的恐懼感。 這里需要特別說明一下,這里說的教會小孩游泳,指的是教會小孩能在水里玩,熟悉水性,自己掉到水里完全不慌,自己游個十幾二十幾米完全沒問題的那種,和泳姿完全無關。 網友:我們家的五歲會游,但是在腳不能著地的泳池會慌。 段: 不著地會慌那個不算會游。會游的小孩就算水再深(比如3米)都是沒關系的。另外,我看到很多人會在小孩學游泳的時候在小孩身上綁上各種安全措施,那些可能都是錯的。除了讓小孩減慢學會游泳外不太會有任何作用。 網友:這個道理好像用在很多類似的事情上好像也很有道理。 段:是啊,假裝會游泳是很危險的,假裝會投資也一樣。不過很多人不很理解假裝會投資的危險到底在哪里,直到他們理解了危險。 網友:其實也不是假裝,他們是真的相信自己會投資。 段: 是啊,以為自己會,但一旦踩不著地的時候就慌了。游泳和投資在這點上確實蠻像的。 11、段:(美國天燃氣價ETF)去年放了一點長線投機的東西,已經過期了一些,大部分還要一年才有最后結果。這種游戲還是蠻好玩的,但只敢小玩玩。感覺這種交易大概率是會賺的,但還沒明白到底風險在哪里。 網友:大道真的是不羈,我很佩服!投資,投機都不排斥,但是投資為主。 段: 我只投資!投機只是小游戲,而且我這種“投機”贏得概率是遠大于賭場的。 網友:本質上這就是個一段時間內的概率游戲。風險就是其本身并不能產生現金流? 段:我賣call的時候收的不是現金流?不懂的最好不要假裝懂點啥。 有些人可能以為現金流就像流水一樣,每時每刻都在發生? 網友:之前一直有人'好奇',為什么滿倉了還有資金加倉?估計就是這個原因。 段: 這些人“好奇”怪。難道我就不能有收入嗎?委托我管錢的人就不能有收入嗎? 網友: 請教你主要持倉會用概率思維,還是只看確定性? 段:確定性或者概率思維?你確定你學過概率論?確定性難道不是概率思維? 12、不明真相的群眾:為什么老羅比老俞靠譜……老俞是個正常人,如果他成功了,是拜時代所賜;老羅是個神人,如果他成功了,是因為他對時代的逆襲。 段:感覺有點因為不靠譜所以靠譜的意思。以前看過俞敏洪的演講,覺得他講的非常好。但看了王利芬的長達4個小時的采訪后,覺得俞離所謂的頂級企業家確實還有點距離,而且這個距離似乎是不會被縮短的。俞其實是個非常好的生意人,但企業大到一定程度后恐怕就有點困難了。對羅沒太關注過,但看了大家放上來的采訪的鏈接的感覺是作為企業家,他和俞的差距還是蠻大的,但他確實是個蠻直的人(2012-07-20) 段:哈,10年后看,方丈確實不如我了解手機行業吧?老羅在手機行業里絕對不是什么神人,他對這個行業的了解程度其實方丈差不太多。區別是,方丈沒(敢)去做手機。那時候好多人都說要去做手機,包括方丈的前老板,甚至那些不管3721都要上的人……。 網友:他確實是個蠻直的人。但不是正直的人。“正”很重要! 段:哈,你也很直。 網友:老羅一直吹牛逼,在他眼中:OV華為小米只配扔垃圾桶,喬布斯之后,蘋果在走下坡路,用不了幾年,他這個喬布斯接班人羅布斯就能打敗蘋果,一統手機江湖;無時無刻不在中傷友商,顯示自己多么優越,過度消費錘粉…… 段:是的,他缺乏一些企業家的基本素質,方丈那時可能也不理解這點。 網友:這個經過了失敗應該能有所成長。 段: 很難! 網友:今天看到一篇錘子手機的報道(略),大道估計能看出不少老羅做的錯誤的決定。 段: 在錯誤的路上奔跑的人,誰在乎他到底犯了哪些錯誤呢?結局從一開始就確定了,從我看到他對蘋果的公開評價開始,我就知道他絕對不會成的。這種長文章沒必要浪費時間看的。你居然還試圖想浪費我的時間看這種東西?你看這種東西是有閱讀快感呢還是覺得能學到東西呢? 網友:因為當時年輕無知,認可了老羅在做錘子手機時的一些說法和做法。剛好看到這篇文章,借機復盤一下他的錯誤和我的錯誤。 段:哈,復習一下對你有好處,你錯在前面了。 網友:您能說一下您認為不錯的企業家都有誰嗎? 段:我確實認識一些很好的企業家,但不方便窮舉哈。很好的企業家未必就是完美的企業家,每個很好的企業家之間也是可以有很大區別的。 網友:丁磊研究了半年就閃也算是反應比較快的。 段:丁老板冰雪聰明,非常快就明白了這個行當不像看上去那么容易,所以他就沒碰哈。 不明真相的群眾 :老丁在視頻這個事情上,判斷還是比較堅決的,沒有入坑。 段:跟查爾斯比起來,威廉姆的商業直覺好很多,躲過了很多坑。 網友:商業直覺是天賦嗎? 段:所謂“商業直覺”不應該算天賦,應該是理性思考的結果。 網友:好奇巴菲特的商業直覺是在什么水平,70年的“功力”是能疊加的呢?還是會趨近于一個極限? 段:所謂商業直覺其實就是理性思考能力,老巴早就是頂級的了。當然,隨著經驗的積累,對不同公司的直覺的準確度肯定是會增加的。比如我能比較懂手機,老巴比較懂保險公司和銀行等等…。老巴懂的東西太多,我這么說不是很全面哈。 網友:在HBO拍的巴菲特紀錄片里,蓋茨接受采訪說:沃倫評估人和生意的能力,就像有魔法一樣。我們所有人,能有他這方面五分之一的水平就很好了。 這是一個讓人羨慕的“魔法”,如何能讓自己的這個技能接近巴菲特(哪怕是20%),讓我很著迷。巴菲特60年來幾乎每天到辦公室工作,進行五六個小時的閱讀,還會用大量的時間空想一些商業的問題,未必能想出解決辦法,但只是去想,這個過程他就很享受。 這也是一個讓我很向往的工作狀態,不知道學長您現在還有沒有去辦公室工作的習慣?