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作品不僅匯聚了一流的導演和演員陣容,更通過細膩的劇情和真實的時代背景,將觀眾帶入一個充滿韻味和情感的90年代上海。 欣賞這部引領風潮的年代大劇,我們需要提前知道以下這10件事。 01 王家衛的首部電視劇作品 《繁花》是著名導演王家衛的首部電視劇作品。 一直以來,王家衛的電影都以其獨特的視覺風格和情感深度而廣受好評。 這次,他選擇將金宇澄的同名小說改編成電視劇,不僅是因為故事本身吸引了他,更是因為這個故事讓他想起了自己的哥哥姐姐,讓他有了強烈的創作欲望。 02 雙版本呈現,滬語與普通話的交織 《繁花》將會以滬語和普通話兩個版本呈現給觀眾。 滬語版的《繁花》更貼近上海本地的文化和風情,而普通話版本則讓更多的觀眾能夠領略到這部作品的魅力。 演員們在拍攝過程中都親身參與了兩個版本的配音工作,胡歌更是形容滬語版的《繁花》有著一種古典的味道。 03 快速拍攝,展現導演高超技藝 相比于王家衛的其他作品,《繁花》的拍攝速度算是相對較快的。 盡管如此,這并沒有影響到作品的質量。 王家衛以其精湛的導演技藝,將90年代上海的繁華與落寞、人物的喜怒哀樂都呈現得淋漓盡致。 04 “傳說中”的王家衛式拍攝體驗 《繁花》的主創們都表示,在拍攝過程中深刻體驗到了“傳說中”的王家衛式拍攝風格。 比如董勇和唐嫣一場戲拍了86遍,鄭凱拍了三年也不知道完整劇本,任何戲都有可能被剪掉。 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讓每一位演員都發揮出了最好的水平。 05 一場戲無數遍的拍攝挑戰 在《繁花》的拍攝現場,每一場戲都有可能拍攝無數遍。 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王家衛導演堅持用一個機位進行拍攝,以追求最真實、最自然的表演;二是通過這種方式“逼”出演員最好的一面。 這種拍攝方式雖然對演員來說是一種挑戰,但也讓他們在表演上有了更大的突破。 06 重現90年代上海黃河路的輝煌 為了再現90年代上海黃河路的輝煌景象,《繁花》劇組進行了1:1的實景搭建。 觀眾可以在劇中看到那個時代的街道、建筑、商鋪等細節,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年代。 07 征集老物件,還原歷史真實感 為了還原90年代上海的歷史真實感,《繁花》劇組曾在報紙上刊登尋物啟事,向全社會征集與那個時代有關的老物件。 胡歌捐出了媽媽結婚時買的縫紉機,王家衛捐出了三十年前回上海探親時購買的紹興黃酒,金宇澄也捐出了自己的結婚禮服和鞋子。 這些老物件在劇中起到了重要的點綴作用,讓觀眾更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氛圍。 08 畫質如《花樣年華》,新增角色引期待 原作者金宇澄形容《繁花》的畫質如同電影《花樣年華》一樣精美。 只要觀眾看了一兩集,就會被深深地帶入到劇情之中。 此外,他還透露王家衛在劇中加入了一個書中沒有的角色——由游本昌飾演的角色。 這個新增的角色將會給觀眾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讓我們拭目以待。 09、黑豹樂隊名曲《無地自容》助力預告片 導演王家衛早就透露,《繁花》的終極預告片使用的是黑豹樂隊的名曲《無地自容》。 這首具有時代代表性的神曲與上海氣質的結合,為預告片增添了更多的看點。 不知道正片中會不會也有這首歌曲的呈現呢?這無疑是給觀眾留下的一大懸念。 10 原著與電視劇相輔相成,觀看建議帶書觀劇 對于原著粉絲和電視劇觀眾之間的關系,王家衛表示,《繁花》電視劇和原著是相互補白的存在。 原著中不響之處電視劇來補白,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世界。 對于原著,粉絲他給出了帶書觀劇的建議,認為這樣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內核。 而對于非書迷的王家衛則認為:《繁花》只是蛋糕中的一塊,如果意猶未盡,可以再去看原著,深入了解故事的更多層面。 這種互動式的觀劇體驗,無疑增加了觀眾對作品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同時,原作者金宇澄也表示,當一個原著交給一個導演時,它便獲得了新的生命,這種生命的煥發是值得期待和品味的。 《繁花》作為王家衛的首部電視劇作品,無論是在創作理念、拍攝手法還是情感表達上都展現出了極高的水準。 通過這部作品,我們不僅可以領略到90年代上海的獨特魅力,更能感受到人性的復雜與多樣以及情感的美好與無奈。 《繁花》無疑將成為一部引領風潮的年代大劇,讓我們共同期待它的盛放! 下面就是獲得茅盾文學獎的《繁花》原著介紹,結合電視劇看原著是一種不同的體驗,點擊圖片即可了解并購買。(本書價格優惠,已經售出1萬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