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朋友留言,讓聊聊風水擇日,以及里面的吉神兇煞。那我們就在原來順序的基礎上,間歇地穿插一些擇日的內容,聊到哪算哪。既然聊到了這個話題,個人覺得先不急著去說怎么擇,首先要了解的是什么是擇日?為什么要擇日?做這個事情的意義何在? ![]() ![]() ![]() 堪輿風水的具體內容,分成“形、理、法、課”四個大類,擇日指的就是“課”。規劃風水,就好比種莊稼,種之前首先要找到合適的地方,既能得到雨水的滋潤,還不容易被臺風侵害。找到之后,要把周邊的雜草清理掉,松松土,施施肥,把水溝挖好,灌溉的水能進來,多余的水還能順利排出去。如何把整個外環境處理好,這就是“形、理、法”做的事情。最后呢,要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把種子播種下去,這樣整個種莊稼的過程才能形成閉環。到底是春天播種還是夏天播種,不同的植物不同的環境,選擇的時間是不一樣的,而這個選擇時間的過程,就是“課”,叫擇日。 中華文化有一個核心觀念,叫“天、地、人”三才。古人講做事情一定要天時、地利、人和,這樣事情辦成的效率是最高的,也是最容易出成果的。人和,指的是辦事情的這個人,也指的這一粒種子;地利,指的是外環境,也指我們播撒種子的這片土壤;天時,指的就是時間了,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這樣才能發揮優勢,取得成功。 擇日大體分成兩大類:一個叫風水擇日;另一個是民俗擇日。 ![]() NO.1 風水擇日 ![]() 所謂的風水擇日,就是跟地理環境發生關系的,即有“天、地、人”三者中“地”的因素的。 打個比方:我們造房子,要動土(即開始平整場地),打地基,按門上梁,最后把房子建成,修建房屋對于一家人而言是大事,少則數十年,多則上百年,每一個過程的關鍵步驟,都是需要時間來配合的,動土有動土的時間,下基有下基的時間,上梁有上梁的時間,而且所有的事情,不但與“主人”產生聯系,還跟“房子”本身有關系,那么這個選事情發生的關鍵“時間點”的過程,就叫做“風水擇日”,一般是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某某時,由某某人做某某事情,“天、地、人”三才才完備,邏輯閉環后得到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狀態。 不但是修造房屋,裝修、搬家、開業等等,只要跟地理環境或者房屋產生關系的,都可以歸類到風水擇日中。因此擇日的時候,不但需要“主人”的信息,還需要“房屋”的信息。基礎信息全面,做出的判斷才能準確。 NO.2 民俗擇日 ![]() 第二類叫民俗擇日。它跟風水擇日的區別在于,主人做的這個事情,跟地理關系或者房屋的關系不大,基本可以不用考慮。民俗擇日的典型代表是婚嫁,一般而言以“女主人”為主要考慮對象,主要是“天”和“人”的因素。另外,原來有出行、祈福、納彩、納畜等,都可以歸到這一類。 綜上,希望朋友們對什么是擇日,以及為什么要擇日,有一個感性的了解。 ![]() |
|
來自: 新用戶3892281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