(不知道為啥,在我想象中,您要么在打球,要么在家中的書房里工作。) 段:巴菲特的魔法正是源于他的不間斷學習和不間斷思考,喜歡確實有強大的力量。我退休以后就沒有辦公室了,雖然長安我的老辦公室好像還一直保留著。你倒是提醒我,如果需要的話,公司應該將我的老辦公室移作他用,不然也是浪費哈。順便說下,我也沒書房,也沒啥太多工作需要做的,抱著蘋果就好哈。不過每天我都會打開iPad看看有啥新聞或者需要我關注的事情。雖然我很喜歡和尊重巴菲特,但我絕不會成為巴菲特的,因為那不是我想成為的人。我的人生里有很多事情比投資重要。 網友:庫克說過,蘋果公司一直保留喬布斯辦公室且維持原狀。我想這既是一種懷念,也是傳承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吧?! 段:喬布斯是現象級人物,他的辦公室確實應該保留。 網友:大道號稱自己“不怎么讀書”,經過我多年觀察和理解,普通人不能輕易模仿大道這一點,因為大道可以輕易在打球、看電影、聊天時候思考理解很多事情,但普通人卻難以做到,如我這般普通人成長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讀書,通過更有智慧人來提升自己…… 段:就好像讀書的人就一定會思考似的。讀書真的是愛好,而思考是習慣。不讀書并不是不學習的意思。不讀書的人也是可以思考的,喜歡讀書的而不認真思考的人比比皆是,對吧?!現在學習的辦法很多,讀書其實只是一個途徑而已。當然,有些人可能真的只習慣用讀書的辦法去學習,這和他們長大的環境有關。我就是花了很多年才有點習慣有啥問題就去用搜索的。 網友:我讀書的天賦就比較差,連一個211重點大學都沒考上!但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喜歡琢磨來琢磨去! 段: 那只能說明你高考之前還沒養成思考的習慣。考上好大學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也需要會思考才行。當然,不等于考上好大學的人就已經養成了思考的習慣。我也見過很多上了好大學但不知道怎么著腦子就僵化到不思考了的人們。 網友:通過讀很多書來提高自己,效率應該是比較低的。有時候一本書,精華的就是那么幾句話。但這幾句話真正的理解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去悟。道需悟、術可學、術要練。喜歡思考比較重要。 段: 讀書和看短視頻并沒有本質差別,都可以娛樂,也都可以學習。我發現看短視頻的學習效率有時候會高很多。 13、段:對不起,因為某些原因,我收回這個想法。有啥大家還是在雪球上聊吧。話說回來,我一個社交恐懼癥,為什么要搞這個呢? 網友:我個人覺得大道午餐就是一個認識同道中人的機會同時做慈善,其實雪球已經有同樣的效果。 段:關鍵是來的到底是什么人完全不可預測,連老巴這些年也碰到過一些別扭的人,我想我就不必了吧。 網友:大道的顧慮可以理解,但我覺得但凡是經常學習巴菲特和大道思想的應該都會是同樣價值觀的人,另外大道只允許校友會介紹的人見面應該更多增加了同道中人的概率。 段: 你大概也很難理解這個世界是有很多有錢的壞人或怪人的。萬一碰上一個,會破壞正常生活,非常不值得。 14、過了兩年回頭看,Zoom的生意模式確實沒什么護城河,長期看產品未來很難有差異化,感覺是個越來越難的生意。和順豐的生意模式比起來,Zoom未來似乎更難一些。 段: 他們都是很難的生意。商業模式不好的生意也是生意。在有個好領導的時期,有時候苦生意也能做得還不錯,但對投資而言比較難。相對于茅臺而言,他們真是難啊! 15、新聞:蘋果CEO庫克新年自愿降薪40% 總薪酬將在2023年減少40%以上,至4900萬美元,原因是投資者的反饋以及庫克本人要求調整薪酬。 網友:庫克的薪酬相對于蘋果給股東創造的價值,真的微不足道。庫克自愿降薪是他熱愛這份工作。抄送國內企業,尤其是一直和蘋果對標的某米,雷布斯的薪酬是多少? 段:如果我是這家公司的“老板”,我覺得一年給10個億也是便宜的不行了。公司一年賺1000個億,10個億才不過1%!大家可以統計一下所有的上市公司,看看賺到1000億總和后CEO們的薪水和獎勵的總額是多少。 16、新聞:蘋果文件顯示庫克去年航空出差費用為 767319 美元 不明真相的群眾:就是坐私人飛機才花這么點。不過飛機購置、維護才是大頭,那個應該沒有分攤到庫克頭上。 段: 公司飛機公司的人坐,這里反映的就是庫克用的那部分。covid期間旅行確實少很多的,尤其是商務旅行。 網友:大道出差費有多少呢? 段: 大道沒有商務旅行,但每年花在旅行上的費用比庫克要高。 網友:私人飛機真的比商業飛機安全嗎? 段:私人飛機是什么意思?這里說的是噴氣式商務機,安全性和商業飛機是一樣的,但方便很多很多。時間機會成本高的人坐自己的商務機非常合算。 網友:想想科比,私人飛機不安全。 段:科比那個不是私人飛機,是一架直升機,出事的時候違規操作了。這事本不應該發生的。 網友:大道您怎么看私人飛機這個行業呢? 段:目前商務機主要由兩家供應:一家是灣流,一家是Globe。我目前用的是globe 7500,過幾年會換成灣流800. 