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述史官方原創 一個人在不同階段的作品中帶有不同的心氣,比如毛主席的近百首詩詞里,就有他一生的軌跡。今天我們來分享毛主席在一生中的三句詩詞,它們創作于主席的青年、中年和老年,也正說透了人生中三個階段至關重要的東西。 一個人的青年時期最需要什么?是沖勁,是一往無前的勇氣。 相傳毛主席寫過16歲時寫過一首《詠蛙》,寫青蛙獨坐池塘,威風堪比老虎,又寫: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特別有氣勢。當時的他還在湖南的書院讀書,尚未被卷進時代的浪潮中。可是他的心中已經積蓄起巨大的能量和氣勢。青年人就需要這樣的氣勢。雖然也有人認為這首詩是偽作,但這與《沁園春長沙》里“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氣魄,是異曲同工的。 再說人到中年:“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首《沁園春雪》你肯定很熟悉,它創作于抗戰時期,也是毛主席的中年時期,是他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段事業轉折期。 人在中年時,作為社會的中流砥柱,家庭的主心骨,首先,該對自己有點自信。 另一方面,這時詞里盡數古代風流人物,毛主席一番點評,難免與自身比較。 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中年都是最好的“以史為鑒”期,這個以史為鑒并不是說你一定要去讀歷史,而是從每個人的過去出發,或許是你反思自己過往的人生,悟出一些道理,又或者是你在他人的生活中找到經驗教訓。只有這樣,才能把自身有限的生命拓展開來,吸取更廣博的能量。 當從人生的巔峰漸漸走向老年,不妨讀讀《水調歌頭·游泳》: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這首詞寫在1956年,毛主席已經年過六十,算得上是一位老人。 當人到老年,時間相對寬裕,手頭也相對富足,正是找回自己愛好的好時機,就像毛主席一直很愛游泳,尤其愛在長江游。另一方面,這首詞也處處體現著他的樂觀,這正是一個人到晚年時最可貴的品質,唯有樂觀,才能打通人生的每個階段,讓人變得松弛,有希望。 這三句詩詞可以說每一句都是至情至性,自信通透,您最喜歡哪一句呢?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也希望它們給您的生活帶來一點啟發。 ![]() ![]() |
|
來自: 新用戶6516h3hB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