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終究走到了盡頭,隨之而來的,是充滿未知、風險的2024年。 對于2024年,不要有任何“僥幸”的心理,也不要自己騙自己。有很多事兒,包括你能接受的,或者你不能接受的,都會接踵而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哪怕不為了未來幾年考慮,也要為了2024年考慮。哪怕不為了自己考慮,也要為了家人考慮。 2024年,普通人最高明的活法,給一家老小,留下8條退路。 退路一:少從眾,不跟風。 心理學當中,有一個“從眾心理”。意思是,人們都喜歡跟風去做事,看到別人做了什么,自己也跟著去做什么,毫無自我的思考和主見。 在這個年代,雖然說不少人都讀過點書,但人們的從眾心理,非但沒有緩解,還有愈發突出的趨勢。不然,遭遇騙局的人,就不會越來越多。 不論在什么時候,都要做個有主見,有自我思考能力的人。否則,容易被人賣了還幫著數錢。 退路二:多學習,明現狀。 如何做一個有主見,有自我思考能力的人呢?多讀書。這里談到的讀書,不是讀學校的教科書,而是讀各種不同的書籍。 讀經濟學的書籍,你才會明白市場的變化、趨勢;讀歷史學的書籍,你才能搞明白歷史周期的本質;讀管理學、社會學的書籍,你才會搞懂各種人性、套路的真相。 真正的讀書,并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讓自己,更清醒地活著,而不是渾渾噩噩,活成了糊里糊涂的模樣。 退路三:輕物欲,富精神。 有一位名人說過:這是一個物質極度發達,而精神極度貧瘠的年代。 物質極度發達,會激發人們的物質欲望,而忽視了精神世界的建設。正是因為物欲橫流,所以抑郁、有心理疾病的人,不會越來越少,只會越來越多。 要想在壓力極大、節奏極快的當下活下去,或者說提高自身的生活幸福感,首先就需要降低物欲,而多豐富自己的精神。心懷暖陽,自然四季如春。 退路四:多勤儉,少奢華。 降低物質欲望,就需要我們堅持傳統的習慣——勤儉節約。 一談到勤儉節約,很多人都會捂著嘴巴偷笑,認為這就是落伍于時代的行為。在他們看來,某唄欠債,先花未來錢,才是跟得上時代的行為。 千萬不要有這樣的心理。隨著裁員潮、降薪潮一波接一波到來,依舊負債累累,先花未來錢的人,終究會付出慘重的代價。勤儉節約,不是老套,而是真正的保命之道。 退路五:人踏實,不冒險。 不論在什么時候,心比天高的人都特別多。看到別人可以通過買彩票,或者投資什么項目賺錢,他們也去冒險試一試。 也不知道這是天真,還是自己騙自己。真正可以通過冒險發大財的,都是有關系、背景、靠山、后臺的人,怎么可能是身處工薪階層的普通人呢? 在精英通吃的年代,普通人千萬不能輕易冒險,不然會被人收割全部的身家。唯有踏踏實實,自強不息,有自知之明,才是普通人的為人處世之道。 退路六:遠賭局,防被割。 人們所認為的賭局——電視劇中賭場賭博的場景;現實中的賭局——事關錢財、利益的一切資本行為。 有的中產,因為輕信某些看起來高利率的項目,被收割了;有的富人,因為輕信某些看起來有保障的信托,也被收割了。 在資本市場面前,沒權沒勢的打工人、中產、一般富人,都是平等的。這個時候,看準風向,提高認知,就顯得比較重要了。 退路七:家和諧,一條心。 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普通人,為什么非要成家立業呢?因為傳統的家庭模式,有利于人們躲避一定的風險。 傳統的家庭模式,就是和諧、一條心的家庭模式。一旦家庭不再和諧,家里人總喜歡窩里斗,或者各玩各的,就容易讓家庭成為一盤散沙,毫無風險抵抗力。 我們跟家人的命運,是休戚與共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凡事,能和諧就和諧,盡量不要鬧矛盾,造成內耗。 退路八:保健康,命優先。 經歷了這幾年,不少人的觀念都發生了變化——從以往的注重錢財名利,到如今的注重身體健康。 可以說,在未來,誰的身體好,無病無痛,誰就是真正的人生贏家。而失去了健康的人,要么失去了小命,要么失去了錢財,直接返貧,要么都失去了,人財兩空。 對于內卷和健康,我的建議是,選擇健康。身體健康,未來還有希望。身體不健康,未來就真的一片黯淡了。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