他們的商業模式有點像波音或空客,沒那么好但小日子應該過得去。 經營商務機的公司好像有很多家,巴菲特那家叫Netjets。經營商務機有點像航空公司,但差異化比航空公司大一些,因為客戶的價格敏感度會低一點,但也不是很好的商業模式,至少比起蘋果來要差很多。 網友:Global7500已經是龐巴迪最新最頂級的私人飛機了。灣流也不錯,感覺美國更多一點。我們在這個行業做了整整20年了,覺得行業很狹窄和小眾,當然也許行業屬性就決定如此,很難看到增長率及衍生機遇,和蘋果比簡直天上地下了。除了前幾年國內暴富制造了一批飛機owner和私人運營商,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段: 美國商務機非常方便,不需要過安檢,可以直接開車到飛機旁邊上飛機,而且機場比民航機場可能多十幾二十幾倍,所以美國商務機市場確實不小。 國內商務機好處實在是太少了,安檢不能少但機場卻很少(應該跟民航機)差不多,等待時間經常也不短。唯一看到的好處就是家庭旅行比較舒服一點,尤其是老人小孩比較多的時候。時間成本上幾乎沒啥好處。 網友:全家人一起出行坐同一架飛機從風險角度是不是不太好? 段: 幾百萬分之一的幾率,和呆在家里不出門的概率差別不太大。 網友:我對國內頭等艙上下機的順序有意見,所以買經濟艙比較多。順序主要是上飛機時應該安排在最后上,經濟艙先上,然后拉簾,頭等艙再上,然后起飛。下飛機目前還可以,頭等艙先下,隱私性很好。 段:你說的機型可能不是真的頭等艙吧?747機型的頭等艙和普通艙的入口是不同的。我以前常坐國泰的頭等艙飛香港或回舊金山,從來都是分著上下飛機的,而且在機場里面的通道都不同。 17、大道,請問怎么看待新能源汽車以及鋰電池呢? 段:目前為止我還看不出誰會是最后的贏家。汽車多少還是可以做出一些差異化的,所以汽車企業可能能活的稍微好一點。電池應該很難有差異化,所以最后的結局多是價格和規模的競爭。也許三兩年,也許10年8年就能看到結果了。 18、大道,建立好的渠道有什么基本原則嗎?您講過做產品要差異化、聚焦;做廣告要不蒙人、高效率;品牌命名要無歧義、筆畫簡單、容易記憶;渠道這方面有沒有類似的指導原則? 段: 在有好產品的前提下,渠道會變得沒那么重要。最好的渠道就是像蘋果店這種模式,渠道完全和公司文化吻合,不然就是盡量超這個方向努力。 19、想問問段總現在對美國標普500指數什么看法? 段:沒啥改變。我總有一天會全倉S&P500的,但目前還沒買過,因為我覺得我還可以比S&P500表現好一點點。等庫克退休后我就開始考慮如何轉到S&P500的事情。 網友:大道的意思是只能看懂蘋果了嗎?大道應該能找到其他能夠看懂的公司…… 段: 大道不想花太多時間在這方面,因為這個對大道其實沒啥意思。 網友:為什么不是納斯達克100呢? 段: 那是你的問題,我沒注意過那是什么。 網友:大道為啥不考慮BRK呢,我記得您前幾天說過,長期來看BRK還是有51%概率會跑贏500的,就算BRK不在,文化還在啊 段: BBK是我管的大部分賬號的第二大持股,雖然比例不算高。巴菲特說他過世后五年才退休,所以我想他退休后我可以考慮慢慢換到S&P500去。BRK本身也買了S&P· 500的。這只是一個很久以后的想法。 網友:不是茅臺嗎? 段: 你是對的,但我說的是美股,而且說的是大部分賬號。其實我管的賬號里有一個賬號里拼多多是第二大持股。國內我管的人民幣賬號主要都是茅臺。 網友:請教大道,蘋果的企業文化和商業模式都已經非常優秀了,難道庫克退休(比如退休后10年之內)會給蘋果帶來本質的影響嗎? 段: 短期應該不會的,后面就要看庫克是不是選對人了。選錯了也沒關系,但要看能不能改過來。庫克是選錯過人的,原來那個賣奢侈品的女士管了蘋果零售店,結果不到兩年就換掉了。代價非常大但不換的代價更大。當時我其實蠻納悶的,為什么庫克不從公司內部找一個人而是從外部找呢?我曾經當面問過庫克(那時剛剛宣布這條消息),為什么選她?結果他把她狠狠滴夸了一通。哈,看來最后還是我對了。不過,從這件事情上看到蘋果的糾錯能力是非常強的,發現錯了就馬上改,雖然有時候也會等三年(大屏手機)。 網友:大道,為什么要在庫克退休后考慮轉到S&P500呢? 段:我其實想的是我退休后的事情。 網友:不是早退休了? 段: 早就從經營的崗位退休了,但投資的時間還不太長。不管怎么,有一天我還是會從投資上也退休的。希望能干到老巴這個年紀哈。前段時間見過兩次老巴,他的狀態依然非常好,真是厲害! 網友:請問大道持有S&P500和持有好公司一樣的心態嗎? 段: 持有S&P500其實就是投資在美國經濟的長遠發展上。我覺得S&P500未來的發展依然會不錯,除非我能找到我確信能好好投資的人接替我,不然我就都買S&P500了。 網友:大道,直接賣掉轉就可以了。為什么需要考慮如何呢? 段: 因為我覺得很長的時間里,蘋果的表現會比S&P500好,哪怕是庫克退休以后。我只是在思考而已。 好像很多人沒太理解我說的總有一天到底指的是哪一天。其實我也不知道,因為這一天不是由我決定的。 20、請問大道是怎樣看待人生的? 段:人生很復雜,不是我們一個普通人能解釋的。不過,我記得早年剛開始打golf時,在長安球會的lock room里見到一些golf的諺語,有些蠻有意思的。