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交朋友,早在幾千年前,孔子就告訴我們擇友的標準:“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意思是,正直、誠信、知識淵博的朋友,最值得深交。 細細品來,或許可以這樣理解:人際交往的本質,其實是價值交換。你的正直、誠信,抑或你的經驗、學識,都是你的價值。而最長久深厚的關系,一定是靠“交換”來維持的。 ![]() 情緒交換 北大才女李雪琴曾飽受抑郁情緒的折磨。 那段時間,她的朋友們每天晚上都會陪她聊天。 李雪琴會把一天的不安和焦躁都傳遞給他們,向他們發泄。 她的朋友們承受了很多本不該承受的辱罵和嘲諷,卻沒有絲毫怨言。 回憶起那段經歷,李雪琴在一檔節目中痛哭: “感謝我的朋友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我,哪怕他們自己受到了傷害,但依然選擇托住我。” 法國哲學家施韋澤曾說: “在每個人的生命中,總會有某個時候,我們內心的火焰會熄滅。然后又因為與另一個人相遇而燃燒起來。我們都應該感謝那些重新點燃我們心中火焰的人。” 情緒交換,是人與人交往的一大樂趣和意義。 你不用擔心會麻煩到彼此,所有歡樂、煩惱、苦痛都可以盡情分享。 當代人最稀缺的能力,其實就是共情能力,就是情緒價值。 你的理解、關懷、鼓勵,都是情緒價值的體現,深深影響著周圍的人。 情緒價值的傳遞,讓人與人相互滋養,彼此照耀。 這樣的關系,才能更加動人和長久。 ![]() 思維交換 巴菲特曾總結了“選擇合伙人的建議”: 選擇比你聰明,但是不會炫耀的人;選擇你犯下重大錯誤,也不會生你氣的人。 友誼和生意向來不可兼得,可有這么一對卻交好了半個世紀。 他們就是,巴菲特和查理·芒格。 這兩個人性格迥異,卻在思想上高度契合,思維上相互彌補。 巴菲特曾經只購買遠遠低于資產價值的股票,但是芒格改變了他的想法,讓他意識到: “以合理的價格投資一家優秀的公司,比以便宜的價格投資一家普通公司要好得多。” 芒格常常在投資理念上給巴菲特啟發,在他的幫助下,巴菲特得以快速實現前期的資本累積。 也正是巴菲特的洞察力和智慧,讓芒格從律師轉型為投資人,兩個人通過思維交換、互為補充,共同創造了投資神話。 俗話說: “人抬人抬出高人,僧抬僧抬出高僧。” 與智者同行,可以改變你的思維,與高人共事,能提升你的層次。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若想長久,本質上是要勢均力敵的。 能交換思維的關系,必是強強聯合的關系,路也會越走越寬。 ![]() |
|
來自: 新用戶1801vAcf > 《待分類》