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氏綜合癥肝腎虧虛、虛風內動之證,治以平補陰陽、滋肝補腎、平肝熄風。 熊××,男,60歲,1988年1月16日就診。 四肢震顫1年余,加重半年。 初診:患者于1年余前起出現四肢震顫,初起于雙上肢,為靜止性振顫,無記憶力、智力減退,無肢體偏癱,近半年來加重,不能端碗,行走困難,步履小而頻,伴言語遲緩、重復,1月前入住我院內科,診斷為“震顫性麻痹、腦血管硬化”,給予腦復新等藥治療,上述癥狀無緩解,現求診中醫。近2月來,飲食一般,睡眠差,二便尚正常。刻下癥:手足顫抖,行走困難,言遲語復,手足肌肉消瘦,面色無華,舌暗苔少,脈弦細滑。中醫辯證分析:由于年長體弱、“冠心病”久,腎精不足,肝木失養,虛風內動,筋脈失濡,故致出現四肢震顫,并手足拘緊、頸肩四肢肌肉僵直;腎主骨,肝主筋,肝腎虧竭,筋骨失養,故開步難行,步碎頻快;脾胃虛弱,生化無源,則手足肌肉消瘦,面色無華;舌暗苔少、脈弦細滑為肝腎不足之象。診斷:顫證。證候:肝腎虧虛,虛風內動。治療:平補陰陽,滋肝補腎,平肝熄風。方藥:地黃飲子加減(熟地黃20g附子6g肉桂5g麥冬10g五味子5g遠志5g石菖蒲10g棗皮8g巴戟天13g石斛10g茯苓10g肉蓯蓉10g薄荷葉5g牡蠣30g等)16劑。 二診(1988年2月5日),服上方4劑渾身繃緊較舒解,行動較前穩。1月27日再服4劑獨行無困難;2月1日同服4劑,手足顫抖明顯減輕,說話聲音低而無顫音。治療原方去薄荷、加牛膝12g,繼以平補陰陽,滋肝補腎,平肝熄風。在服用中藥期間未用西藥,服完10劑后,手足顫抖較細微、言語稍遲緩,但已能單獨步行、無須攙扶。 按:地黃飲子有補腎精、寧心開竅功用,導師運用十分靈活,其適應病癥不專“喑痱失語”,亦治腎虛所致多種雜癥,如神經衰弱、眩暈、呃逆、尿毒癥、神經官能癥、萎縮性鼻炎、震顫性麻痹等。本案即為腎精虧虛之四肢震顫之證,且療效明顯。 醫案信息 [醫案標題]:周炳文地黃飲子加減治療帕金森氏綜合癥 [原始資源]:回顧性醫案 [醫案編號]:047H055 [醫院病歷號]:10823 [關鍵詞]: 中醫診斷:(病名)顫證 (證候)肝腎虧虛,虛風內動。 西醫診斷:帕金森氏綜合癥 治法:平補陰陽,滋肝補腎,平肝熄風。 方藥:地黃飲子加減 [辨證要點]: 由于年長體弱、“冠心病”久,腎精不足,肝木失養,虛風內動,筋脈失濡,故致出現四肢震顫,并手足拘緊、頸肩四肢肌肉僵直;腎主骨,肝主筋,肝腎虧竭,筋骨失養,故開步難行,步碎頻快;脾胃虛弱,生化無源,則手足肌肉消瘦,面色無華;舌暗苔少、脈弦細滑為肝腎不足之象。 [療效]:治療僅一月,手足顫抖較細微、言語稍遲緩,但已能單獨步行、無須攙扶,顯效。 課題負責人簽名:古容芳 整理者:周洪彬時間: 2010年7月3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