其中一條是:golf is like six, when it’s good, it’s terrific. When it’s bad, it’s still pretty good. 這里six的拼寫錯了。 網友:“高爾夫就像Sex,好的時候很棒,不好的時候,也不賴。” 大道用這句有意思的話,回答關于人生看法的問題,我的理解是要享受人生的意思。 哪怕故事的開始不是那么美好,我們也要用心寫好自己的故事。 哪怕英雄終將遲暮,我們終將死去,也要好好享受自己只有一次的生命。 段: 是啊,大概意思就是人生很美好,大家要珍惜! 網友 :Life is just like golf, you can have some good shots and bad shots, but no matter whatever you get, you can always enjoy it.(生活就像高爾夫,你會有一些好球,也會有壞球,但無論你得到什么,你都可以享受它。) 大道2006年的博客寫的這段話,也很經典! 段:Life is just like golf, you can have some good shots and bad shots, but no matter whatever you get, you can always enjoy it. 這話其實就是從那句話來的哈。enjoy your good shots and accept your bad ones! 網友:享受所得,安于所失 段: 安于所失其實蠻難的,我到現在都做不到。我會為了一些過去的事情憤怒,哪怕是很久以后,放下真不容易。 21、國內很多銀行都低于 1PB,賬面盈利也不錯,但搞不懂銀行,也不敢碰。巴菲特和芒格一直以來都持有不少銀行,有的銀行商業模式可能也不錯。大道有看懂了老巴的銀行股嗎? 段: 主要是看不懂10年后。 22、段:新東方的put這個禮拜五全部過期。以很小的代價賺到了很少的錢,但得到了不小的樂趣。 網友:大佬也喜歡賭博 段: 你對賭博的理解有點偏差,賭博是會賠掉本金的,我這個只是收了個比較高的利息而已。 網友:好奇,大道怎么看貝索斯,納德拉和google的那位CEO,和庫克相比,各自的弱勢在哪里 段:我知道他們,他們都比我厲害,但golf和乒乓球相對于我而言應該都處于弱勢。 網友:哈哈哈,我其實問的是相比庫克,想知道大道怎么思考優秀企業家的,蘋果的庫克比他們有什么優勢。這些人里,財富能與大道相比的也就貝索斯了,職業經理人和創業者差別是巨大的。當然,大道的乒乓球肯定是遙遙領先 段: 他們都很優秀但蘋果有優勢。 23、感覺大道從雅虎轉到蘋果后投資功力大漲,可惜那個時候我并沒跟隨悟到,平白浪費了時光。 段:確實,從Yahoo到蘋果是一個跳躍,從那以后就徹底擺脫了市場的影響了。 網友:討論雅虎的時候,會有很多數字的概念,包括賬上現金、各業務營收、占阿里的股比等等,后來就不怎么聽到學長說具體數字了。 段:定性比定量分析重要,最重要的是商業模式。商業模式把絕大多數公司都過濾掉了,定量分析的重要性一下子就下降了很多。所以這些年想通了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商業模式。這點通了以后,投資確實就變得非常有意思了。 網友:有些人基礎財務分析都不懂,只是根據定性戰略分析大致把握住模糊的正確,長期看也能持續穩定的獲得超額收益。 段: 投資到目前為止我還真沒看過財報,也許確實有點看不懂(其實就是因為懶),也許真的覺得沒必要。我見過太多很懂財務分析的人們對投資可真是一頭霧水哈。 24、關于差異化 段:我個人理解,好的公司一般來講就是能夠持續找到用戶“差異化”需求的那些公司吧。如果找不到“差異化”的東西,那“敢為天下后”的產品就會成 為悲劇。所以“敢為天下后”的前提一定是你能夠提供出你的用戶群需要而別人 沒有或不能提供的“差異化”的產品。 “差異化”的東西是在不斷地變化的,當大家(很多公司)都有了的“差異化” 就會變成基本需求。有時候好的產品的“差異化”東西不一定需要很多,有時候哪怕有一個也會讓公司(或產品)很成功。 比如,如果你能想清楚麥當勞的“差異化”是什么,也許你就會明白些。至于如何找到“差異化”的問題,那是“如何把事情做對”的范疇的事情,那可不是一 朝一夕之“功夫”啊。蘋果能有現在這些個好東西,那也是十幾二十年的積累的 “厚積薄發”而已。(2011-01-11) 感覺上最沒有差異化的產品就是硅片,因為用戶最后只會關心每度電的成本,所以這個行業實際上是效率的競爭。長期而言,只有某些能真的做出高效 率光電轉換的產品的企業才能生存下來,而且他們的產品以后很可能就是發電 廠。 航空公司實際上的差異化也非常小,除非某航空公司的安全性被懷疑,否則消費 者的關心點會主要集中在從 a 點到 b 點的成本。當然,服務態度會有一點點差異 30 (如果服務態度很不好則會有很大差異)。所以以上兩個行業會是價格競爭異常 激烈的行業。 你說的其他幾個行業的差異化程度都比這兩個行業或多或少要高一些。有些行業 看起來差異化很小,其實有些“小東西”會造成很大的差異化,比如零售的地理 位置往往會讓人們會覺得方便比價錢重要等等,尤其是價錢不貴的東西。 