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錢的人和不缺錢的人之間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有人可能會調皮地說,當然是錢包里存款的多少。 其實,一個人錢包里存款的多少只是一個人認知水平的反應,是這個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產生的一個結果之一。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認知決定思維,思維決定行為。 稻盛和夫曾說過:
這樣很好地解釋了為什么很多人明明很努力卻仍然一事無成的原因。 那么,那些長期缺錢的人,身上都有那些明顯的跡象?而這些跡象又體現了這些人怎樣的認知呢? 一、愛占小便宜 長期缺錢的人往往愛占小便宜,即使是一點小錢,他們也總是看得非常重。 在和他人相處的時候,他們通常表現得比較摳門,在中國,這種人被稱為“小氣鬼”,凡事都要與他人斤斤計較。 然而,小氣、摳門、愛占便宜,其實并不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 很多人之所以會變成這樣,是因為他們的生長環境中充滿了匱乏感。 這種匱乏不僅僅包括物質水平上的匱乏,也包括精神上的匱乏。 物質水平的匱乏,會讓人對物質產生一種執念,無法放過一絲一毫的利益。在他們眼中,付出和吃虧都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而精神的匱乏則會讓人產生對利益和權利的崇拜與向往,他們奉行“強者法則”,即使已經擁有很高的物質水平,也不愿意退讓一步。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很多有錢人也會同樣表現得非常摳門。 其實,無論是精神上的匱乏導致的摳門還是物質水平的匱乏導致的摳門都是一種缺乏格局的表現。 《論語·里仁》中有這樣一句話:
君子看重的是仁義,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一個只把利益放在眼里的人往往最終也會失去利益,而君子更懂得“失小利得大利”的道理,錢雖然很好,但是卻買不來人情。 太看重利益的人,最終還是一個窮人。 二、選擇有限 人的命運其實從還未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來了。 這句話雖然聽起來有些絕對,卻強調了一個人所處的階級、擁有的父母和所在的成長環境對一個人根深蒂固的影響。 長期缺錢的人,在面對命運時,往往沒有選擇的余地。 在一部教育紀錄片中,一名北京海淀的高中生覺得讀實驗班太累, 父母知道后不僅沒有責怪孩子,反而花錢將孩子送到可以不用高考的出國班,這個高中生也因此找到了自己未來的人生方向——成為一名導演。 這名高中生找到了自己的路,我們都為她感到高興。可是令人沮喪的是,窮人的孩子根本么有選擇的機會。 無論你有沒有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高考都是你唯一的路。 長期缺錢的人沒有選擇的權利,他們如同溪流上漂浮著的一片樹葉,只能隨波逐流,水流向哪里他們就去哪里。 這也很容易導致,在未來的人生路上,他們往往會選擇更加穩妥的那條路。 有兩份工作擺在你面前。一份是你喜歡的,但是薪資不高。一份是你沒有那么喜歡的,但是勝在工作穩定,待遇好。 生長在富裕家庭的人,往往會選擇前者。而生長在貧窮家庭的人,通常會選擇后者。 成長環境、家庭背景、所處階級,就像一只看不見的大手,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你的決定。 判斷一個人是否長期缺錢,看看TA的選擇就能明白。 三、省小錢,花大錢 曾經有一個大媽被網友稱為“閻王轉世”,因為她的一番操作差點把全家人送走。 大媽覺得燒煤氣太費錢,為了省錢,她安排90歲高齡的老伴上山砍柴,結果下雨路滑,老伴摔斷了腿,一筆3萬塊的住院費差點要了大媽的命。 大爺住院后,親朋好友紛紛帶著水果來好心探望。 大爺大媽兩個人吃不過來,有些水果就這樣壞了。 可是節儉的大媽不舍得扔,就從爛水果開始吃起,結果從頭至尾就沒吃過一個好的水果,又因為急性腸胃炎住了院,花了5000塊。 就是這樣,老兩口還是沒有吸取教訓,回到家里繼續開始省錢。 為了節省電費,老兩口晚上連燈都舍不得開,結果大媽的手臂又摔骨折了,再次折損1萬塊。 省小錢,花大錢,是很多長期缺錢的人的日常操作。 有些錢可以省,有些錢不能省。但是長期缺錢的人往往不明白這個道理。 這些小錢看上去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節省,但事實上卻關系到一個人的安全與健康, 這些都是錢買不來的東西,但是長期缺錢的人卻往往容易本末倒置,為了省錢而消耗自己的健康。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窮人思維”,窮人和富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維上的不同。窮人只想著每天如何省錢, 但是富人卻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把自己擁有的錢變得更多。因此,長期缺錢的人只會越來越缺錢,他們將會為自己無知買單。
財商指的是一個人創造財富的能力,同時也包括一個人駕馭以及應用財富的能力。 長期缺錢的人的財商往往都比較低。 因為不具備創造財富的能力,也沒有掌握讓財富倍增的規律,所以他們通常都無法擁有較多的財富,每天掙扎在溫飽線上。 另一邊,這類人群也沒有理財的概念,即使賺了錢,也只知道存到銀行,但是卻不懂得如何駕馭以及應用自己擁有的財富。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在書中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很多人之所以仍然在辛苦工作,是因為他們仍然沉浸在陳舊的思維中。 但事實上卻是——世界每天都在發生變化,一個人的思想和方法或許曾經是一種資產,但卻隨著世界的變化變成了一種負債。 不改變陳舊的思維,就永遠無法從辛苦工作的輪回中走出。 長期缺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長期缺錢讓人們形成的那種固定不變的思維定式,它會對人們的人生帶來難以想象的毀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