吃喝的東西心理上的差異化其實很大的,當然渠道的差異化也很厲害,比如可口 可樂的護城河中在哪里都能買到這點是非常厲害的。(2012-07-13) 段:差異化確實是個非常重要的點! 網友:用戶最終關心的點是什么?如果與差異化無關,這個就是悲劇。 段: 差異化的定義就是:用戶需要但別人沒能滿足的東西。 網友補充:差異化其實就是顧客需要但別人沒能滿足的需求。千萬別簡單地理解成不一樣。差異化的好產品一般都是長期積累厚積薄發出來的,當然偶爾也有運氣的成分,但長期來講,運氣的成分可以忽略。(2011-08-16) 網友:不能為差異而差異,以前曾經覺得創新、特立獨行、“不走尋常路”很牛,其實未必。 段: We always use different way! 能夠不走尋常路的確實是很牛的,比如蘋果。 25、大道好,請教您一個與投資無關的問題,家里女兒14歲了,讀初二,不喜歡學習,現在基本就是人在學校心在外,我們做家長的倒沒有很失控的去逼她怎樣,但是現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是對孩子的未來還是很焦慮,請問您這種情況下我們做家長的應該以什么樣的心態來對待孩子... 段:你小孩目前的行為大概率是因為父母花太少時間陪小孩了。14歲已經到了叛逆期,小孩這個時候主要是想反叛父母的權威。也許父母放下權威,盡力去理解了解小朋友,你們的關系可能還會有緩和的機會,不然就要等到25-30歲以后才有機會了。大多數父母都覺這都是小孩的問題,其實絕大多數都是因為家長過去的行為造成的。 補充:所謂陪伴孩子一定是要有互動的那種,不是傻傻滴坐在旁邊看自己的手機那種(這種陪伴會讓小朋友感覺更糟糕,因為他們會覺得他們在大人眼里不重要)。小朋友想要得到的是注意力,如果沒有好的辦法,小朋友可能會用任何辦法的。我覺得父母每天跟小朋友的互動陪伴時間保持在30分鐘以上就很好了。 網友:那天在商場和一年級的兒子玩了會雙人的主機游戲,感覺效果很好,一起解決困難闖關。 段:一起玩游戲是個非常好的辦法。其實什么游戲不重要。 網友:在阿凡達2里面也有這樣的場景,父親總是不相信小兒子。 段: 其實小孩一般是不會亂講的,越小的小孩越不會撒謊,直到他們突然發現說假話有好處為止。另外,小孩說假話是很容易看出來的,大概是因為還不太習慣吧。大人一旦發現小孩說假話時,一定要及時溝通,要了解小朋友為什么說謊以及如何解決問題啥的。跟小孩溝通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講道理,總有一天他們會明白的。任何威脅,極度發怒,過度懲罰都是對長期有害的。適當的小小懲罰也許會有助于幫助記憶吧? 26、段:茅臺冰激凌作為喜歡喝茅臺的人的飯后甜品是非常合適的。 網友:丁雄軍:“買不起茅臺酒,我還吃不起冰淇淋嗎?”茅臺冰淇淋在培養潛在的喝茅臺酒的消費者上的效果會如何呢? 段:前兩天回去過年,終于有機會嘗試了茅臺??,感覺品質很好。作為茅臺酒的關聯產品,現在覺得這是個蠻好的主意,至于生意有多大其實沒那么重要哈。 2023-02 27、網友: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能喝出區別嗎? 不明真相的群眾: 目前公開的盲測,包括我們公司同事自己做過的盲測,都是喝不出來。但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喝得出來。 段:我今天剛好路過一家7/21,進去買了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各一瓶,然后去到酒店吧臺,讓服務生做公證人,我盲測了一下。雖然第一次有點點猶豫,但再各喝了一小口后我很肯定的告訴服務生,我覺得這個是可口可樂,另外一杯是百事可樂。服務生很興奮,他告訴我他也是不喝百事可樂的。我覺得百事可樂比可口可樂要更甜一些,這次盲測我再一次確認了這點。 網友:我們商學院上課的時候老師給我們做了個盲測,多數人都喝了百事可樂認為更好喝。 段:你們那個商學院老師其實是不懂可口可樂的。可口可樂配方最厲害的地方是喜歡喝的人喝不膩。讓每個人各喝五罐就知道區別了。 其實方丈那個盲測結果也可能是對的,關鍵是那個試驗測的是什么?如果過程設置不對,結果是很可能會很誤導人的。如果我們讓一幫既不喝可口可樂也不喝百事汽水的人偶爾盲測一下,結果的確非常有可能是都一樣(或沒有顯著差別),類似的測試還有各種紅酒,白酒甚至醬香酒。如果我是那個商學院的教授,我會想讓班里學生分為兩組,先讓大家每天隨便喝可樂或者百事,喝啥都行且不限制數量,但要求每天必須至少喝一罐。三十天以后盲測一下,那個結果才是大家想知道的可樂和百事的口味差別。當然這個辦法還可以有很多變化,但最重要的是不要先有觀點后決定怎么測試,而且不要忘了到底要測什么。如果我們測的是路人(喝白酒的人的比例很小)和無酒不歡的人們對茅臺和別的酒的區別,測試方法的差別是巨大的,而且后者的成本非常高,估計從來就沒人做過,甚至茅臺也不會做,因為自己做的也沒有說服力。 網友: 想到一個類比,聚會吃飯偶爾會有盲測醬香型酒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多數人”發現某款酒更好喝、更像茅臺的情況。但第二天頭疼不疼這個標準好像沒有出現過爭議。 段: 說個想當然的觀點:茅臺不頭疼應該是和工藝導致的雜醇大幅度下降有關吧?絕大部分好紅酒其實也有這個特點,就是喝多了第二天完全沒事。 你這里的“多數人”實際上統計意義不大,除非他們都是無酒不歡的人們。偶爾喝一下的人對酒的觀點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因為他們平時也不喝也不買。關鍵是去想真實的用戶是什么感覺。 28、新聞:iPhone 14 Pro也降價,蘋果急什么? 段:感覺最大的可能就是蘋果想把本來想買但因為供應鏈問題被耽誤的用戶拉回來而已。這個必須要趕緊,不然下個產品周期就要到了。 網友:chatgpt很火,大道用過沒?怎么看? 段:偶爾用一下。很有趣,有時候也蠻有用的一個工具。 網友:您覺得chatgpt會對google帶來較大沖擊嗎? 段:我認為Google會很快作出反應的。Google在搜索和AI上都很強,過去的小日子太舒服了,有點短期沖擊也許是好事。這個其實也從側面說明了Google商業模式不如蘋果強大。 微軟希望通過chatgpt重新激活Bing搜索,Chatgpt至少短期內會給Bing帶來不小的流量的,但長期而言還是看產品。除非人們以后不用搜索了,不然Google還是會蠻厲害的。不過,ChatGpt確實有可能會降低一些搜索的需求,或者改變一點點人們搜索的習慣。感覺未來蘋果也會慢慢拿走一些搜索的份額的。盡管如此,搜索依然還是一個很重要的需求,投在搜索上的廣告很可能不會因為ChatGpt的出現而有很大的變化。 網友: chatGPT確實有挺大概率改變搜索格局,微軟的bing并不是技術不如谷歌,而是搜索量上不去,搜索結果的準確率很大程度依賴用戶的點擊反饋。chatGPT的出現,不僅可能改變了交互習慣,也會提升bing原來的產品體驗。 蘋果的siri估計會分走一些原來搜索的份額,其它手機廠商也會。 我覺得對騰訊也是利好,chatgpt這種交互方式很適合微信,而且騰訊的公眾號、視頻號、小程序等內容生態可以和這種交互完美融合。 段: 我以前也曾經這么認為過,覺得搜索差別不大。后來發現對頻繁使用搜索的人們而言,這兩個搜索的體驗是天差地別的。 網友:大道能舉例說說嗎? 段: 你覺得什么樣的舉例能說明茅臺和其它酒的差別?你要自己體驗才能明白的。我以前也曾經以為搜索就是偶爾用一下的工具,后來才發現有些人工作的時候是每分鐘至少要用一次以上的,這些人才是Google起來的原因! 網友:以前做筆譯工作時,確實平均每分鐘要用一次以上。 段:告訴我這個概念的人很厲害,她據說當年在清華計算機系是數一數二厲害的人。我知道這個概念的時候還真是被震驚了一下哈。 29.段:這個掉法不敢加倉,說明自己確實沒那么懂goog。 網友: 讓ChatGPT的炮彈飛一會? 段: 我說的是我不太敢加倉goog,不要誤會。 很多人以為是狩獵,其實是農夫種田。 段:在談到谷歌AI時,Jeff Dean表示:聊天機器人很容易受到偏見和虛假信息的影響,而谷歌是一家擁有超過十億用戶的大企業,就更不容易擺脫這種影響。我們當然非常希望將這些技術使用到真正的產品當中,尤其是利用更加優秀的語言模型,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做正確的事情。 段:賣了一點點Put,有想在這個價位或以下買點goog的打算。 網友:大道應該第一筆goog進帳了,后續看大道會不會加倉了 段: 可能會加一點點但不會很多。畢竟不是我最懂的那個圈里面的人公司。 30. 大道好,您總說自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那請問您是怎樣理解不普通的人吶? 段:不那么理解不普通的人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覺得人絕大多數都是普通人,但普通人通過積累是可以做出不普通的成就的,比如梅西。當然有些天賦會讓人成為不那么普通,比如姚明的高度(姚明的成就實際上也是有巨大的努力在里面的),但那畢竟是極小比例的,也不是普通人能通過努力學到的東西。 網友:比如,梅西,和大道。 段:梅西這個例子也許不是那么合適,我沒那么了解梅西,但看到梅西小時候有侏儒癥,所以后來的成就其實是付出了遠超普通人或普通球員所付出的努力了的。 31.新聞:巴菲特大幅減持合眾銀行 段:看不懂銀行,所以也看不懂老巴買賣的邏輯。 網友:銀行很簡單,跟當鋪一樣 段: 我知道銀行是干什么的,但覺得這個商業模式很難理解,因為有很多貸款,始終搞不清風險到底在哪里。其實國內銀行普遍很著很便宜,但看著也很深的樣子。 網友:能不能這么說:對于銀行自己來說是非常賺錢的好生意(銀行自己知道客戶的風險等級),而對于股票投資者來說風險卻是未知的。 段: 那么賺錢為什么不回購呢?3-5倍的pe,為什么不回購呢? 32. 段:無意中看到有人提起孩子教育的問題,突然想到,有小小孩的家長最好能擁有最近一代的iPhone,因為iPhone的錄像功能非常強大,小朋友的錄像在未來的價值無限哈。 網友:就是內存不夠需要收費不太好 段: 想想20年后這個錄像的價值吧。 網友:大道,這個價值主要是對大人還是對孩子的? 段: 你有這個問題就表示這個對你不重要,所以你可以skip的。 網友:我就是用iPhone拍照錄像,然后同步到ipad,小孩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想看就看到了。 段: 是的,關鍵是錄像效果非常好! 網友:一直想請教大道一個問題,小孩3歲,每天忍不住要玩手機,不給玩就哭。除非給她看幾分鐘才能放下。過一會又要玩。孩子媽媽為此忍不住生氣總是要揪她屁股,這樣對嗎,該順從孩子玩手機還是強硬不給?主要擔心影響她的視力 段: 我不太知道你該怎么處理,但我聽說如果在有足夠戶外活動的情況下(比如陽光下兩個小時以上),一點點手機視頻(比如30分鐘以內)是不會影響視力的。 網友:小朋友玩手機是因為大人沒有給她安排更好玩的事情,手機給人帶來的快樂是超越很多事情的。找到更好玩的事情,自然玩手機就少了。 段: 小朋友玩點手機有啥不合適嗎?關鍵是別讓小朋友或者大人們沉迷于手機吧? 網友:段總ov現在我不落后的呀? 段:拍照OV非常強,可能是業界最好的(之一)。錄像我認為還是iPhone最厲害! 網友:OPPO手機的錄像也很不錯啊,就是一直沒弄明白蘋果的錄像等功能跟OPPO等安卓手機的區別,所以一直不是很懂蘋果 段: 你還年輕,肯定還沒有孩子? 網友:這怎么推理出來的呢? 段:因為一般而言,有小孩的家長會很在意錄像的差別。 網友:安卓手機的錄像功能也同樣強大。 段: 沒有同樣強大的東西。說自己同樣強大的意思就是承認自己差一點點,對吧? 網友:還記得少年時代,在錄像帶里見識了美國式的家庭,小孩兒生日聚會或一家人外出旅行,全都會用錄像帶紀錄下來,令人好生羨慕!現如今,那些錄像帶價值無限!可是,怎么放映呢?這可是一個大問題! 段: 那個年代的錄像相對現在iPhone的錄像而言,效果簡直連渣都算不上。當然,如果有這種錄像的話,最好還是能夠數字化,不然時間長了效果還會更差。 網友:如果說最好,那我承認手機里面蘋果錄像是最好。 段: 向更好的東西屈服真的那么傷自尊嗎?不承認別人好又如何可以學習人家呢?去其糟粕取其精華?too naive.(太天真了!) 網友:面對現實需要勇氣的。 段: 不然呢?不然未來可能需要更大的勇氣?勇氣在這里好像沒啥用,但理性可能會幫助更大一點。 網友: 今天去Apple零售店把我的11 pro換成最新的了。 段: 這個換機節奏是比較常見的節奏。你應該能感受到一些明顯的改進。 33. 段:真有人相信這種產品可以顛覆Google嗎?一本正經胡說八道!不知道可以說不知道的,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亂編的東西呢?(注:大道問了ChatGPT一些問題,回答錯誤很多。) 再對話了一次,一樣的問句,完全不一樣的路徑。現在大致知道怎么回事了,其實蠻好玩的。 網友:大道現在就在訓練chatgpt,持續的訓練,持續的調優。不過話說大道在動goog的心思了哈哈哈 段: 我只是好奇,同時也覺得這個作為產品放出來還是蠻難理解的。做測試版完全可以理解,但需要先告訴用戶里面有很多錯誤的信息。 網友:大道莫生氣 段: 為什么會生氣?只是好奇而已。英文版我也測了,錯誤率低一些,速度也快一些,但也是一本正經胡說八道。 網友:chargpt是一個工具,確實目前還沒達到超級智能的程度。有些場景一塌糊涂,有些場景還比較有用,一個朋友寫的:“現在回郵件(就是那種沒啥營養但是出于禮貌逼迫自己回的郵件)通通交給了chatgpt,頓時感覺人生多了好多空閑時光和美好。措辭再怎么不委婉也比我這個非母語者好??” 段: 我有時候回郵件或短信也會參考一下。自己寫的往往比較生硬,ChatGPT寫的往往會有點敷衍,所以只能來回多改幾次。 方丈:我覺得您對這個產品的理解有誤,這個產品并不負責“正確”。 段:你誤解我了吧?我想說的是靠這種搜索結果我不太相信他能顛覆goog的。我倒是有點覺得人們對ChatGPT顛覆搜索的愿望有點像對實現全自動駕駛的愿望差不多,雖然我也希望他們能做到。 方丈: 還別說,這兩件事真有些象。 段: 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Ai助理似乎是非常可能的,效率會高不少。Goog獨霸天下的局面也確實會受到沖擊,份額多少會下降一些。 段:每天問下同樣的問題,每天都能得到不一樣的答案。每天可以開心一下,順便想想他這個到底是什么邏輯。 網友:用英文就很準確了 段: 英文錯的一樣多,錯在不同的地方。中文每次錯的地方也不一樣,這才是奇怪的地方。最可怕的地方是他有時候有一些對的地方,然后就開始瞎編,知道一點點但又不那么了解的人就以為是對的了。感覺特別像日常生活中不懂裝懂的那種人。 網友:邏輯就是同名同姓后的資料羅列 段: 這個我看過,不是的。很多信息之間沒關系,感覺就像一個張口就來的人說話。當年全民做倒爺的時候見過很多這種人,所以有種yesterday once more 的感覺。 網友:可能涉及人文這類非理科邏輯性、非唯一解的問題,它也就是隨機爬蟲先爬到啥就組織語言套路啥。遠遠不如Google的比較排序后讓用戶自行選擇瀏覽模式成熟有效。 段: 我猜也是這樣。費解的是作為搜索這樣似乎不太負責任啊。話說回來,人家名字是chat,沒說是搜索,也許就算已經暗示過了吧。 網友: chat 和 search 還是有蠻大不同的。chat有有趣、出人意料,讓你快樂。 search要準確、高效。我覺得chatGPT作為效率輔助工具還是蠻有用的,如 畫畫、寫稿子,工具輸出后人工介入選擇和優化。 段: 不管怎么說,ChatGPT 還是非常值得關注,雖然目前當搜索用似乎還不行。希望能逼出一個最強的Google來。 34. 段: 其實制造業在不同地方開設分廠的情況非常罕見,除非是很重的產品比如水或者啤酒類,不然怎么著也是愿意靠近供應鏈的。感覺你對生意還不太有概念哈。沒人能夠知道為什么有些公司或工廠效益低下的原因的,因為原因可能會有一萬種。2019-9-7 段: 關于靠近供應鏈的事情,我想起早年長虹電視很火的那段時間,有次我跟一個朋友說,長虹離供應鏈那么遠,成本會遠高于競爭對手的,長期而言他們肯定不行。 網友:真是小常識里有大道理啊! 段: 這個不是簡單的“常識”。30年前我們給各地發貨,最難的就是那一帶,成本也是最高的。所謂蜀道難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35.段: 擇時非常難,我非常不擅長。如果資金是在我喜歡的公司大掉的時候,我會非常舒服地把錢放進去。但如果剛好在公司近期漲了很多的時候或者是近期可能有些大事件的時候,我可能會選擇稍微等一下。比如我剛好近期就有些錢還閑著(比例很低,5%以下),但想著大選在即,要不等到大選后再說?原則上,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可能是不擇時,只想10年后的情況,總體回報也可能是最好的。(2020-10) 號稱會擇時的人大多最后日子都不太好過。(2022-3) 段: 我看到有些人手里拿著錢,看見別人賺錢心里著急。眼看著股價越漲越高,心里跟著越來越急,最后在“不擇時”的鼓勵下,一咬牙一跺腳就沖進去了。“不擇時”不是追高的理由。真正不擇時的人是真的看十年的人,而且人家錢大多早就已經在投資上了。追高不擇時的人們實際上對短期的下跌是非常難以忍受的。 網友:昨天在茅臺1844元,騰訊360元又加倉了100萬,反正10年內肯定用不上這個錢了,又找不到更好的投資,就直接買了。 段:10年后看大概率會比拿著現金或存銀行好。 網友:不擇時,但是要擇價 段:“不擇時”我的理解大概是:當我覺得從10年的角度看不貴而手里正好有錢的時候就可以買了,不需要等更便宜的價錢,因為這個價錢從10年的角度看已經很好了。 36. 段(西方石油)買了一些,偶爾也抄下作業。 網友:大道覺得什么時候可以抄作業呢?還是小倉位玩玩純屬為了跟蹤一下? 段: 純屬好玩或者跟蹤一下。不完全懂是不應該賭身家的。不敢賭身家的“投資”其實都很難算得上正經“投資” 。 網友:大道不考慮港股中海油或者大A中海油? 段: 我對油不懂也沒興趣搞懂,只是跟下老巴而已。 網友:能不能對能源類做個點評啊? 段: 很難搞懂! 網友: 九牛一毛,無關痛癢。 段: 是有關痛癢的,因為虧錢會痛哈。跟著老巴買銀行和石油我都是賺錢的,航空公司大概打平。IBM我沒碰,當時就覺得巴菲特也有可能會犯錯。老巴買的所有公司我都會看一眼,大部分看不懂,有些覺得有點道理的就跟一點,好玩而已,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因為抄作業賺過大錢,因為不敢下重注。 網友:也就是抄作業沒虧過錢 段: 抄老巴的作業長期而言怎么可能虧錢?不過也確實沒大賺過,因為從來沒重倉過。 網友:炒巴菲特們的作業長期而言不會虧? 段: 炒巴菲特“們”的作業的都是不擇不扣的韭菜。被“們”了的人們其實也是可以打敗80%以上的股市中的人的,辦法就是遠離股市。 網友:一直不太明白大道抄作業為什么沒有RH,小市值低市盈率奢侈品品牌,公司企業文化優秀,商業模式與眾不同。而且老巴還不斷加倉。 段: 我看不懂房地產。房地產最重要的就是location(地段),這個非常難上規模。老巴買的那個估計也不是他自己買的,或者是某個從小就認識的公司。 網友:我猜老巴認為油氣價格總體是向上的,波動是難免的可忽視的,也是可利用的。 段: 我啥都沒看,就看到老巴買了二十幾個百分點。我知道他是認真的,就跟著買了差不多100萬股。我不會加碼也不會花時間的,反正花時間也看不懂。那么多人看了那么久蘋果還是一頭霧水,憑什么我能很快看懂這個?不過,我看懂老巴了,所以跟點好玩。我很難在這個公司上賺到大錢的,一年內賺個十幾個點就心滿意足了。 其實有點像老巴買動視暴雪,老巴就是相信微軟會買,他就買了點。千萬別以為老巴懂暴雪,也千萬別問我西方石油是怎么回事。這個行為簡單講就叫套利,當然也有被套的概率,但非常小。 網友:抄作業的邏輯。 段:我只偶爾抄一下巴菲特的作業,純屬好玩。我知道他關注石油很久了,這么認真出手顯然是認真看過了,我不太會看得比他明白的。有些東西我可能能看得更明白,比如IBM,比如蘋果。 網友:我做到了,蘋果十年,在這過程中,人還是越來越理解本分,感謝大道! 段: 哈,見過大道不走小路。 |
|
來自: 昵稱44696133 > 《1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